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0)
在语文教学中很容易出现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和以学生为主的放任自流,这两种形式都会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要想调动课堂气氛,除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有效引导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4)
<正>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加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搞好乐中施教、趣味教学,真正做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8)
<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给当下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对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讲授的技巧过多,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想要改变这一状况,让学生爱上写作,教师应秉持"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开展作文教学工作。本文从三个方面研究了"教学做合一"理论,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一点参考。一、创设"绘"文环境,产生写作情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要求学生画一幅自画像,然后根据自画像作文。此题目很适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5)
<正>新的课改已经进行了几年,一线的广大教师在新课改的实施中有些茫然,这不得不引起大家进行课改后的思考。下面,笔者简单谈一些自己的肤浅的认识。体育教学就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服务。无论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还是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搞学生中心论和教师中心论都有片面性。只有把二者很协调地结合起来才是和谐的。二者协调结合的"度"和"火候"的把握是"学问"。我们不能犯"左"的和"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2)
初中化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这一节内容是初中化学教学难点中的难点,教材对知识呈现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地方。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从多角度简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的难度,使学生能从实验中很容易架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8)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这启示教育者在教学时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其快速融入课堂。课堂导入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其优劣决定了一节课质量的好坏,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以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4)
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发生了很可喜的变化,但是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如课堂教学过分追求形式主义,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和内涵,导致课堂有形而少神。由于课堂内容缺乏深刻性和有效性,造成了课堂效率低,学生课下学习负担过重,所以我们要倡导教师打造丰富的、有效的、适合学生的课堂,即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研"厚"教材、读"透"学生、练"厚"功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9)
<正>回顾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不少的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技术课"。但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应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来看待。学生是有思想情感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和唤醒学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我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对自主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摸索,总结如下。一、确立语文学习的主体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为核心要素所组成的互为依托的双边活动。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5)
<正>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不是很乐观。首先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平时与文言文的接触确实不多,兴趣自然不会很浓厚。其次是大部分教师无法摆脱"填鸭式"教学,学生俨然成了"速记员",对文章中语言美、韵律美、情感美的欣赏根本无从谈起。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改变这种状态,努力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一、提高兴趣为前提,巧妙导入能助力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5)
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导"很重要,"导"在适时,"导"在惑时,"导"在重点,"导"而不"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