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9,(2)
自由涂鸦美术活动可以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依据自身的想象进行创造性发挥,以"我手画我心"的形式构思、创作自己的作品,彰显自己的个性化认知与诉求,从而实现"尊重幼儿个性、因材施教"的目标。该文试从环境创设、激发兴趣、主题活动等方面论述自由涂鸦美术活动创设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8)
少儿学习中国画不同于成人,他们受到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不能按照成人的方式学习传统,但也不能任由其率性涂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是经过两个步骤的学习,让少儿从"快乐涂鸦,初步认知"到"临摹加写生,体验中国画"。随着少儿年龄的增长,一步步走上中国画学习的正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6)
学龄前儿童的涂鸦行为是其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绘画经历,涂鸦形式绘画是学龄前儿童对视觉美的感性认识和表现方式。在学龄前儿童的涂鸦期,教师要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与美术教育手段相结合,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天性,合理地引导学龄前儿童的绘画表现方式,促进学龄前儿童思维能力与绘画表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
笔者通过对儿童涂鸦阶段的分析,探讨儿童绘画表现过程中的无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涂鸦画所产生的美感触动人们的视知觉,并为许多艺术创作者带来灵感,这些也将引发人们对儿童涂鸦期的美术教育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3)
幼儿教育阶段处于发展的启蒙阶段,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奠基的作用。皮亚杰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强调:"儿童的认识来源于动作,知识来源于活动,活动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儿童任何知识的构建都要通过儿童的操作活动来获得。活动在儿童的智力和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中需要建构游戏,需要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创造力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5)
研究采用实验法,以183名3-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学前阶段儿童认知模仿和空间动作模仿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动作模仿没有显著的年龄差异;认知模仿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具体表现为3岁幼儿的认知模仿成绩明显低于4岁组和5岁组幼儿,后两组幼儿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岁半左右是学前儿童认知模仿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成人应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认知规则刺激、降低认知信息的编码难度等方法促进幼儿认知模仿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1)
布鲁纳认为,"随着儿童的发展,他们必须获得一些表征其环境中经常发生的常规的方式"。由此,他提出动作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三种认知表征方式,指出人的认知发展顺序是从动作式到图像式再到符号式的。结合内能概念的教学指出,初中生构建物理知识时,更需要运用动作表征和图像表征,直接运用符号表征的方式进行学习,会导致物理知识的无趣、难学。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1)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从年龄阶段上看,既适用于学龄儿童,也适用于学前儿童;从动力上看,既有外驱力,也有内驱力。对于学前儿童,游戏打开了儿童的意义世界,让儿童自愿地遵守规则以及使儿童有效地管理情绪等方式创造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幼儿教育应灵活运用"脚手架",充分调动游戏、教师和同伴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还应兼顾幼儿内部"心理工具"的发展,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再次,在着力发展幼儿的"认知区"时,还应兼顾"情绪情感区"、"精神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1)
认知语言学提出的认知能力和意象图式需要和汉语研究相结合。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把手"共现是从认知角度审视汉语"把"字句的尝试,也是探索汉语介词系统本质发展规律的尝试。本研究对"把手"共现从认知角度作了统一解释,并考察了"把"动态变异,得出结论:主体-动作-受体图式通过认知能力的动态运作是"把"动态变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发展途径上来说,阅读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移情能力、道德认知发展等方面探讨阅读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