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8)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90后"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人格特征,了解"90后"大学生社会人格问题对于探索他们的就业偏好具有重要作用,而了解他们的就业偏好对于了解他们就业观念、就业心态和就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完善国家配套就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就业观念等多方面,最终达到制定合理的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2)
学前教育男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变动较大,少数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男生跳槽现象严重,本文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就业意向不稳定因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以及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就业率,降低就业变动率,稳定幼儿教育事业中男性工作人员的比重,从而促进学前儿童的人格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7)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实用教育理念大行其道的当下,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成分逐渐缩水。同时,受家庭、社会偏颇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关于学生人格构建方面的工作始终有心无力。为此,文章首先对当前教育环境下造成学生人格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而后结合语文教学的优势和特殊性,就如何将人文理念渗透到职教语文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8)
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职业学校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比较复杂,教师人格特征中的消极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比积极方面大。职业学校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学生对教师人格特征的内化实现的,其影响机制是学生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的统一。职业学校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方式主要有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的性格特征和教师工作责任心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5)
当代大学毕业生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毕业生制度发生改变的背景下,毕业生作为社会、家长寄予期望的载体,有着比较高的自我期望以及自我定位,对成功有着很大的希望,然而社会的要求也很高,这就使得他们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心理状态,迷茫而困惑。剖析大学生出现的这种就业心理,找出症结以及解决方法,对他们发展健全的心理人格和就业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4)
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人际交往,求职择业和生活等方面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惑。体育教学如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开展,可以培养中职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6)
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完善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每位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高校作为幼儿教师培养的主战场,其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学前教育师资质量,尤其是心理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目前高校心理学课程体系设置存在课程设置与就业脱节、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以及课程结构与社会需要不适应等问题,基于工作过程所提出的教师素质需要,对学前心理学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的同时符合就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1)
创造力人格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至关重要。通过问卷调查揭示小学高年级学生创造力人格的现状:小学高年级学生创造力人格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小学生态度系统较其他系统弱,批判水平低;女生创造力人格水平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8)
在《白鹿原》中,白嘉轩是儒家人格理想的典范形象,朱先生是关中学派人格理想的典范形象,而作品对传统人格理想的文化批判,同时也体现在白嘉轩和朱先生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上。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的形象,对作品中的人格理想形象与文化批判立场进行了评析,指出传统人格具有虚伪的两重性,传统儒家理想和现代阶级的矛盾冲突无法调和,儒家思想宋明理学中的"存天理、灭人欲"理念使人格变得扭曲。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1)
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师表形象要实现由"师"向"人"的回归,由"圣神"人格的道德楷模转向具有"师范"人格的模范公民,这是对教师人格的解放和人性的复归。文章通过两个案例诠释教师师表形象和"师范"人格的理解,表达一线教师在商品经济时代对教师的职业定位和师德内涵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