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1,(11)
<正>高阶思维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动,主要包括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不具备综合分析的能力,很难快速撷取各种有用的信息;在写作中不具备高阶思维,则不知道如何评价作品,并写出更优秀的作品。所以在读写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可以采用创意写作的方式,让学生从简单的命题作文中解脱出来,参与到有趣而丰富的写作活动中,围绕文本信息诠释、质疑、链接,在读写结合的活动中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0)
英语书面表达训练的"三作三评"模式基于学生原作,直击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教师科学评价和个性化指导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从修改到升格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及评判等多种高阶思维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5)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强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将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落实到位。同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阶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培养问题日渐呈现出来,因此,结合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探索高阶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培养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1,(37)
<正>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我们应当借助情境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启发,能够在互动中积极进行构思。本文主要从观察形式的情境互动、演绎形式的情境互动、视图形式的情境互动、音乐形式的情境互动等方面探讨情境互动对初中生写作的作用。一、观察形式的情境互动在以"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计观察形式的情境互动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个事物,并用自己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学生自我探究、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及"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30)
<正>纵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多教师侧重"考什么"就"学什么",应试教育主导着课堂教学,很多教学活动都倾向于"低阶思维"和"标准答案",所以写作训练重视写作技巧,学生的学习方式偏向于死记硬背和套用模板,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初中作文教学,必须旗帜鲜明地推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摒弃"找分""应试"的作文思维,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因此,初中作文教学必须进行根本上的改革,重视"高阶作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4)
"情境探疑"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主的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设激励情境,增强学生自信心;创设实践情境,锻炼学生意志;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精神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5)
深度学习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要学生具有掌握学科知识的能力与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而且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与人际的提升,同时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笔者追本溯源,深挖深度学习理论基础,并与情境教学相结合,以"二氧化硫的性质"这一课题为例,在与知识点贴合的情境线以及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够在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做出猜想、验证猜想并持续性反思的过程中,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设置"冲突",引导质疑,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29)
<正>高中作文有效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在作文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具体的写作主题中,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让学生找到合适的写作内容,丰富自己的作文。此外,在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尤其是要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就各种典型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个性化解读,并且在作文中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