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于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检测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通过研究总结试验检测中导致结果偏差的因素,对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检测基本条件合操作要点进行叙述,希望可以为同行进行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是用比表面积来代表的,它的检测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水泥性能好坏的判断。检测人员应该保证尽可能提高比表面积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根据相关检测原理及实践经验,总结分析水泥密度、比表面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准确性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45μm方孔筛余量来预测水泥比表面积,具有简单易行、快速准确的效果。45μm筛余量可以判断水泥性能和颗粒级配的影响,本文通过负压筛析法检测水泥45μm筛余量及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得到大量的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了45μm水泥细度,与比表面积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只要测定45μm水泥细度,根据此方程,就可以准确知道水泥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4.
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过程中,试验室条件、水泥孔隙率、标定仪器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试验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因而,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中,应注重明确试验注意事项,同时,在试验期间,严格执行检测标准,对水泥取样、水泥配备、试验环境、试验条件等进行严格把控,满足水泥比表面积试验需求,达到高效性试验状态。本文从试验注意事项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具体的试验技巧,旨在推进试验活动的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检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影响检测结果公正性和准确性的因素,并通过介绍检验方法中的注意事项,来达到提高水泥比表面积检测工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晏云华  蔡攀  任友平  邓磊 《水泥》2023,(11):16-19
本试验选取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三种粉磨方式生产的水泥进行比表面积、水泥净浆流动度、水泥水化热、混凝土工作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水泥颗粒级配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半终粉磨为最优粉磨方式,并且在生产中采用比表面积和45μm细度控制指标的效果基本相同,结合电耗等指标,建议采用半终粉磨方式进行粉磨,比表面积控制到(370±10)m2/kg,水泥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的对比水泥对矿渣粉的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凝结时间比等物理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对比水泥的抗压强度、比表面积、碱含量以及混合材的种类和掺量对矿渣粉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粒化高炉矿渣粉对比水泥技术指标的适宜范围。结果表明,对比水泥的混合材掺量、碱含量、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对矿渣粉的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以及凝结时间比等指标检测结果影响显著;本试验研究建议将GB/T 18046-2008标准中对比水泥的比表面积修改为"350~400m~2/kg",同时增加3d抗压强度为"25~35MPa",更符合矿渣粉物理性能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不同比表面积、不同石膏掺量的硫铝酸盐水泥的膨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铝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石膏掺量的比值影响着硫铝酸盐水泥的膨胀性能,比表面积越大、比表面积/石膏掺量比值越大,硫铝酸盐水泥的膨胀率越小。其机理在于比表面积、比表面积/石膏掺量的比值控制了钙矾石的生成速度、生成量以及形貌。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工程当中水泥属于十分重要的材料,并且该种材料好坏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实际质量。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水泥比表面进行有效检测,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水泥具体性能和建筑工程建设实际需求相符。然而通过对我国当前阶段水泥比表面积检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具有较为明显的问题,给检测结果真实可靠情况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就针对影响水泥比表面积检测因素进行透彻分析与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袁耀玉 《水泥》1997,(12):6-8
众所周知,水泥比表面积对水泥强度及水泥磨台时产量影响较大,在合适的范围内水泥比表面积越高,强度也越高,但比表面积控制得越高,水泥磨台时产量越低。因此,如何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在保证水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控制水泥比表面积,对提高水泥磨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在3.0m×11m一级闭路水泥磨上进行跟踪性生产试验,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磨机管理经验,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供同行们参考。1试验系统磨机及配套设备规格、型号见表1。表1磨机及配套设备规格、型号2试验方法(1)控制出磨水泥比表面积分别为290…  相似文献   

11.
采用NSKC-1型光透式粒度仪对水泥粒度分布及比表面进行了测定研究,介绍了测量的原理,确定了光透法测量水泥粒度的基本条件,着重研究了样品制备对测量影响,并对测试精度进行了评价,也对比表面的计算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光透法测量水泥细度,同传统测试相比,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使用高石灰石掺量水泥专用助磨剂在亚东水泥厂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P.C32.5R水泥中添加该助磨剂,可以降低12%熟料、0.5%砂岩和0.5%矿渣,增加13%石灰石,同时提高水泥的比表面积,水泥的3d、28d抗压强度均略有提高。使用助磨剂后,水泥45μm筛余降低约5%,比表面积提高约50m2/kg,3~32μm颗粒含量提高4.3%,粒度分布均匀性系数提高0.03,特征粒径降低3.03μm。长达4个月的工业试验结果证明,使用高石灰石掺量水泥专用助磨剂可以大幅度提高水泥中石灰石掺量。  相似文献   

13.
水泥助磨剂性能测定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复生 《水泥》2009,(11):1-4
研究了三种高效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助磨剂对水泥颗粒的粒径分布、筛余、流动性,尤其是对粒径3~32μm颗粒的含量以及水泥各龄期强度都有不同的影响。而对由透气法测得的勃氏比表面积无明显影响。水泥助磨剂的性能可用磨制的水泥的颗粒组成、45μm筛余、流动性、强度来表征或评价。而勃氏比表面积不适宜用来表征助磨效果。同时对助磨剂作用微观机理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肖军仓  卜建军 《水泥》2006,(1):16-18
在化验室小磨上磨制的不同比表面积的水泥中,掺入不同掺量的萘系高效减水剂和氨基系高效减水剂,测定各试样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研究粉磨细度对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泥比表面积小于400m2/kg,随比表面积增加,初始流动度及30min、60min经时流动度逐渐降低,水泥与高效减水剂适应性变差,但变化不是十分显著,可以通过增大高效减水剂掺量进行改善;当比表面积大于400m2/kg,随比表面积增加,初始流动度及30min、60min经时流动度均十分明显降低,水泥与高效减水剂适应性很差。因此,提出不宜通过过分粉磨来生产高等级水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净浆流动度和Marsh筒实验,测试不同比表面积熟料、矿渣以及不同粉磨方式的水泥试样的流变性。试验发现,熟料、矿渣比表面积与水泥浆体的流变性呈负相关关系,且熟料远大于矿渣的影响程度;混合粉磨的水泥流变性优于分别粉磨,且它们的水化放热曲线与流变性有很好的相关性。另外,还对流变性较好的试样考察了其强度、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等指标。  相似文献   

16.
高阳  李健生  霍碧莉 《水泥》2003,(9):34-36
选取了立窑和回转窑2种熟料,在同一试验条件下掺入不同种类及掺量混合材磨制成若干个试样,并采用筛余、比表面积及粒度分布等指标来评价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粉磨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作用效果的分析,为助磨剂的选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因素三乙醇胺、多元醇M和多元醇N、三异丙醇胺设计试验,通过勃氏透气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掺加助磨剂后水泥的比表面积和粒度分布,并测试水泥净浆强度,采用XRD,SEM测试方法,分析助磨机理,得到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掺加适量助磨剂能够提高水泥颗粒的比表面积,使3~32μm粒径的颗粒增多,并能提高水泥石的强度;助磨剂掺量的最佳方案是:三乙醇胺掺量为0.025%,M和N的总掺量为0.020%,其中M:N为7:3,三异丙醇胺的掺量为0.015%,3d强度能够提高19.46%。  相似文献   

18.
使用生产大磨和实验室小磨两种粉磨系统分别制备了比表面积相近的水泥试样,主要从水泥强度、与外加剂的相容性以及粒度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比表面相近的情况下,小磨试样比大磨试样的细度粗得多,细度不仅影响水泥强度的发挥,而且影响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颗粒分布、比表面积、化学组成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水泥的化学组成、细度决定着水泥的力学性能.根据已有的关于水泥颗粒的粒度分布和比表面积的数学模型,对4个不同水泥厂的水泥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数据与模型之间没有很好的对应.利用120组数据建立了水泥颗粒的粒度分布与比表面积新的数学模型及28 d抗压强度与4种矿物组成的数学关系式,并把水泥的抗压强度用水泥颗粒大小、比表面积和化学组成表示出来了.  相似文献   

20.
提高水泥中的粗颗粒含量对水泥颗粒堆积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相同比表面积时增加水泥中的粗颗粒含量对水泥颗粒堆积密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水泥中的粗颗粒含量能够提高水泥颗粒的堆积密度,利于水泥浆体早期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