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0)
由于个体差异,难免会出现随班就读学生,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完成学习任务有较大困难。作为教师,应在教育实践中从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入手,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实现因材施教。本文就全方位关注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着力引导他们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信任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策略作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9)
一般来说,残疾可能导致学生在健康状况、生活自理、感觉运动、言语沟通、认知、情绪行为等发展领域存有障碍,这些障碍会对课程的信息传输、活动参与、目标达成、内容选择等产生影响,进而引发特殊的教育需要。就中国随班就读的现状来看,普教课程和普教教师都不能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特殊需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随班就读学生在普教学校产生了学习障碍、心理障碍和沟通交流的障碍,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很难健康发展,出现"随班混读""随班就座"的现象,随后家长还是让孩子转到特教学校。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5)
小学"随班就读"指的是让部分残疾、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等残障或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孩子进入普通班就读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就是让这些特殊学生能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进而充分开发他们的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潜能,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但由于"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提高对他们的教育质量,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20):51-56
在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时,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体现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渗透情感教育,并经过个别帮扶教育及辅导,消除蒙在他们心理上的阴影,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1)
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理念在我国具体实践中形成的教育现象。在随班就读教育中,构建一支既适应普通教育又适应特殊教育及其差异教学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目前,随班就读教师存在着缺乏技术支持、缺乏系统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等问题,加强随班就读教师培训的支持性研究,构建科学的培训模式,培养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对残障儿童接受普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
随班就读是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当前,随班就读已成为特殊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小婷(化名)是一名轻度智障随班就读生,通过为期一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对该生进行研究,帮助该生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发该生英语学习兴趣,以期能为有类似情况的教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6)
随着全纳教育思想的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随班就读教育模式逐步发展起来。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庭的支持。然而目前家庭对于随班就读工作的参与与支持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认识模糊、参与度不高、参与程度不深和支持力度欠缺等现象。因而,只有明确家庭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职能,并充分发挥其职能,才能最大化地落实随班就读工作,保障随班就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8)
数学学科知识对很多小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他们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面临诸多困难,而此时就显现出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兴趣的推动下他们就能够迸发出更大的学习动力,有益于攻克数学学习难点,提高学科能力。因此,具体在针对农村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任课教师就需要聚焦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培养,最终师生紧密配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26)
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随班就读迅速发展。随班就读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特殊儿童安置方式之一,也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难点。如何改变原有的传统的师资培养方式,拓展师资培养的途径,培养不同层次和水平的随班就读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回归主流与融合教育思想的直接影响,我国特殊教育改变了一百多年来以建特殊学校为唯一发展途径的做法,大力推进随班就读模式。随班就读对视力残疾儿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现实中,视力残疾儿童在随班就读过程中遭遇了种种困难,因此,随班就读并不是简单地将他们安置在普通教育的环境中,还需要恰当并及时地建立综合的支持性体系。文章运用综述研究、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广东省广州市小学阶段视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性环境建设的构建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州市开展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