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螺杆钻具是一种井底动力钻具,它适用于石油、地质勘探中的造斜、扭方位、套管开窗、侧钻等井下作业。实践证明,螺杆钻具在钻定向井、丛式井、深井、小井眼以及修井和其他特殊作业中显示出较大的生命力。 LZl97-1型螺杆钻具是上海石油化工机械技术研究所结合我国实际制造工艺和使用情况研制而成的。该钻具的马达部分采用单线螺杆(转子)和双线衬套(定子),即i=1:2,故也称为单线螺杆钻具。  相似文献   

2.
涡轮钻具和螺杆钻具是人们熟悉的井下动力钻具,但将涡轮钻具与螺杆钻具联接起来,装配成"涡轮-螺杆"钻具则还是前苏联的创造。1992年第1期《石油业》首次详细报道了这种新型井下动力钻具的动力性能和现场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5LZ172-Ⅱ型螺杆钻具使用寿命短,难以满足施工要求的问题,通过改进旁通阀结构、研制等壁厚定子及配套转子、采用油密封传动轴以及挠轴等结构,研制出5LZ172-Ⅲ型高性能长寿命螺杆钻具。现场应用情况表明,5LZ172-Ⅲ型螺杆钻具在钻井液大排量条件下使用寿命为316 h,该钻具在多口井的应用中均获得了260 h以上的长寿命,同时减少了钻井过程中不必要的起下钻作业,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建井周期。  相似文献   

4.
随着螺杆钻具的广泛使用,螺杆钻具失效时有发生.通过对近几年华北油田螺杆钻具使用情况的跟踪、对失效情况的统计以及对失效螺杆的解剖分析得出了传动轴折断、旁通阀刺漏、定子脱胶、传动轴卡死、丝扣脱扣等几种常见失效形式,总结出了利用各种钻井参数的变化来判断螺杆在井下的工作状态,通过进一步推广判断和预防措施促进了螺杆钻具的正确使用,减少了螺杆钻具失效的发生,螺杆钻具的使用寿命逐年延长.  相似文献   

5.
从马岭油田油层及垢型分析入手,阐述了螺杆钻具钻除套管结垢的原理、特点、技术参数及合理钻压的确定.使用中的故障判断及处理等.指出螺杆钻具可以解决油(水)井套管结垢问题;正确使用的前提是严格按操作要求去做;螺杆钻具使用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降低作业费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定向井数量的增加,对螺杆钻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同时各大油田为了节省钻井成本,均开始出现螺杆钻具以租代购的经营模式,对钻具的整体性能也要求更加高,租赁出现的时间难以统计,对结算和钻具维修保养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螺杆钻具使用时间的统计,结合螺杆钻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设计开发了螺杆钻具使用时间记录仪。  相似文献   

7.
螺杆钻具虽然应用广泛,但使用螺杆钻具条件下的钻井水力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还不完善。为了指导钻井现场应用,以螺杆钻具的推荐工作参数为约束条件,应用数学规划方法建立了钻井液排量和钻头压降优选模型,给出了实用的钻井水力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表明,使用螺杆钻具时,应在螺杆钻具推荐工作参数内,以钻头水功率与螺杆钻具水功率之和最大为指标优选钻井水力参数;为了获得最优水力参数,螺杆钻具工作压降尽可能采用推荐工作压降,钻头压降尽可能接近螺杆钻具传动轴限定的最大钻头压降。   相似文献   

8.
针对5LZl72-Ⅱ型螺杆钻具使用寿命短,难以满足施工要求的问题,通过改进旁通阀结构、研制等壁厚定子及配套转子、采用油密封传动轴以及挠轴等结构,研制出5LZl72-IU型高性能长寿命螺杆钻具。现场应用情况表明,5LZl72-Ⅲ型螺杆钻具在钻井液大排量条件下使用寿命为316h,该钻具在多口井的应用中均获得了260h以上的长寿命,同时减少了钻井过程中不必要的起下钻作业,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建井周期。  相似文献   

9.
螺杆钻具在侧钻井钻进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套管内侧钻是低成本开发剩余油气的有效途径。由于螺杆钻具本身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在套管内侧钻中得到广泛应用。螺杆钻具主轴轴承总成是螺杆钻具的薄弱环节,对整个螺杆钻具的使用寿命起决定性作用。主轴轴承的结构形式又决定了螺杆钻具的使用条件。通过对螺杆钻具主轴轴承的轴向力分析,指出螺杆钻具在套管内侧钻井钻进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苏联螺杆钻具的进尺在稳步增长,目前进尺已占钻井总进尺的6%。为了提高螺杆钻具的经济技术效益,他们将磨损到一定程度的转子和定子装配成多节式螺杆钻具继续下井使用,创造了螺杆钻具一种新的使用方法。新的д1—195螺杆钻具的转子和定子橡胶衬套之间是过盈配合,过盈值为0.2~0.4mm,使用中由于转子和定子的磨损,逐渐由过盈配合发展到出现间隙,间隙大到一定程度,螺杆钻具的扭矩和转速显然降低,使其不能继续使用,用过的д1—195螺杆钻具的间隙值可达0.8mm。  相似文献   

11.
螺杆钻具工作特性和结构参数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万朝晖 《石油机械》2001,29(10):10-13
为了提高现代螺杆钻具的设计和使用水平,分析研究了螺杆钻具在空转工况、最优工况、稳定工作区边界工况和制动工况下的工作特性,以及螺杆钻具主轴转矩、工作容积、压力降、螺杆 衬套副的效率和直径过盈值等结构参数。提出了以螺杆钻具 钻头 油井系统的综合负载特性曲线作为螺杆钻具正确选择和使用的依据。为提高定向井和水平井用螺杆钻具的主轴转矩,推荐在减小工作容积的同时,增加其导程数以及减小其直径过盈值。最后建议开发设计多功能螺杆钻具,以扩大螺杆钻具在钻井和修井中的适应性以及缩减其零配件的种类和数量。  相似文献   

12.
影响螺杆钻具工作寿命的使用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定向井、水平井等特殊工艺井施工过程中,螺杆钻具的工作寿命直接影响施工井的生产时效和钻井周期。在螺杆钻具结构设计及生产质量确定的情况下,现场应用技术水平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合理正确地使用螺杆钻具,可充分发挥其潜在工作寿命。文中以两套Ф172进口可调弯角式螺杆钻具在井使用情况为例,分析了影响螺杆钻具工作寿命的现场使用因素,结合目前现场应用条件,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对现场合理使用螺杆钻具、提高其工作寿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功率新型螺杆钻具与普通单个或串联使用的标准螺杆钻具相比具有施工优点。经设计分析,实验试验和现场试验表明,这种新型螺杆钻具与普通单个或串联使用的螺杆钻具相比,具有机械钻速高,钻头使用寿命长和容易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螺杆钻具定向钻井系统新进展螺杆钻具定向钻井系统由随钻测量系统(MWD)、井下可控螺杆钻具和钻头三部分组成。可控螺杆钻具与常规弯外壳螺杆钻具的区别,在于万向节外壳接头不同。可控螺杆钻具使用一种特殊的双斜式定向接头,这种接头是一个中空的壳体,内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等壁厚螺杆钻具马达的性能优点和马达金属外壳的加工方法。针对等壁厚螺杆钻具马达金属外壳内表面存在的加工难题,提出了准等壁厚螺杆钻具马达的设计思路。阐述了准等壁厚螺杆钻具马达金属外壳断面型线的绘制方法,并给出了设计实例。试验分析了准等壁厚和等壁厚螺杆钻具马达的性能。结果表明:准等壁厚螺杆钻具马达不仅具有等壁厚螺杆钻具马达的性能优点,还解决了等壁厚螺杆钻具马达金属外壳电解加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LMT—Ⅰ型螺杆钻具马达试验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测试新购置和修复后的螺杆钻具马达密封压差,避免钻具盲目报废和盲目使用,以及为钻具能否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研制出LMT—Ⅰ型螺杆钻具马达试验台。试验台主要由主机、水路系统、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微机系统构成。介绍了试验台主要部件的结构、技术参数及特点,并对测试过程作了论述。使用表明,试验台设计合理,能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操作方便,性能可靠,能有效地提高钻井效益。  相似文献   

17.
等壁厚螺杆钻具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螺杆钻具,具有单级密封压力高、转速低、扭矩大、曲率半径小、使用寿命长、耐高温和使用更加安全可靠等技术优势,适合在常规生产井、深井、斜井和定向井中使用,但国内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在介绍等壁厚螺杆钻具国内外发展现状、基本结构与设计要点的基础上,指出了等壁厚螺杆的技术特点及与常规螺杆的主要区别,并在2个区块、相同井型进行了2种不同形式螺杆钻具的应用试验。现场数据分析表明,等壁厚螺杆钻具在不维修情况下,累计下井使用时间平均193 h,比常规螺杆提高40%以上,机械钻速提高22%。等壁厚螺杆钻具的使用寿命比常规螺杆钻具长,且能有效提高机械钻速、缩短建井周期,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信息交流     
<正> 深井修井螺杆钻具通过部级鉴定 大港石油管理局研制的DGS-100型深井修井螺杆钻具于1985年12月3日通过部级鉴定。 会议认真审查了全部技术资料,通过答辩,对这种钻具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效益给予肯定。与常规钻具相比,DGS-100型深井修井螺杆钻具具有施工工艺简  相似文献   

19.
螺杆钻具失效情况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森  赵映辉 《钻采工艺》2010,33(3):81-82
对2008年长庆油田姬塬区块螺杆钻具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将该批螺杆钻具的失效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归类;并分析了该区块所采用的机械钻逮同螺杆钻具使用寿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械钻速偏低或者偏高均会降低螺杆钻具的使用时间,宜将机械钻速控制在最佳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正> LF-85型液动螺杆钻具最近在无锡钻探工具厂研制成功,标志着小口径螺杆钻具已形成系列(LF-54型、LF-65型、LF-85型)。 螺杆钻定向钻探技术被誉为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