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浓度CO2碳解强化碳碱法制取硼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学家 《辽宁化工》1998,27(1):52-55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碳碱法制取硼砂存在的碳解时间长、设备生产效率低、硼矿的分解率低,造成硼收率低的问题,提出了用高浓度CO2进行碳解强化碳碱法工艺的技术途径,进行了新老工艺技术经济对比,并介绍了凤城矿翁泉沟硼铁矿配套浓CO2碳解新工艺碳解反应釜的设计以及高浓度CO2来源和富集提浓方法。  相似文献   

2.
裂解碳五,碳九馏份利用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广东的裂解C5、C9资源,结合分离工艺,市场急需的品种以及技术成熟程度情况,提出分离流简单,产品是市场急需的利用方案供探讨。  相似文献   

3.
叶春葆 《弹性体》2001,11(6):39-39
虽然早在 1 985年就已发现了C60全烯碳 ,但仅在 1 991年才能以小量规模制备 ,以供实验室研究使用。全烯碳是一系列具有封闭外壳结构或笼形结构的碳分子体。其中得到较广泛研究的是上述由 60个碳原子构成的C60全烯碳 ,它是一种具有高度对称性的截锥二十面体 ,是由五烯碳环拼接六烯碳环构成的。根据Euler法则仅需有1 2个五烯碳环和相应不同数量的六烯碳环就能构成各种不同尺寸的封闭式全烯碳结构体 ,如已发现成倍C60构成的碳纳米管 ;分别由C60、C2 4 0和C5 4 0构成的同心三层包复葱头形多面体或球形体 ;诸如C960 ,C1 1 88或C1 4…  相似文献   

4.
C_(60)碳笼的几种最新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乃兴  李纪生 《化学世界》1994,35(5):244-248
自1990年C_(60)碳笼被以常规量合成分离以后,几年内有关C_(60)的各类文献报道与日俱增,以前曾认为不可能进行的C_(60)的一些反应,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拟对C_(60)的几种最新反应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催化裂解碳四烃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C4烃资源的概况,国内外C4烃化工利用的现状,特点及以催化裂解C4烃为原料合成的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用化学气相渗工艺的均热法制备炭纤维增强碳化硅(C/SiC)复合材料,其中有部分材料在沉积碳化硅之前先沉积少量热解碳,以作为界面层。对有界面层和无界面层的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微观结构及继口形貌。结果表明,C/SiC材料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纤维与基体的界面。有热解碳界面层的C/SiC材料,在拉伸断裂时出现大范围脱粘,断口类似毛刷,材料强度大,断裂功也大,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7.
《电碳》1995,(3):24-28
降低含硫碳质材料的硫含量的工艺过程,就是将该物体与按照No.ATCC39909的阿尔贝斯硫杆菌有机物接触在一种水介质之中。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碳五资源利用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省岐 《山东化工》2000,29(5):12-14,25
介绍了国内外C5资源分离及利用现状,对内C5资源综合利用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碳五烃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科 《乙烯工业》1997,9(4):1-10
叙述了C5烃的分离和利用对于综合利用资源,提高乙烯装置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侯振宇  高原 《辽宁化工》1999,28(6):331-334,352
通过总结辽化聚酯厂PTA装置Pd/C催化剂的使用情况,着重分析了影响Pd/C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原因,并探讨了在实际生产中延长Pd/C催化使用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C/C—SiC—Si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本文通过反应熔渗法将液态硅渗入C/C多孔体中得到致密的C/C—SiC—Si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制备C/C多孔体的树脂浸渍裂解法,并测定了在不同浸渍次数下得到的不同的C/C多孔体的体积密度和气孔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形貌,讨论了不同的C/C多孔体对C/C—SiC—Si复合材料最终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carbon (C/C) and carbon/carbon-silicon carbide (C/C-SiC) ceramic composite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pacitance decreases rapidly with an increase in frequency and it becomes constant above a frequency of 500 kHz, whereas the dissipation factor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 C/C-SiC composites give higher value than C/C composite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microcracks.  相似文献   

13.
C/C复合刹车材料及防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尊社 《炭素》2000,2(1):26-32
介绍了C/C复合刹车材料的发展进程,国际上主要的飞机刹车机轮公司C/C复合材料及防氧化涂料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特点,C/C复合刹车材料的特性以及国内C/C复合刹车材料制备和防氧化技术的部分情况。  相似文献   

14.
选择整体针刺毡为预制体,致密化工艺采用气相沉积(CVD),以天然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制备C/C刹车盘。其热解炭以粗糙体为主,摩擦曲线平稳,没有湿态衰减,沉积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魏博鑫  崔红  张晓虎 《炭素》2013,(2):19-2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刺C/C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韧性研究进展,归纳了影响针刺C/C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韧性的主要因素,即炭纤维、炭基体、界面和针刺工艺参数等,初步得到了提高材料拉伸性能和韧性的方法:提高针刺C/C材料拉伸性能的方法主要是提高纤维体积分数;提高针刺C/C材料韧性的方法主要是改善致密工艺。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传统炭/炭复合材料和膨胀石墨基低密度炭/炭复合材料在半导体制造业直拉(CZ)法单晶硅炉中的应用。指出了在CZ单晶炉内炭/炭复合材料比石墨材料热场零部件的优势所在,并认为随着硅单晶直径的增大,炭/炭复合材料取代石墨材料将成为硅晶体生长炉热场系统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7.
李伟  陈振华  张明  周海涛 《炭素》2007,(4):14-18
炭/炭(C/C)复合材料作为高温高强的新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C/C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序作了简单评述,重点分析比较了各种致密化工艺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C/C复合材料在各民用领域的应用趋向作了乐观展望。  相似文献   

18.
姜娟  王晓芳 《广东化工》2012,39(8):71-72
以三维针刺碳毡作为预制体,先采用树脂单向加压浸渍结合热压固化制备了CFRP复合材料,然后通过树脂热解碳化制备出C/C多孔体。文章重点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对C/C多孔体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结构,使用阿基米德方法测定材料的密度和气孔率,并利用压汞仪分析了材料的孔隙分布,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碳基体的石墨化程度。结果显示,高温热处理后材料的密度降低,孔隙率增大;高温热处理没有改变材料中孔隙的类型,但使材料中三类孔隙尺寸均增大;经过高温热处理材料的石墨化度提高,部分块状碳基体转变为片层状石墨碳结构。  相似文献   

19.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2,48(16):22985-22993
In this study, C/C–SiC and C/C–SiC–ZrC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via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and polymer infiltration pyrolysis, and the ablation mechanism under hypersonic oxygen-ric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The C/C–SiC composites demonstrate an excellent ablation resistance in a hypersonic oxygen-rich environment with a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and speed of approximately 1800 K and 1100 m/s, respectively. It is only in the ablation center area with higher temperatures that a certain degree of thermochemical ablation was observed. The mass and linear ablation rates of C/C–SiC composites (0.027 g/s and 0.117 mm/s, respectively)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 hypersonic oxygen-rich environment with a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of approximately 2050 K and 2000 m/s, respectively. The high-temperature ablation resistance of ZrC-modified C/C–SiC–ZrC composit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ZrC ceramic component had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ablation resistance of the material.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C/C–20SiC–30ZrC composites was relatively high in hypersonic oxygen-rich environments with a jet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of 2050 K and 2000 m/s, respectively, and mass and linear ablation rates were 0.012 g/s and 0.015 mm/s, respectively. When the ZrC content increased by 40%, the ablation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 reduced significantly, whereas the mass and linear ablation rates increased to 0.043 g/s and 0.130 mm/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
基体改性剂含量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化烧蚀试验研究了改性剂硼玻璃含量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了其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硼玻璃含量的增加,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的显气孔率逐渐降低,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当硼玻璃的含量超高9.0wt%后,C/C复合材料抗氧化能力的提高趋于平缓;在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的氧化过程中,改性剂硼玻璃起到了内外涂层的作用,使其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