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风电场出力序列间的时空耦合相关性对风电并网下的电力系统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时空自回归移动平均(ST-ARMA)模型以较为简洁的形式对多维序列时空耦合相关性进行统计建模。针对多风电场出力时空序列的模拟问题,首先从时空序列的角度对风电场实测功率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着重探讨了多风电场出力的时空耦合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关系矩阵对风电场位置进行描述,并将其嵌入ST-ARMA模型的自回归过程建立多风电场出力序列的时空耦合相关性模型。该模型有效地模拟了实测风电场出力序列的时间相关性、空间相关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耦合特性,可用于产生大量与实际风电出力统计特性相同的模拟数据,为风电并网下的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
锅炉沾污因数用于定量表征锅炉的积灰程度,在积灰机理尚不明确的前提下,计算锅炉沾污因数存在一定困难。通过对锅炉历史监测数据进行特征重构,研究锅炉状态数据和锅炉沾污因数之间的潜在关系,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实现对锅炉沾污因数进行预测。案例表明,基于重构特征建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可以有效预测锅炉沾污因数,并且能够实时反映锅炉特定受热面的积灰程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燃气轮机机理建模因缺失设计数据而建模难的问题,研究了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建模的方法,并利用某在役燃气轮机的运行数据,建立了燃气轮机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仿真模型.结果 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仿真燃气轮机的关键参数,验证了采用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建立燃气轮机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压配网接线方式复杂和线损率难以准确计算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台区线损率计算方法。基于线路损耗模型提出了台区线损率预测计算的电气特征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适用于聚类分析的主特征参数,然后采用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对每类聚类数据进行样本的训练学习,并利用包外数据进行预测。以某地区614个台区样本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并且计算精度要优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人脸特征点定位容易受到人脸姿态、表情、光照和遮挡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特征点定位方法。采用像素差值特征在每个特征点建立随机森林模型,由森林模型回归得到训练样本的估计形状;对训练样本的估计形状与真实形状进行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一个全局优化模型;再利用模型对测试样本特征点位置进行回归估计及形状优化,从而实现了人脸特征点的自动定位。该方法采用相对误差小于0.1的衡量标准,在MATLAB R2009a平台实验,Helen和LFPW数据库上测试,两个数据库的样本定位正确率均超过95%,平均定位速度为9.3 fps,且训练模型仅为5.4 MB。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适应人脸姿态、表情、光照和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训练模型小,且有效地提高人脸特征点定位的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风电机组需提前一天提交次日24小时的申报出力信息,由于来风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特征,风电机组次日实际出力与日前申报出力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为解决以上问题,首先采用K-means聚类法对风电机组实际出力数据进行聚类,并生成样本集;其次,基于风电不确定性样本集构建风险中性风电机组日前申报出力决策优化模型;再次,构建基于条件风险值(CVaR)的日前申报出力优化模型;最后,基于实际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VaR的日前申报出力决策优化模型能有效减少风电机组日前申报出力与次日实际出力的偏差,且使风电机组获得风险价值更好的申报出力,从而实现申报利润的风险可控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与相关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中电力大数据的格局已经形成,如何对高维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实现数据的充分利用,成为当前电力工作者们关心的问题。该文针对电力大数据环境下高精度和实时性的负荷预测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基于Spark平台和并行随机森林回归算法(Spark platform and parallel random forest regression,SP-RFR)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通过3次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s,RDD)转换实现单机随机森林算法的并行化改进,并在Spark分布式集群环境下实现部署。结合某区域实际电力负荷数据设计试验,进行模型训练和回归预测,通过试验证明,对同等的数据集,基于Spark平台的并行随机森林回归算法预测精度高于单机负荷预测算法;并行随机森林算法受离群数据干扰较小,且随着数据集的增大,并行随机森林算法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与单机算法在运行时间上相比,随着数据集的增大,基于分布式集群的方法优势明显。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在分布式环境中进行电力负荷预测,为负荷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5月31日下午4时18分,东方汽轮机厂。随着隆隆轰鸣声,我国最大的百万等级核电汽轮机组的制造在川正式启动,结束了大型核电汽轮机由国外企业总承包的历史。东方汽轮机厂独立承包制造的百万等级核电汽轮机机组,是两台世界最先进的半转速机组,将在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安装。与岭澳核  相似文献   

9.
吕福琴 《广东电力》2011,24(5):69-72,102
针对时间序列法的自回归动平均模型和神经网络算法在负荷预测中的不足,提出对这两种预测结果采用加权组合方法,在不同时期的负荷预测采用不同的加权值来提高预测结果的精确度.通过算例分析短期负荷预测和长期负荷预测,证明采用加权组合方法的预测结果比自回归动平均模型和神经网络算法分别预测要准确.  相似文献   

10.
在筑坝材料爆破开采过程中,块度控制是确保筑坝质量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现阶段关于爆破料块度预测的研究中,存在模型预测精度低、模型泛化能力差等问题,难于准确控制堆石料块度、符合爆破开采堆石料上坝条件。针对目前爆破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并有效控制堆石坝料爆破块度,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方法建立了爆破块度预测模型。通过交叉验证法,将随机森林模型与其他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体现了该模型的优越性。在爆破块度预测系统上,结合某工程实际,验证了该模型可行性,为堆石坝爆破施工管理与控制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全、半转速核电汽轮机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核电采用半速汽轮机的原因,并对全速汽轮机与半速汽轮机在经济性、安全可靠性、发展趋势、投资成本及本地化设计、制造、材料采购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哈电(HEC)为我国提供核电站汽轮发电机和主泵电机的骄人业绩,该厂设计制造的奉山核电站三期650MW发电机组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里程碑。重点介绍了该厂实现我国核电汽轮发电机国产化计划及其设计制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宁德核电厂(CPR1000压水堆)1号机组核电汽轮机是国产化的首台核电1 000 MW半速汽轮机,高中压缸负荷分配是本体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工序。阐述了设备结构特点、与常规火电机组的主要差异、现场负荷分配技术控制要点,通过现场安装对该技术的实践,消除了高中压缸安装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应力,保证了汽轮机的安装质量,为同类机组汽缸负荷分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汽轮机凝汽器的基本设计原则、管束排列注意事项和结构要求以及选材要领。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核电汽轮机通流部分中蒸汽的热力过程和水滴的分布状态,同时也分析了湿汽对核电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湿汽对核电汽轮机侵蚀腐蚀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从设计、选材、加工、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各方面,提出了核电汽轮机的去湿防独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型核电机组半速汽轮机长叶片系列的研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低压焊接转子技术及半速低压长叶片是低参数大型化核电汽轮机开发的2个技术关键。文章着重介绍了上海汽轮机厂开发半速长叶片的技术路线:采用先进的ILB长叶片设计体系以及转速模化原理,得到与现有全速700~910mm叶片相同热力和强度振动特性的1450~1820mm半速系列长叶片;进一步对模化放大后叶片型线的精细优化设计及最终的全尺寸动振动试验,可充分保证高效率和高安全可靠性。所开发的半速长叶片系列将满足不同冷却水温1100~1850MW核电汽轮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风机输出功率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介绍了变速变桨恒频双馈式1.5MW风电机组输出功率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众多大容量核电机组陆续投运、有经验的运行值班员匮乏、仿真培训系统核心技术为国外所掌控等尴尬现状,自主研究开发了具有一定通用性的核电机组汽轮机本体系统实时动态仿真模型。仿真试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为核电机组全范围、全工况实时动态仿真模型的自主研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质量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荣  霍利  孙锐 《电力设备》2007,8(2):55-57
结合我国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立式U型管和卧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的技术特点,指出了核电站对蒸汽发生器的性能要求,就如何控制蒸汽发生器质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