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本文分析了核心专业课程《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的现状,阐述了该课程的思政建设要求,最后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度改革,使得该课程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要求相一致,初步体现了思政建设的要求。2017年,《发电厂电气主系统》成为上海电力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课程思政"试点建设课程之一,《发电厂电气主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其性质介于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  相似文献   

2.
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从与课程相关的行业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爱国情怀,通过课程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将唯物辩证法融入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辩证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达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和要求,结合《水电站》课程特点和多年教学积累,从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整合、考核方式优化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与建设,将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提出了"思政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文熏陶"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对象,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及课程思政内涵,探讨如何从教学内容、环节、手段等方面实施课程思政。提出了以学生能力效果为核心的评价方法,通过优化教学大纲,将思政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将课后作业、专题研究与课堂思政相结合,建立一种思政教育与专业授课相融合的模式,为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电力专业人才及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中实验课程在教学实施时必须考虑的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将实验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路径,为实验课程如何切实保证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借鉴。以新工科建设为主题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已进入到新阶段。工科实验课程如何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学载体,是新工科建设中实验课程在教学实施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基于新工科建设内涵及培养新要求,以我校电气工程类专业的《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课程为例,从实验教学的角度对课程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政教育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纲领,以获得2021年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参赛课程《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为案例,结合教学实际,从课程任务、内容模块、课程思政、学习评价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课程改革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对技工院校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工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介绍了"课程思政"的背景及必要性,介绍了《电工原理》课程中施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探索了思政元素的实践案例和课程考核的方式。《电工原理》是电工电子、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机械类、汽修类、化工类等专业的选修课。作为重要的理论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形成初步的职业素养,为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电路》、《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等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的源头,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已成为当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了充分反映传感器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满足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笔者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以及学生学习现状,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推动课程思政在工科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本文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依托探索了包含爱国主义、环保意识、职业素养和法律法规四个方面人文素养和工程素养的培养方法,对思政教育融入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思考与设计,并提出了学生人文素养和工程素养的考核评价方式,为实现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有效辅助。  相似文献   

10.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LBL与PBL两种模式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实施PBL模式对提高课程的说服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大学生学习能力及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探索表明,在实施PBL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学校应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PBL模式提供硬件支持和制度保障,承担该课的教学单位应该对PBL模式实施进行指导、跟踪与评价,教师应该在实施PBL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应该切实改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分析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未形成合力、教学理念与学生个性相冲突、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改革不匹配、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不适应、考核方式与形成性评价难以契合等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强化思政教育、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机制等策略,着力发挥"德育"与"智育"合力作用,基于持续改进理念,落实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2.
正据教育部网站6月1日消息,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纲要》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  相似文献   

13.
《电气工程仿真软件应用》是面向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本文探讨了以课堂互动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研究型探索性学习法、以对比分析和小组汇报为特色的考评方式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思政、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升教学质量,进行打造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金课"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电工工艺实习》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集中性实践课程,通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总结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等环节中体现思政元素的融合,探索专业实践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作为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性和实践性较强,如何有机融入思政教学,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关键。本文通过设计课程思政方案,分析了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完成了以专业知识学习为载体、教书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思政课程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挖掘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讨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并将课程思政映射点梳理、规划与整合,从而实现一流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做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以《燃烧学》为例,提出了课程思政目标定位、专业知识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方法、考核及教学评价与反思的系统化建设方案,为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双碳”目标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专业要求和课程特点,对"燃气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实践,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与实际工程的联系,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引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意识,结合课程的工程特点注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和学生评价说明课程的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促进教学相长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形势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教学团队借助优质的网络资源和多种直播互动平台,用智慧和创新顺利开展线上教学。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流程,将"理实一体、虚实结合、任务驱动、案例牵引"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设计多种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研讨式、分工协作式题目,结合课程特点和疫情期间的教学改革融入课程思政,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效果提升和教员教学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是高校教师在上课前对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总体设计。一份好的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时数、教学要求、备课要求、教学评价、课外活动等方面介绍了如何撰写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书,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