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蒙古国国家电网结构较为薄弱,短时间不能为奥尤陶勒盖铜金矿(OT)项目供应所需电力,为此,通过蒙西电网巴音杭盖220 kV开闭站及220 kV同塔双回专用线路向蒙古国奥尤陶勒盖铜金矿项目供电。分析利用内蒙古电力公司在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电力调度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资源,积极参与蒙古国电网建设和投资,以寻求更多的盈利模式,以及深入研究两国电网连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减少蒙西电网建设投资和加大电力出口的先进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随着蒙古国经济的发展及对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加大对蒙古国的电力出口,通过对蒙西电网对蒙古国5个口岸供电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加强蒙西电网担负的境外送电的输变电工程、供用电项目的建设以及相关输变电设备资产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提高境外供电管理水平,并组织对蒙古国供用电管理模式及相关问题的调研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蒙古国的SALKHITUUL风电场项目,介绍了蒙古国的能源结构、电网情况、工程建设法律、能源管理制度及SALKHIT UUL风电场的工程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2017-03-24,经过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蒙古国国家电网公司友好协商会谈,《中国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蒙古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合作会谈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在呼和浩特市签署。内蒙古电力公司总经理贾振国、蒙古国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博·尼玛桑布分别在备忘录上签字。内蒙古国合电力有限公司与蒙古国国家电网公司签署了《跨国电力输送线路资产和操作责任区认证书》。本次会谈是在2016年5月26日《中国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蒙古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合作谅解备忘录》所  相似文献   

5.
《变压器》2017,(6)
<正>应邀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蒙古国总理额尔登巴特5月1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双方就蒙古国电网建设、能源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推动签署了"乌兰巴托市至曼德勒戈壁输变电线路、变电站建设"项目专用贷款协议。该项目是"一带一路"、"中俄蒙经济走廊"的重大合作成果,是蒙古国首条330k V最高电压等级的输变电重点工  相似文献   

6.
《变压器》2016,(10)
正7月14日,在乌兰巴托国家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蒙古国总理扎尔格勒图勒嘎·额尔登巴特共同见证了特变电工与蒙古能源部签约乌兰巴托-曼德勒戈壁300k V输变电项目。该项目是在亚欧首脑峰会期间举办的中蒙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签订的双方能源电力合作项目,也是双方领导签的唯一企业项目。该项目输电线路总长248公里,被蒙古国能源部规划为该国首条最高电压等级的输变电重点工程、民生  相似文献   

7.
《西北电力技术》2011,(5):88-88
丹麦将建造1000MW海上风力发电厂丹麦将在Kriegers Flak建造一个600MW的风力发电厂列入政府能源战略中,此外未来增加400MW的风力发电机组也被列入计划。这就意味着丹麦在未来几年将拥有不少于2300MW的海上风力发电能力。美日蒙拟在蒙古国建核废料储存设施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与美国、蒙古方面曾在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海啸前探讨了在蒙古国建设核废料存储设施的方案,为那些无核废料存储能力的国家提供便利。英国拟加大建核电力度减缓海上风电计划据外媒报道,  相似文献   

8.
李曾婷 《电器》2017,(11):18-19
<正>进入10月,北京出现了连续几日的阴雨天气,门头沟区等地区甚至迎来了初雪。明明还在深秋,天气却寒气逼人。因此,不少人做好了取暖的准备。提及取暖,则不得不谈到"煤改电"和"煤改气"项目。自2016年起,北京重点推进以"煤改电"和"煤改气"为主的"煤改清洁能源"项目(以下简称煤改项目),目前除了怀柔等温度较低的山区外,大部分区域都在快速推进煤改项目,仅2017年北京已完成清洁取暖目标为30万户,成效明显。10月17~26日,《电器》记者先后前  相似文献   

9.
资讯     
政策要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出台热电联产项目实行煤热联动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最近联合出台的《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明确,热电联产项目热力出厂价实行煤热联动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东北电力技术》2012,(9):20-20
近日,新型煤化工项目的审批重新启动,潞安180万t煤间接液化项目和同煤40亿m3煤制天然气项目已相继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在宁夏地区,神华宁煤400万t煤间接液化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最终核准。此外,中煤集团近日透露,“十二五”期间将在陕西和内蒙地区投资2000亿元打造一个世界一流水平的亿吨级能源化工基地。  相似文献   

11.
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CO2在地下的长期有效封存,需要直接占用深部地质体及其孔隙空间。这些深部地下空间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国土资源,需要制定相关的审批与监管法规来规范其科学开发利用。总结发达国家或地区管理现状与经验,参考已有参考矿产、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等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的CO2地质封存地下空间勘查利用审批与管理流程,以及地下空间利用与CO2确权、场地选址勘查备案、勘查试注审批、地下空间利用权审批、封场审批与责任转移5个重要内容;同时,进一步建立了综合CO2羽流、扰动边界和经济性“三级边界”的地下空间利用评估概念模型,以及各类边界的确定方法,能够为我国CO2地质封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制定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而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减缓CO2排放的有效途径。在众多的CCUS方法中,膜分离因其能效高、成本低、投资少、维护运行简单等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综述了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天然气脱碳中的膜材料及其膜分离性能,分析影响CO2捕集效率的关键膜结构因素和调控规律,膜组件开发关键问题及产业化情况,膜分离系统集成及经济性规律。结合研究现状和CO2捕集需求,提出未来膜法CO2捕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燃煤电站全流程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装置各个环节选用合适的技术决定其经济性,采用逐项比较的方法,确定出在不同条件下CO2捕集、压缩、输送及驱油各个不同工段应采用的工艺技术,然后分别从建设投资与运行成本角度分析了各个工段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措施,并对3个100万t/a相同规模的不同地址燃煤电厂与不同位置油田驱块的组合方案进行了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CO2输送距离是建设总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中长期CO2公用输送管网的规划完善将弥补CO2平均输送距离带来的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4.
CO2突破压力在CO2地质储存能力、场地选择和盖层安全性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可用于预测CO2突破压力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通过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软件,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步法的数值方法,并对饱和低渗透岩心进行了CO2突破压力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岩心完全饱水时,CO2突破压力和突破时间分别5.4 MPa和70 h,通过与已有实验数据对比,证明了此模拟方法是合理的。同时,对CO2-H2O系统中的界面张力和VG模型中m/l值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界面张力条件下,m/l参数越大,CO2突破压力和突破时间越大。另外,随着CO2-H2O系统中界面张力的增大,突破压力和突破时间均呈减小趋势。研究可为深入研究岩心尺度上的CO2突破行为和盖层评价等提供数值信息。  相似文献   

15.
煤电在中国电力供应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环境影响是研究热点之一。建立中国煤电生命周期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析模型,基于文献调研构建参数数据库,测算中国煤电的单位发电量排放。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煤电生命周期单位发电量的CO2、SO2、NOx和PM2.5排放分别为838.6 g/(kW·h)、0.34 g/(kW·h)、0.32 g/(kW·h)和0.08 g/(kW·h)。其中煤电单位发电量大气污染物排放,比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前,下降幅度超过90%。研究发现,增大单机机组规模和进行超低排放改造能够有效降低煤电发电过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采用煤电燃烧后碳捕集和存储(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处理技术能够使煤电CO2排放下降到144 g/(kW·h),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如果不采用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处理方式,CCS技术可能会使煤电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上升30%~40%,这与碳捕集过程使用的技术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作为同样可调可控的稳定低碳电源,燃煤电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与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的成本竞争性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利用学习曲线模型比较了二者平准化度电成本(CLCOE)在2020—2030年间的竞争性变化,也进一步厘清了弃风弃光省份中二者的CLCOE水平。结果表明:目前,燃煤电厂CCUS较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具有竞争优势,如果燃煤电厂CCUS难以得到快速发展,到2028年,将丧失与可再生能源储能竞争的可能;到2030年,燃煤电厂CCUS平价上网的碳价需求水平为136~189元/t,但就目前的碳价发展趋势而言,通过碳收益实现平价上网存在难度;在弃光省份,燃煤电厂CCUS可通过调整发电小时数扩大与光伏储能技术的竞争优势;在绝大多数弃风省份,如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贵州、陕西、宁夏、甘肃和新疆,其燃煤电厂CCUS在现有条件下较风电储能具有绝对的CLCOE优势。  相似文献   

17.
碳排放权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在区域及行业层次的CO2减排目标基础上,考虑交易过程不确定性特性及交易参数浮动特征,运用区间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多区域行业间碳排放权交易模型,并应用于仿真案例研究,以期为区域及行业层次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Capturing the harmful carbon that is produced during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and burying it underground is not a new idea but, since its appearance in the UK Energy Review, it has again come into the spotlight.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offers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to the production of harmful emissions from power generation. The review accepts as inevitable a long-term future for coal, and, according to the government, this new technology could cut carbon emissions form fossil fuels by between 80-90%, leading to the saving of several million tonnes of carbon by 2020. Basically CCS involves capturing the carbon dioxide (CO2) released by burning fossil fuels and injecting it underground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碳(CO2)的大量排放已显著加剧温室效应和生态环境恶化。催化转移氢化法在CO2资源化利用领域研究广泛且技术成熟。从以气态氢为主要还原剂催化氢化CO2工艺的研究现状、供氢体还原特性及其目前应用进展等角度展开综述,并就上述研究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见解,建议未来供氢体应用于碳捕集与资源化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推动CO2资源化利用研究的长足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的构建,远距离、大容量配套新能源电力外送已成为转变能源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途径.如何评估此类项目CO2排放水平及节能减排效益,已受到各界关注.以陕北某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对其配套外送电源的CO2排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实施火电与新能源打捆外送,不仅扩大送端省份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