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公司集中式空调系统在SARS防治时期存在循环风再利用、室内有潮湿表面、无外窗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SARS流行期间,提出了关闭回风口、加装过滤器并定期进行消毒杀茵的建议。最后指出今后空调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以提高空调系统防范疫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汽车空调系统由于制冷剂气流脉动产生噪声的原因,给出传统压力脉动的数值计算方法。提出一种气流脉动衰减器,该衰减器是由振动质量块与弹簧构成的无阻尼单自由度机械振动系统,对该气流脉动衰减器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识别某车型空调系统噪声源,通过声压的测试和频谱分析,得到制冷剂气流脉动造成异响的结论。提出在压缩机后盖增加气流脉动衰减器的改进措施,通过台架与整车试验,验证该措施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解决由于空调系统制冷剂气流脉动引起的车内异响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伟 《汽车零部件》2016,10(6):32-35
应用CFD数值分析软件,对设计车空调除霜过程进行空气流动的数值模拟分析,模拟出前风窗玻璃及侧窗玻璃上气流吹拂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对空调风道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陈实 《机电信息》2006,(21):10-10
近日,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所在的四川卧龙繁殖基地,邀请四川长虹为大熊猫育幼房、熊猫馆舍特别研制的“生态空调”成功投入使用。证明了空调完全可以根据空气的温度、温度、洁净度、气流度等质量指标,“复制”原生态的高品质空气到居室内,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态居家为期不远。据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鹏彦介绍,首日安装的7台“生态空调”试用表明,熊猫育幼房、熊猫馆舍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度等质量指标,接近卧龙自然保护区原生态的高品质空气状况。正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进行项目调研的联合国生态专家认为,大熊猫本来不…  相似文献   

5.
多翼离心通风机叶片翼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FD手段对两种采用不同叶片翼型的风机进行整机模拟计算,研究了叶片翼型对风机性能的影响.第一种为CW-1翼型,第二种为C-4翼型.结果表明,和C-4翼型相比,采用CW-1翼型更有助于在叶轮的气流主要流出区获得更高的气流速度,其翼型表面也更加符合气流的流线型设计,在前盘区域循环的流量较少,因此可以获得更大的风量和全压,更加适合于柜式空调中的多翼离心通风机采用.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的车载空调系统,给乘客带来优质的空间环境,也对汽车设计和空调搭配安置带来了挑战。在技术和创新上,人们需要另辟蹊径,在有限的汽车空间里设计出合理且人性化的空调结构。汽车内部的空调,其结构复杂,包含了蒸发制冷、风扇、散热,气流管道等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管道的设计尤为重要,往往会对空调的使用效率、车内噪声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目前有无前掠部分的空调轴流风扇和传统工业轴流风扇进行了性能实验测量,同时对内部流场进行了4个工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工业风扇通过相似模化后在空调风扇的应用上,由于流动不适应空调结构的特殊要求等原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目前空调用轴流风扇叶片的前掠部分不仅起导流作用,同时在气流满足空调结构需要和压力分布方面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宇芳  郑慧 《机电信息》2012,(21):146-147
详细介绍了浓度差蓄能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在设计日负荷和空涮季节逐日负荷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浓度差蓄能空调系统进行了工作特性的研究,得出了设计日和空调季节工况下的蓄能系统电力负荷转移率以及年负荷转移率的变化规律。同时以杭州市某建筑为例,模拟了2种工况下的全年负荷转移率,并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空调季节工况下的系统更能起到“削峰填谷”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金纯洁 《机电信息》2012,(19):72-74
在多联机空调项目中,不同形式的设备机房百叶设计对室外机气流组织影响很大。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在对机房尺寸和通风面积等进行了认真科学地计算后,提出了满足空调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最小百叶尺寸。如果实际安装的百叶条件满足不了这些参数,那么室外机在运转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气流短路现象。文中的设计分析也为同类空调项目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将酒店房间空调2种送新风方式的空气处理方案进行对比,并运用CFD软件对室内空调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与新风接回风箱式送风相比,新风直送式的PMV、PPD值满意面积大27.2%、29.3%。此外,新风直送式系统更便于控制和管理且室内空气新鲜度容易得到保证,而新风接回风箱式数值模拟存在30%室内面积的气流死角。对酒店房间空调而言,新风直送式更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1.
阐述高大建筑空间中,经验性空调系统设计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对作用空间进行CFD分析的设计方法。在某建筑空间的空调系统设计中,建立了气流仿真流场模型,并按照双侧供风方案展开了气动性能仿真和现场数据采集。结果显示,该设计方案下的气体流动性能较好,能够满足设备节能和人体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吴天忠 《中国机械》2014,(14):249-250
本文简要介绍了深圳火车东站候车大厅空调送风的设计方案,并应用CFD软件对分层空调夏季设计工况下气流分布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候车厅的速度场、温度场以及热舒适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行,在喷口送风角度为25°时送风效果最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室内温、湿度与速度分布,并满足室内舒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周翔 《机电信息》2024,(6):63-67+71
针对旅客卫生间空气质量普遍较差的问题,进一步研究旅客站房卫生间的气流组织情况,建立了一种铁路旅客站房卫生间通风空调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运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系统下卫生间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旅客站房卫生间通风空调系统通风换气次数均匀、气流顺畅、无换气死角,温度分布满足设定要求,人员停留区域处无吹风感,是一种合理的卫生间通风空调系统形式,对旅客站房卫生间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14日,国家信息中心在其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2006年度空调行业盘点暨发展趋势峰会”,并公布了2006年度空调品牌评选结果。“变频专家”海信空调以出色的市场表现和销售业绩继2004年、2005年蝉联“全国畅销空调品牌”、“全国畅销节能空调品牌”、“全国畅销变频空调品牌”等多项荣誉后,再度获“全国畅销空调品牌”和“最佳售后服务空调品牌”、“最值得信赖空调品牌”等多项大奖,被授予“变频空调销售冠军品牌”称号。面对荣誉,海信空调表示,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销售业绩,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信赖、青睐和满意。海信坚信,好产品才是…  相似文献   

15.
谭鹏飞  张泽民  邱跃 《机电信息》2009,(2):52-53,56
分析了美国爱德华真空冷冻干燥机冷阱造成“冰堵”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安装气流扩散器的改进方法,同时对改进前后的冷阱捕冰性能进行了比较。由于气流扩散器的安装,“冰堵”现象消失,捕冰能力及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负压病房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规定在抢救传染性强的病人时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以某三甲医院为例,通过基于PLC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病房的负压及空气调节,这在国内是较早使用PLC实现病房负压的案例。  相似文献   

17.
彭雄江 《机电信息》2009,(15):50-51
一直处于压抑状态的空调厂商终于如愿地发泄了一把!在2009年五一期间,尽管全球经济还是一片阴霾,但纵观国内空调、平板电视、手机、冰箱等家电消费市场却出乎意料之外地出现了全面的“井喷”。这不仅让各大空调厂商松了一口气,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前期由于市场低迷而带来的产销压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轨道列车速度的提升,对其轻量化的设计也提出了要求。空调箱体作为轨道列车空调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满足列车轻量化设计的要求,本文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对空调箱体进行轻量化设计。首先利用Ansys对空调箱体进行静强度分析,并根据空调箱体质量分布的特点,对箱体的压缩机底板和盖板在OptiStruct中进行形貌优化,对箱体侧板厚度进行尺寸优化,最后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疲劳强度校核。研究结果表明论文所提出的优化方案在满足疲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质量降低了5.39%,实现了空调箱体轻量化的设计要求。论文的研究为列车空调箱体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气流冲击造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实砂方法,分为压缩空气冲击和高压气流冲击。而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因其方便、可靠、安全,更引人关注;气流冲击造型由于所得砂型紧实度分布好,噪声低、生产率高,机器结构简单、易维修。所以在国内外都迅速发  相似文献   

20.
桑塔纳(GL型)轿车空调系统整体性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桑塔纳 (GL型 )轿车空调系统在夏季高温地区存在的制冷量偏低的现象 ,对空调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和改进。在基本不改变车身和车厢内部结构的情况下 ,选用大风量风机 ,重新设计鼓风机总成。样机台架性能测试与环模试验结果 ,表明改进后的系统性能明显优于原系统。利用STAR -CD软件 ,对改进后的风道内气流流动进行了模拟与分析 ,提出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