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储层岩石物理相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后期构造作用和流体改造作用的综合反映,同一岩性相可对应于不同的岩石物理相,而同一种岩石物理相则具有相似的水力学特性和相似的物性特征。根据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粒度中值等参数,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将孤岛油田渤21断块砂岩储层定量划分为5类岩石物理相,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地质和生产状况,详细论述了各类岩石物理相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岩石物理相与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指出岩石物理相Ⅱ,Ⅲ区是该油田目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2.
岩石物理相是多种地质作用的综合反映,是沉积、成岩、后期构造、流体改造作用下的成因单元.通过确定岩石物理相,可以提高储层物性参数及水淹层的解释精度,更好地确定剩余油的分布.因此,基于实际资料制定了L油田岩石物理相的划分标准,并依据划分的岩石物理相建立其参数的定量解释模型和水淹级别划分标准,进而确定了水淹规律、剩余油分布与岩石物理相的关系,同时证明了L油田水淹层解释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精细储层描述在荆丘油田调整挖潜中的初步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荆丘油田是一个构造相对简单、油层多而厚度大的未饱和层状油藏,经过10多年的开发而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为了挖掘开发中后期的潜力开展了精细油藏描述。根据荆丘油田的实际特点,描述工作以储层为主,进行了纵向沉积单元细分、沉积岩石微相、厚油层层内非均质特征、岩石物理相和剩余油分布等研究。工作中,首次利用神经网络模拟预测储层的物性、沉积、成岩参数,分析并定量表征了沉积岩石微相,进一步对岩石物理相及剩余油分布等展开深入研究,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并通过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商河油田沙二下油藏岩石物理相及测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流动带指标与主成分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商河油田商一区沙二下油藏的岩心资料进行详细的沉积学及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划分了四类岩石物理相类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对该层位的物性进行预测,计算了流动带指标IFZ,并讨论了岩石物理相的展布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利用测井资料评价岩石物理相是储集层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海上油田开发成本高,油田高含水后期打高效调整井对油田稳产和提高油田采收率有重要意义。打高效调整井的关键取决于对剩余油的深入了解和再认识。首先对油藏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储层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等研究,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对油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数值模拟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其次应用碳氧比测井结果、油藏动态分析得到的水淹规律验证数值模拟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剩余油分布的研究结果,设计调整井方案并实施。实施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合理可靠,得到的剩余油分布认识是正确的,揭示了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微构造及井网条件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该方法对高含水期同类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形成剩余油的原因,以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所在八面河油田为例着重对高含水期河流相储层剩余油的分布情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油气地球物理》2013,(4):57-60
河流相储层由于非均质性严重,常规开采仍存在较大比例的剩余油。本文研究了河流相储层中剩余油的6种主要类型:水洗区分散相剩余油、河道砂上部低渗透弱水洗剩余油层、溢岸或边缘相薄层低渗剩余油、工程污染所致剩余油层、井间微圈闭剩余油和已开发断块外延断棱区剩余油。总结了剩余油分布的层内、层间和平面富集的规律性。重点论述了剩余油研究方法之开发地质方法,分别阐述了储层相控建模、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神经网络和微构造5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建立在层次分析基础上的储层建筑结构分析法是研究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的有效方法。以单砂体为研究单位,对孤岛油田进行了建筑结构研究,很好地解决了孤岛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的问题,提高了对孤岛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测井确定油田开发期储层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常规测井确定储层剩余油分布的一些技术难题:包括制做含砾砂岩的岩性、物性参数解释图版,确定水淹油层混合水的电阻率和剩余油饱和度,建立油水相渗透率解释方程和储层地质参数的相应方程;提供了24种储层参数曲线。通过在双河油田的检验和应用。证明了利用常规测井确定储层剩余油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在河流相储层中,由于微观孔隙结构不同,致使注水开发油田中水驱波及区域内尚残留着大量的剩余油,研究这部分油的存在位置、形态及其成因对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薄片、电镜、压汞等资料详细研究了杏南油田葡一组分流河道砂体的微观孔隙特征,并划分了微观孔隙结构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流河道储层内不同孔隙结构类型中剩余油的形态及分布规律,探讨了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驱开发早期剩余油多以网络状、簇状为主,开发晚期则以斑块状、孤滴状、附着状及油水混相为主;影响剩余油的主要因素为岩石表面润湿性、微观孔隙结构、填隙物成分、含量及油水粘度比等.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应用模糊聚类划分储集层岩石物理相的方法。以大港枣南油田为例,选取反映储集层成因的沉积和成岩作用参数,应用该方法将研究区储集层划分为五类岩石物理相,并进一步分析了岩石物理相与油田生产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储集层岩石物理相级别的升高,储集层成因参数及统计物性特征逐渐变好,储集层产液能力也明显增强。本研究有助于寻找有利油气富集部位、剩余油气富集区,对油田调整挖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昌A油田ZJ1Ⅳ油组为潮坪相沉积,利用各种动静态资料、水平井信息及三维地震数据开展了基于沉积微相再认识的储层精细研究,识别出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三种亚相类型,并对亚相内部各微相及砂体展布形态进行刻画;同时结合钙质层分布并采用地震分频解释技术,分相带预测优势储层展布范围。结果表明,潮道微相中钙质层不发育的主体位置为优势储层区,砂坪、混合坪相带中I类优势储层为有利储层。最终解决了制约油田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并为油田后续剩余油挖潜及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岩心观察基础上,在辽河牛心坨油田牛心坨油层组中识别出18种岩石相,结合测井资料对该区沉积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其沉积相平面演化规律。结合物性资料统计分析,认为扇三角有缘的砂质分流河道和砾-砂质分流河道砂体产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4.
油藏相控剩余油分布四维模型的建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海上M油田N油藏为例,阐述了以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为剩余油分布规律的主控因素,分析了开发过程中的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综合利用脉冲中子测井及产液剖面测井求取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提出了开发阶段不同时期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方法.以沉积相为控制条件,以时间为轴,应用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了不同开发阶段的含油饱和度四维模型.依据研究成果,提出对目标油田剩余油挖潜采取油井细分层系、卡层堵水、补孔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生产实践证明,在沉积相控条件下,整合静态及套管井测井资料建立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四维模型的研究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杜坡油田储层复杂、非均质性较强,严重阻碍了油田后期的开发生产,因此亟需开展精细储层三维建模,为储层非均质性空间特征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精细构造层面与断层组合研究,建立了研究区储层构造模型;在构造框架约束下,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建模方法,建立了研究区高精度储层沉积相模型。以相控储层参数建模为指导,分沉积相描述物性特征,建立符合储层特征的三维物性分布模型。模型从三维的角度精细表征了杜坡油田核三段储层空间分布特征,达到了开发地质综合研究的目的,为杜坡油田下一步开发调整、挖潜剩余油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油田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在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储层中的隔夹层引起的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新立油田V区块扶余油层307口井的测井及地质资料进行处理,详细研究工区内隔夹层的特征、识别方法,对层间、层内隔层及夹层的展布特征进行描述,通过研究隔夹层的分布规律,找出隔夹层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从而精细表征油藏地质特征,正确部署后期油田开发方案,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北部卫星油田多类型油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卫星油田是松辽盆地北部除大庆长垣以外葡萄花油层储量丰度、单井产量最高的油田。通过对油田内探井和开发井的研究分析,从生油条件、构造和断裂的形态及演化史、沉积相展布、储层特征及各开发区块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卫星地区的油水分布规律和油藏类型,并分析了成藏控制因素。卫星油田构造、断层、砂体的不同配置关系形成了多种油藏类型,以断层一构造油藏为主,其次是断层一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8.
梁家楼浊积油藏剩余油研究模式及开发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梁家楼远岸浊积油藏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对其沉积模型进行了重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渗流理论,建立了该浊积油藏的渗流模型,由此总结出了该油藏剩余油的分布形式及特征。结果表明,该油藏特高含水期同样蕴藏着可观的可动剩余油潜力,其剩余油控制因素为静态遮挡与动态水势,富集区主要分布于正韵律油层的顶部、正向微构造区、物性相变带及井间势平衡滞流区等;据剩余油分布形式、富集程度及现实开发技术等,以水平井、不稳定注水、化堵调剖等为技术手段而形成的富有特色的提高高含水油藏采收率的系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与可采储量。对梁家楼油田浊积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的研究拓展了特高含水期油田的挖潜方向,并对进一步改善同类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及经济效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