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工建设工程》2005,27(6):1-1
又到一年将尽时,《石油化工建设》更名后的第一卷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与去年奥运会激动人心、建设市场红红火火,甚至与2003年“非典”的人心惶惶相比,2005年显得有些平淡。而在这种平淡的背后,我们却共同走过了共和国石油化工建设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非典”疫情不期而至,使我们的城市经历了一场严重危机。“非典”疫情的发生和有效控制是对我们各级政府的综合应对能力、全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和城市现代化水平以及国民素质的严峻考验。无论各级政府、医疗救助机构还是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历经“非典”袭击之后,都在对危机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并提出具体意见和改进措施,以期防患于未然。然而对于城市建设和管理行业在研究和讨论“非典”危机及其对策的同时,更应从城  相似文献   

3.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用兴利”、“惠而不费”的思想是中华文明核心的价值观之一。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档次越提越高,问题也就随之出现在我们眼前:黑夜里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经常跟太阳较上劲了;外国的草到中国便成稀世珍宝了;偌大的广场都可以跑马拉松了……人均资源严重紧缺的中国,能否承受住这样奢糜的铺张?“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战略国策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现在,城市的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经严峻、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了。  相似文献   

4.
回望为了铭记,盘点为了思考。回望近30年来河南建筑劳务波澜壮阔的非凡历程,让我们深切体会何为来之不易、何为弥足珍贵、何为倍加珍惜、何为始终坚持! 这是又一次历史的回眸。从“非典”时期冒着生命危险抢建小汤山医院,到参与北京奥运各大场馆建设;从普通建筑工地,到航天发射塔等“高、精、尖”的专业施工现场;  相似文献   

5.
开彦 《城市开发》2003,(6):12-14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使人们陷入到恐惧之中,香港淘大花园非典型肺炎传染的案例,使人们在恐惧之余,开始反省我们的住宅与居住环境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何“非典”病毒可以如此迅速地蔓延?经历了这一场灾难之后,如何营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开彦先生的这篇文章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在追求城市建设的同时往往却忽略了区域人居环境的改善,从而损害了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非典”的爆发更是引发了人类关于居住健康的深层次思考:我们的房地产住宅开发如何真正与人居环境建设相融合?这就需要我们的住宅开发建设有一个升华.即从节资、节能阶段、注重生态阶段到环境量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2003年4月20日,西城区报告“非典”病例114例,疑似病例157例,密切接触76户150人。西城区各大医院全面告急!防控“非典”物资严重短缺!街道“非典”密切接触者急需监控……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西城区委区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8.
“抗冻救灾”现场,我们见证过; “抗震救灾”现场,我们见证过; “抗洪救灾”现场,我们见证过; ……  相似文献   

9.
6月下旬世卫组织公布对北京非典疫情“双解除”,7月13日北京又迎未了“申奥”成功两周年。我以为,此刻中外建筑师们应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从“非典“中获得警示,努力将奥运场馆建设成世界的精品工程。北京,事实上是一本难翻动的“书”,一面是城市,一面是首都,二者交织同构,共同创造了这方水土的京城文化。无论怎样变化,北京也难摆脱博大、多元、深厚的气质。  相似文献   

10.
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来谈论 节水问题似乎有些不合适宜,水与健康的关系太密切了。但是,“非典”总会被人类战胜,宝贵的水资源却是人类一滴也浪费不起的!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段应碧副主任说:“要像抓扶贫那样抓节水。”今年5月11日至17日正值我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建设部为此专门下发  相似文献   

11.
回味百年     
《上海消防》2003,(6):100-103
突如其来的“非典”风暴打乱了我们的节奏,原本一个美好的春天,被口罩和消毒液禁锢了自由呼吸的空间。现代人为金钱为事业适支体力,却没有想到生命原来如此脆弱。“非典”令我们更加关爱生命,“非典”令我们重新去思索存在的本质。当经历过这一段“非典”的肆虐,面对如此贴近的死亡,几乎每一个人不由得会回忆昨天,回忆过去。怀旧早就成了一种时尚,而上海实在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城市: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话题说起来也并不轻松,当今,我们在享受着种种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受着各种城市问题的困扰。有人总结出中国城市的十大败笔;有学者指出中国城市建设的二十大问题;有外国人在游览了中国的若干城市之后惊呼“城市规划工作者像疯了一样”;路上堵车了,老百姓也会说:“怎么规划?”。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个多事之秋:今年7月 以来,四川、陕西、山东……一起起特大群死群伤事故接连发生。 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在惊愕叹息的同时,总要发问:事故不断,防不胜防,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窃以为,事故之所以频频发生,有很多原因,要防止事故发生,需要采取很多措施。但是,这原因,那措施,说到实处是“整改”;“整改”搞得如何是问题的“关键”。 笔者在阅读重大火灾案例时发现,很多火灾事故在发生之前,消防部门都下过《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有些单位,这样的“通知”甚至多次下,年年下。这更说明,事故频发的“关键”问题是“整改”没…  相似文献   

14.
建设论语     
《中州建设》2011,(11):35-35
古村保护与发展不应是道单选题。——“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成就了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然而,当古村落与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等现代文明交汇碰撞时,带给我们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保护,我所欲也;发展,亦我所欲也。如何“鱼和熊掌”兼得,寻求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非典”爆发于城市地区,肆虐于大都市地区。从中可以看出“非典”与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密切相关。由此也引发了网络、报纸等媒体和普通市民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反思。虽然现在还不能肯定城市居住环境与“非典”有什么样的直接关系,但其在抗疾病方面所显示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对此所进行的反思是必要的,它或许会在城市居住建设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宽马路,排排房,张村李村差不多,东乡西乡一个样……”,这是目前在农村流行的顺口溜。尽管有些戏谑成分,但却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在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提出了新形势下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战略及思路。但在中国几大城市举办的设计节上,具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建筑设计很少涉入;甚至有些地方竞错误地认为文化大发展又将给中国带来一个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高峰,“假古董”建设又有苗头,以至于圆明园复建讨论又提上议程……面对如此城市文化建设上的新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下我们已站在文化复兴大格局的转折点上,文化已被赋予更丰富的含义,因此有必要站在国家文化大发展的整体层面去解读建筑文化与创意设计的地位与作为。不如此,中国建筑设计与文化建设就会失去自信和话语权,中国的文化繁荣也欠全面。  相似文献   

18.
李靖 《中国厨卫》2003,(4):10-11
“非典”时期,SARS病毒给人类健康和经济带来巨大威胁的同时,似乎也催生出一个广阔的消毒家电市场。一夜之间,“非典”让在生命线上垂死挣扎的消毒家电业起死回生.厂家的腰包鼓了.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了,以字为生的“媒体人”也有写的了……这本来是“非典”时期难得的好消息.可笔面对火爆的消毒家电市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不禁也来这38.5℃的“高温环境”凑凑热闹,尽管有炒作之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建设信息》2007,(6X):38-41
无证小贩与城管打“游击战”,可令人尴尬的是,城管“七八顶大盖帽”去8管不了“一顶破草帽”;配电箱被撬、刚装好的井盖了无踪影,可问题被发现,到问题圆满解决,周期之长已经超乎了民众的想象……对于城市管理,究竟如何让信息得以及时反馈,让工作协调得力,让管理效率显著提升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时事论坛     
“非典”对我国经济影响不大龙永图指出,非典对经济的影响,关键取决于各国政府能在多长时间内有效防治非典、控制非典的蔓延。因此,首先要研究如何采取更加有效、更加坚决的措施防止非典。在经济领域,目前我们既要尽一切力量减少非典带来的损失,又不应太多地计较一时一事、一城一池的得失。非典越早得到控制,日后在我们消除和减轻其对经济影响方面所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小。龙永图还说,只靠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力量已经不能控制非典的蔓延,如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一样,非典再次把亚洲各国紧密地联系起来,“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已经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