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种提高射频同轴连接器可靠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晖 《机电元件》1999,19(2):9-12
文章对射频同轴连接器结构上影响电性能参数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典型产品L16在强振动、大冲击的恶劣环境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明确了其失效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一种提高可靠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射频同轴连接器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波传输理论的分析和研究,以及高频仿真软件(HFSS)的验算,研究了射频同轴连接器绝缘支撑处和内外导体尺寸突变处引起的反射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四大反射源的补偿问题.结合长期工作的实践,给出了几种射频同轴连接器(或转接器)的结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
4.
插入损耗是射频同轴连接器一项重要的电性能参数,但插入损耗的测量在国内是一个空白。本文阐述了测试射频同轴连接器插入损耗参数的意义,插入损耗定义及介绍了一个具体的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微波器件的电压驻波比和反射系数,测量射频同轴连接器电压驻波比的意义。介绍了测量射频同轴连接器电压驻波比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潘京霞 《机电元件》1993,13(3):15-18
通过对SMB射频同轴连接器失效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结构设计与加工工艺的措施。改进后的产品经全面鉴定试验及可靠性试验,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9.
李明成  于少军 《机电元件》2007,27(4):27-29,40
简要介绍了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HFSS的功能特点,并结合具体的实例,针对VSWR指标,对弯式射频连接器进行了仿真设计,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取得很好的一致性。本文还较详尽地讨论了仿真结果与实际产品测试数据之间产生偏差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自六十年代初以来,特性阻抗为75Ω的1.6/5.6系列同轴连接器已被广泛用在无线电通讯设备中,近年来这种连接器还广泛用于宇宙航天和卫星中。更高的传输频率已经越来越开始用于数字化信号,此外,压接技术已比螺纹连接技术显得更加优越,现在这种连接器结构的更新已经产生了结构先进的第三代同轴连接器。第三代连接器大大地提高了传输特性(图1)。  相似文献   

11.
用半波长替代法进行射频同轴连接器电压驻波比测量时,测得一对连接器的电压驻波比后,为何要估算单个连接器的电压驻波比?本文回答了这一问题,并讨论了单个连接器电压驻波比和一对连接器电压驻波比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对用来进行电压驻波比测试的测试系统(点频和扫频测试系统)的计量检定问题;介绍了组成点频测试系统的各仪器、器件的作用;讨论了应计量那些参量及计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言平 《机电元件》1997,17(1):15-17
论述了射频同轴连接器各种频率的由来,指出了工作频率、上限频率、下限频率的相互关系。对于精密射频同轴连接器,文章指出TEM模单模传输的下限频率不为零,上限频率也不为全空气介质TE11模的下限截止频率。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等同采用美军标编制了国军标和国家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关于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耐射频高电位电压\"的测量作了明确的规定。但虽经多家单位对这一测量技术进行了技术研究,对于这一项目的测量方法和手段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西安精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SNY-2耐射频高电位电压测试仪\"研制成功,将终结这一测量项目无仪器可用的尴尬历史,并对这项测量时被测连接器流过的电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射频同轴连接器在长时间使用,经过了高低温环境以后,会产生内外导体之间的相对转动,使电气指标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机的性能。常用的设计方法很难克服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防止射频同轴连接器在严酷的温度冲击后,内外导体之间转动的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7/16型射频同轴连接器产品中。  相似文献   

16.
邵武 《机电元件》2004,24(3):6-10
介绍了一种特殊同轴连接器的设计。重点阐述了该产品的设计思想和消除影响产品电参数的方法;详细叙述了产品的特殊结构及设计并进行了理论计算。最后介绍了连接器主要电性能(VSWR)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通信基站用配接波纹管电缆的直角N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设计原理,并简单介绍其工艺及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18.
谢光荣 《机电元件》2015,35(2):12-16
本文介绍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异型绝缘体塑料件的设计及其注塑成型仿真,以保证良好的注塑成型生产工艺性。  相似文献   

19.
Joclo  T 闻春国 《机电元件》1998,18(4):56-57,62
随着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终端和其他便携式电话的日益普及,对适宜于高密度自动安装的微型、低廉元器件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随着基片自动测试设备的问世以及PHS终端中表面安装天线的使用,迫切需要具有转换功能的同轴电缆连接器。为满足这些要求,日本Murata公司开发出一种世界上最小的同轴连接器,它包括一个表面安装开关。目前已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可表面安装的转换连接器(SWC),每月产量达40万只。这种连接器体积短小,尺寸为3.4mmX3·3mmXI·gmm(图亚)。其形状象一只不带引线的集成电路块,因此适宜于自动安装,并且不…  相似文献   

20.
李传龙 《机电元件》2007,27(1):50-53
讨论了射频同轴连接器电缆组件三个主要功率参数(耐射频功率、额定功率、额定功率下的射频插入损耗)测试系统的建立、测试系统误差分析、如何减少测试误差以及测试中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