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传统消弧线圈无法补偿有功电流和抑制间歇性接地故障等难题,提出了一种谐振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全补偿新方法。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注入信号谐振精确测量系统对地绝缘参数,根据绝缘参数计算补偿元件值;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利用故障电流的相位选出故障相,然后在故障相的滞后相投入阻容性补偿元件,将故障相电压抑制为0,实现接地故障电流全补偿。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不受过渡电阻影响,能快速抑制故障相电压,实现配电系统接地故障电流的全补偿,有效抑制间歇性接地故障,且操作简单可靠、成本低。  相似文献   

2.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全状态自动补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一种通过在中性点不可调消弧线圈旁并联电容器组实现状态自动跟踪补偿的消弧系统的调谐原理,讨论了电容量容量及组数的选择方法,以及实现微机调谐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配电网单相接地选线和接地电流补偿原理,采用微机控制和动态改变接地电感的方法,解决了选线与补偿之间的矛盾,首创选线和补偿一体化装置。装置的核心部分是调励磁式消弧线圈和微机控制系统。配电网正常运行时,装置自动跟踪电网参数并计算相对地电容电流。配电网单相接地时,装置能准确地选出单相接地线路和完全补偿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配电网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过大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PWM可控电抗器的快速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对消弧线圈补偿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若干种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控制原理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电容电流间接测量法比较适合应用于这种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控制。最后对某110 kV变电所的10 kV母线侧的接地故障电流的补偿情况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消弧线圈响应速度快,具有非常好的补偿效果,有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PWM可控电抗器的自调谐消弧线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配电网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过大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PWM可控电抗器的快速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对消弧线圈补偿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若干种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控制原理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电容电流间接测量法比较适合应用于这种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控制.最后对某110 kV变电所的10 kV母线侧的接地故障电流的补偿情况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消弧线圈响应速度快,具有非常好的补偿效果,有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可有效解决接地故障残余电流中阻性与谐波电流成分的补偿问题,同时抑制电弧接地过电压,保证配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的原理、结构及研究现状,对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利用其进行接地残流补偿时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总结,指出将零序电压作为检测和分析对象对残流补偿十分有利。最后,给出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的控制思路,阐述了对其进行增容改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可控电抗器在电网电容电流自动补偿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提出将可控电抗器用作消弧线圈,叙述了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实时检测方法。由于可控电抗器自身的优良特性,该补偿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补偿电网正常运行时的谐振过电压和单相接地后最佳补偿的矛盾。制作了低压模型装置,试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对现有消弧线圈的性能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目前消弧线圈的设计和控制水平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远远达不到电力系统的控制要求,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种新型智能可控型消弧线圈,可以实现对地电容电流的实时动态补偿,达到快速消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消弧线圈分散补偿接地方式具有安装灵活和扩容方便的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有关多个分散补偿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故障残流及过电压的研究缺乏。讨论了分散式消弧线圈容量配置原则并根据开发区变电站进行实例设计,选择了8种消弧线圈安装方式。通过仿真表明,消弧线圈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均能满足规程接地残流的要求,且能极大延迟间歇性电弧的重燃时间,而其非故障相弧光过电压水平基本相同,且小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所得结论有利于消弧线圈分散补偿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潘洪俊 《电工技术》1998,(12):36-39
介绍了测量电网单相接地电流的中性点补加电压测量法。指出这种方法虽然精确度稍差,但可满足电保护要求,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准确地计算电容电流是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应用基础。采用一种简单实用的带阻尼电阻的消弧线圈电容电流计算方法,只需通过投切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阻尼电阻便可求解电容电流。研发了基于多核控制器的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多核分工协调完成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复杂任务,避免了传统补偿装置需要多个控制器的繁琐设计。具体介绍了各个控制核的功能,并搭建了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IEC61850模型。实验测试所研发装置满足IEC61850一致性要求,而且装置的电容电流补偿具有良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低惯性直流微电网在负荷频繁投切、新能源出力波动等情况下易发生直流母线电容两侧功率不匹配的问题.通过分析直流微电网接口并网变换器输入、输出侧功率失衡机理,依据母线电压变化水平计算母线电压恢复至指令值所需能量和单位采样周期内母线电容能量变化信息,得到线性处理后的母线电容瞬时输出功率、母线电压波动等效负荷信息,最终确定电流指...  相似文献   

13.
自动调谐动态补偿消弧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南京烷基苯厂配电系统大量采用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可达几十安培,原来的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现已不适用.采用ZDB-II型自动调谐动态补偿消弧装置避开谐振点的动态补偿方法,即在电网正常运行时,不施加励磁电流,将消弧线圈调谐到远离谐振点的状态,同时实时检测电网电容电流的大小,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瞬间(约20 ms)调节消弧线圈实施补偿.实践证明该装置投运后,运行正常,功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配电网馈线自身阻抗及三相耦合作用的影响,对基于有源逆变器的单相接地故障全补偿零残流消弧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思路.推导了全补偿故障消弧时有源逆变器的等效注入电流公式,表明有源消弧注入电流是由故障相电压和短路点的零序输入阻抗唯一确定.分析了有源电流和有源电压消弧算法,提出需利用消弧线圈电流折算、故障过渡电...  相似文献   

15.
随着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柔性消弧装置、大功率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装备应用逐渐增多,配电网柔性化加快发展,但已有电力电子装备存在功能单一、成本高等问题.基于直流侧并接储能元件的直挂式级联H桥变流器,将多变量解耦控制方法与电流消弧方法相结合,实现柔性电力电子装备输出电流在dq0坐标系下的独立调节,使单套柔性电力电子装备同时集成配电网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双向流动控制,以及单相接地故障柔性消弧功能,有效提高电力电子装备的利用效率.理论分析以及功率控制和单相接地故障消弧建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目前直流输电系统故障难以快速清除且故障后系统重启的复杂度较高,基于全桥及半桥混联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系统,提出一种直流双极短路故障电流抑制方法。首先根据系统调制度裕量计算得到用于抑制故障电流的抑制电压。然后进行判断,当故障电流大于电流上限值时,控制每相级联电压为负的抑制电压;当故障电流小于电流下限值时,控制每相级联电压为正的抑制电压;当故障电流位于电流上、下限值之间时,控制每相级联电压为零,此时系统等效为两个并联的无功补偿器,可以为电网持续提供无功支撑。该方法能够在系统不闭锁的情况下快速将故障电流抑制在给定的范围内,算法简单、容易实现。最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MMC-HVDC双端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出的故障电流抑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号注入法的可控硅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基于信号注入法的可控硅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设计方案。彩从消弧线圈的副边向电网注入变频电流信号,测量系统电容电流,利用可控硅投切电容实现自动调谐的方法。实际现场运行表明,该型消弧线圈具有调节速度快,补偿精度高,无谐波危害,且无机械动作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传统的三段式电流保护难以适用于有源配电网的问题,通过分析含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正序电流故障分量在区内外故障时的幅相特征差异,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制动补偿系数的电流纵联差动保护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改造后的e指数函数构建制动补偿系数,根据线路两侧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的相位差和幅值比自适应决定补偿制动电流的程度。为有效应对不可测负荷分支给保护可靠性带来的消极影响,利用比幅式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动作方程构造辅助判据。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电流纵联差动保护相比,该方法能够满足各种故障场景下有源配电网的保护需求,且灵敏度高,可靠性、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和抗时间同步误差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