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借助新奥法和新意法基本思想,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注浆加固圈厚度作用下,马蹄形深埋隧道围岩特征曲线及最佳注浆加固范围,结果表明:注浆加固能有效减小围岩松动压力,延迟初支支护时机,减小支护结构荷载承担比率,通过围岩反力释放率与注浆圈厚度关系可得到最佳注浆范围。  相似文献   

2.
山岭隧道穿越岩性复杂、节理发育的断层破碎带,为维护断层破碎带地段围岩的稳定性,降低隧道施工引起的坍塌失稳风险,常采用超前帷幕注浆对隧道断层破碎带进行加固。根据超前地质钻探探明了断层破碎带的规模,进行了注浆设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验证了注浆加固效果。工程实践证明,超前帷幕注浆是一种维护围岩稳定、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3.
《四川建材》2016,(2):109-111
依托某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地质灾害处治工程,阐述了断层突水突泥过程、水文地质特征、灾变机制、复合控制注浆方案、施工工艺及注浆效果评价等,提出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地质灾害复合控制注浆处治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地铁隧道在穿越断层破碎带时会面临极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特别是在断层破碎带影响范围内。隧道开挖后会对地层造成扰动,断层破碎带的存在会极大地影响地应力的平衡,对隧道围岩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论文采用数值模拟和对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为背景对地铁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围岩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断层破碎带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破碎会导致在断层影响带范围内的隧道围岩稳定性降低;施加支护能降低断层带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青岛地铁4号线人民会堂站F1断层破碎带超前预注浆工程实践,开展浅埋大断面地铁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预注浆加固治理技术研究,探索治理浅埋大断面地铁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有效手段,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浅埋大断面地铁隧道,采用先探测后注浆、地表与洞内联合注浆的综合治理方法是治理断层破碎带塌方的有效手段;对于临海断层破碎带,为防止海水离子对断层破碎带及车站结构的不断侵蚀作用,可考虑在车站两侧采用水泥—水玻璃和硫铝酸盐水泥材料,中间区域采用普通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材料,在保证车站开挖安全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6.
黄芝权 《山西建筑》2010,36(7):293-294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在隧道的灌浆工程作业下,在断层带相对较宽、断层处塌方严重情况下,通过合理确定注浆参数,改变注浆顺序,调整注浆浓度和控制注浆压力等方法进行隧道预注浆加固的过程,并得出了注浆加固成功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尹文平 《山西建筑》2012,38(12):237-238
在隧道下穿水库施工中为了确保安全对隧道底部进行了注浆加固,对其加固方案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分析验证了注浆加固的效果,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隧道断层破碎带的受力特性,本文通过选取某隧道断层破碎带的最不利受力试验段,分析了实际工程的受力变形规律,提出了预注浆加固措施并进行了加固效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隧道洞顶不同程度的涌水量,开挖过程中断层破碎带的受力规律具有明显分界,围岩与初支接触间压力释放较快,与拱顶下沉的比值呈现幂指数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同一位置拱顶处的锚杆轴力与围岩位移呈现正比例线性关系。最后通过预注浆加固技术的实施及拱顶下沉监控结果发现,隧道预注浆加固技术对断层破碎带的变形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某公路隧道为实例,介绍了隧道涌水突泥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防排水措施和治理办法,在此基础上,简要阐述了管棚结合径向注浆预支护和预加固施工技术。施工实践证明,在开展公路隧道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管棚结合径向注浆预支护和预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围岩塑性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永莲隧道断层泥注浆加固机制,设计一套由注浆工艺模块、被注介质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构成的断层泥注浆加固试验系统,开展断层泥注浆加固体单轴压缩试验、典型浆–岩界面特征试验和扫描电镜(SEM)试验。结论如下:注浆后断层泥单轴抗压强度可提升181%~2 535%,加固体呈现浆脉开裂→界面附近土体破坏→整体破坏特征,断层泥以骨架式加固模式为主,注浆压力是提升加固效果的主控因素;注浆后浆–岩界面黏聚力可提升93%~274%,分析不同注浆压力、材料和初始干密度对浆–岩界面强度的影响,相比双液浆,单液浆可使界面黏聚力提升幅度增加125%~148%;注浆后断层泥由絮状结构转化为密实整体结构,浆–岩界面是具有一定厚度的不规则结构体,由胶结面、渗透过渡区及微劈裂过渡区构成,界面附近存在物理力学特征突变区,定义了浆–岩界面的直接及间接加固模式。试验结论对于注浆加固理论的认知和注浆工程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永莲隧道断层泥注浆加固机制,设计一套由注浆工艺模块、被注介质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构成的断层泥注浆加固试验系统,开展断层泥注浆加固体单轴压缩试验、典型浆–岩界面特征试验和扫描电镜(SEM)试验。结论如下:注浆后断层泥单轴抗压强度可提升181%~2 535%,加固体呈现浆脉开裂→界面附近土体破坏→整体破坏特征,断层泥以骨架式加固模式为主,注浆压力是提升加固效果的主控因素;注浆后浆–岩界面黏聚力可提升93%~274%,分析不同注浆压力、材料和初始干密度对浆–岩界面强度的影响,相比双液浆,单液浆可使界面黏聚力提升幅度增加125%~148%;注浆后断层泥由絮状结构转化为密实整体结构,浆–岩界面是具有一定厚度的不规则结构体,由胶结面、渗透过渡区及微劈裂过渡区构成,界面附近存在物理力学特征突变区,定义了浆–岩界面的直接及间接加固模式。试验结论对于注浆加固理论的认知和注浆工程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广东仁化至博罗高速公路坪田隧道进口项目,针对隧道进口端洞口段初支背后围岩加固施工,详细介绍了软弱围岩钢花管二次劈裂注浆加固技术。从注浆参数的确定、成孔、注浆管制作和安装、一次注浆、二次注浆等方面,介绍了隧道软弱围岩二次劈裂注浆加固技术的工艺流程及具体细节,阐述了隧道软弱围岩二次劈裂注浆加固技术,并通过试验确定隧道软弱围岩二次劈裂注浆加固技术平均每延米水泥用量,丰富了软弱围岩注浆加固技术,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舒进  李健  侯军红 《山西建筑》2015,(6):160-162
针对某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发育情况,分析了影响隧道断层破碎带围岩稳定性因素,并基于有限元MIDAS-GTS分析软件,采用摩尔—库仑模型,对隧道进行了分步开挖数值模拟,研究了断层破碎带处位移特征及应力特征,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黄香健 《山西建筑》2006,32(11):251-252
针对隧道设计时很难准确了解围岩力学特性的问题,在对木冲隧道开挖后进行实时监测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施工方案,确保了施工安全,总结了施工经验及注意事项,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爆破是地下工程开挖的重要方法。然而,岩石破坏过程中爆炸能量的冲击和振动效应也会对围岩造成破坏,对围岩的完整性和工程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主要是借助于在爆孔孔壁上加载爆破压力时程曲线,对地下隧洞爆破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从而探究隧洞围岩在爆破振动荷载下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16.
地表注浆在隧道破碎围岩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速公路在扩建复线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等原因,需穿越浅埋破碎带和高压输电线路。通过采取地表预注浆加固技术来控制围岩位移,并用声波测试技术和深层位移监测对注浆效果进行检验,从而保证隧道施工和高压铁塔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隧道以不同角度横穿断层破碎带时的围岩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断层以不同角度横穿断层破碎带时,隧道围岩变形存在较大差异。当隧道与断层破碎带正交分布时,隧道围岩受力变形较小,稳定性好,随着隧道与断层破碎带相交角度减小,碎岩围岩变形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注浆技术加固滑坡区隧道围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中西部铁路扩建复线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限制,不得不穿越滑坡区段,施工新建隧道时易引起隧道变形与滑坡体变形。采用注浆技术加固隧道围岩后,从注浆理论出发,建立注浆围岩的力学模型并进行数学分析,同时给出了隧道注浆控制方法和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王峰 《市政技术》2023,(7):116-120
为解决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时围岩失稳、突涌水难题,依托黑白面将军山隧道穿越F2断层工程施工,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无注浆、超前半断面帷幕注浆、超前全断面帷幕注浆等3种注浆形式对隧道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无注浆,超前全断面帷幕注浆能减少38.7%的拱顶沉降和41.3%的拱底隆起,拱顶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减小了65.1%、50.9%,衬砌背后水压力分布较为均匀,最大水压力为1.94 MPa;2)超前半断面帷幕注浆能减少23.9%的拱顶沉降和13.8%的拱底隆起,也能减小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但拱脚处拉应力增大到10.34 MPa时,下半断面水压力较大,最大水压力为2.20 MPa;3)超前半断面帷幕注浆形式在开挖断面上方围岩稳定性较差、下方围岩稳定性较好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20.
隧道开挖的围岩损伤扰动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在给出隧道开挖损伤扰动带的概念、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隧道开挖损伤扰动带的力学、渗流特征及表征方法。在现场实测基础上,利用数值法研究了隧道开挖后的不同开挖方法的变形、渗流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挖损伤主要决定于隧道开挖方法;隧道开挖引起的渗流影响边界大于力学影响边界。研究结果有助于合理地建立隧道开挖问题的流固耦合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