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丰富魔芋食品的种类,以魔芋粉和菠菜粉、红枣粉、香蕉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木糖醇和奶粉,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魔芋复合果蔬代餐粉。通过感官评价方法,结合结块率、溶解性等物性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魔芋粉及其他各辅料的添加量,并在该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魔芋复合果蔬粉的最佳配方为:魔芋粉6.0 g,菠菜粉1.6 g,香蕉粉4.0 g,红枣粉3.5 g,奶粉20%,木糖醇20%。  相似文献   

2.
为了丰富儿童速溶饮料,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对马铃薯、花菜、红枣、银耳和柠檬进行微细化加工,来开发天然营养型产品。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混料设计确定了马铃薯粉、花菜粉、红枣粉、银耳粉、柠檬粉和白糖复合速溶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复合蔬果超微营养粉速溶饮料的配方为:马铃薯粉24%、花菜粉24%、红枣粉2%、银耳粉2%、柠檬粉22%、白砂糖26%,所得饮料色泽呈明亮橙黄色,果蔬气味较为调和,香气浓郁,口感爽滑,稀稠适中,酸甜适中,质地较均匀少沉淀。  相似文献   

3.
混料设计优化荔枝-苹果混合果汁饮料配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不同的荔枝和苹果汁配比对混合果汁饮料感官指标的影响。应用混料设计中的极顶设计,按不同质量分数:水(70%~90%)、荔枝汁(5%~15%)和苹果汁(5%~15%)的限定水平条件中组合不同的混合果汁饮料配方,利用5分嗜好尺度感官评定法评定混合果汁样品的香气、滋味、色泽和总体评价4个感官指标,采用Design Expert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及多目标优化分析,获得优化的混合果汁配比为70%水、15%荔枝汁和15%苹果汁,经验证实验,优化配方的香气、滋味、色泽和总体评价指标分值分别为4.19、3.92、4.12和3.73,与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4.
研究红枣粉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红枣粉小麦粉配比。探讨了添加不同比例红枣粉(0、5%、10%、15%)对混合粉理化性质、色差、面团的微观结构和粉质拉伸特性,以及对馒头比容、色差、质构和感官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红枣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中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逐渐降低,灰分和还原糖的含量逐渐升高;混合粉及馒头的颜色逐渐变红变暗;面团吸水率逐渐降低,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弱化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添加不同比例红枣粉面团随着醒发时间(45、90、135 min)的延长,面团拉伸能量、最大拉伸阻力和拉伸比等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面团微观结构显示随红枣粉添加量的增加,面筋蛋白结构逐渐遭到破坏;红枣粉添加量在5%~10%范围内,馒头比容与对照组馒头相比显著增大(P<0.05);馒头的弹性、回复性随红枣粉的添加逐渐降低;感官评定显示红枣粉添加量在5%~10%范围内,总体得分均比对照组馒头要高,且易被人们接受。综合分析红枣粉对面团特性、馒头质构及感官评价等的影响结果,确定红枣粉添加量不宜超过10%。  相似文献   

5.
以麦胚和糙米为原料制得谷物混合粉,加入红枣粉、红薯粉、胡萝卜粉和草莓粉等果蔬粉进行调配,得到营养全面的谷物果蔬粉。本试验首先以感官评定和结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来确定果蔬的添加量,最佳配方为谷物粉74%、红枣粉5%、红薯粉12%、胡萝卜粉9%和草莓粉8%;其次探究了谷物果蔬粉粒度、乳化剂的添加对其稳定性和结块率的影响,确定最优粉体粒度和冲调条件为:过100目筛的粉体粒度,选择0.09%的大豆卵磷脂作为谷物果蔬粉的改良剂。  相似文献   

6.
应用混料回归设计优化以牛肝为主要原料制备牛肝肠的复合香辛料配方。考察了复合香辛料中三种原料不同质量分数:料酒(30%~100%),生姜粉(0%~70%),I+G(0%~70%)中不同组合对牛肝肠感官品质的影响,建立原料配方与感官品质之间的回归模型,利用感官评价方法筛选最佳的复合香辛料配方。根据混料设计得到的优选牛肝肠配方进行产品质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复合香辛料总质量分数为5%(以肝重计)时,其中料酒质量分数69.1%、生姜粉质量分数18.3%、呈味核苷酸二钠(I+G)质量分数12.6%,卡拉胶添加量0.6%,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4.5%,淀粉添加量6%,在此配方下所得牛肝肠产品口感细腻,整体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蓝莓和红豆为主要原料研制复合果蔬饮料,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通过感官评价和沉降率优化饮料风味配方和稳定性。采用感官评分对色泽、滋味、气味、组织状态进行评价,得到最佳配方为:蓝莓汁20%、红豆汁15%、蔗糖6%、柠檬酸0.1%。通过离心沉降速率和感官评价指标研究稳定剂对饮料的稳定效果,得到稳定性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05%、黄原胶0.05%、海藻酸钠0.1%。对蓝莓红豆复合饮料的杀菌条件进行初步探索,在70℃杀菌30 min条件下,微生物检测指标和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金花茶粉、燕麦粉、荞麦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红枣粉、木糖醇为辅料研制配方,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金花茶天然抗氧化五谷代餐粉的配方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配方进行重复试验验证,并用效应计算法计算得出配方的理论值为83.240,试验值为80.880,与理论值的偏差为2.360。试验标准偏差为0.2775,方差为0.077。结果表明,金花茶天然抗氧化五谷代餐粉的最佳配方是金花茶粉0.2 g(0.76%)、燕麦粉5 g(19.08%)、荞麦粉5 g(19.08%)、红枣粉10 g(38.17%)、木糖醇6 g(22.91%),所得配方产品口感品质极佳。  相似文献   

9.
利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麻辣老卤汁的配方,确定色泽、香气、鲜味、咸味等指标的各自权重,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配方。结果表明,其最佳配方为食用盐50%、香辛料12%、酵母抽提物5%、鸡肉粉7%。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麻辣老卤汁麻辣风味浓郁,滋味醇厚协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沙棘果粉、红枣粉为主要原料,添加甜味剂和压片辅料研制沙棘粉咀嚼片,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结合多指标评分法优化沙棘粉咀嚼片的配方,并对其感官指标、营养成分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棘复配果粉的最佳风味配方为沙棘果粉添加量47.79%(质量百分比,下同)、红枣粉添...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进口的印茄木与甘巴豆木材从三个切面的微观构造特征上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准确地鉴别。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咸鱼的加工工艺,对优质北海淡口咸鱼进行乳酸菌和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分别采用MRS和MSA培养基,从咸鱼中分离出乳酸菌13 株和葡萄球菌10 株。经生理生化实验初筛出乳酸菌3 株、葡萄球菌两株。初步鉴定乳酸菌为戊糖片球菌,两株葡萄球菌分别为肉糖葡萄球菌和木糖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3.
赵桦  田光辉  宫海明 《食品科学》2009,30(10):162-165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和密楝果实的脂溶性成分,对其极性成分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吴茱萸果实脂肪油中鉴定出45 种脂肪酸,其中有14 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种类有:十四碳二烯酸(13.626%),亚油酸(13.992%),α- 亚麻酸(10.153%),十四碳三烯酸(4.603%),反式- 油酸(2.207%);饱和脂肪酸31 种,主要种类有:棕榈酸(15.506%),壬二酸(5.363%),异- 十七酸(3.82%),硬脂酸(3.306%),阿魏酸(2.909%)等。从密楝果实脂肪油中鉴定出35 种脂肪酸,占其极性脂溶性成分的90%,其中有11 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种类有:十四碳二烯酸(29.818%),亚油酸(9.25%),α- 亚麻酸(6.699%),反- 十六碳-9- 烯酸(2.736%),顺- 十六碳-9- 烯酸(2.717%)等;饱和脂肪酸24 种,主要种类有:棕榈酸(16.411%),阿魏酸(2.139%),硬脂酸(2.134%), m- 香豆酸(1.567%),香草酸(1.475%)等。结果表明,吴茱萸和密楝果实中含有多种重要的脂肪酸,在人体营养、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一定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淮山药、宁夏枸杞、红枣3种药食两用食品为原料,加入蜂蜜、柠檬酸、复合稳定剂等制备复合饮料.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淮山药浆25%,枸杞汁20%,红枣汁10%,蜂蜜10%,柠檬酸0.12%,复合稳定剂为0.03%黄原胶、0.07%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05%海藻酸钠.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对花椒和辣椒的活性物质进行提取,考察了花椒和辣椒单独和联合使用对亚硝酸盐(NO2-·)、DPPH·和ABTS+·的清除作用,并采用Chou-Talalay联合指数法评价其协同效果.结果显示:在NO2-·、DPPH·、ABTS+·清除体系中,花椒-辣椒联合水提物和醇提物的IC50值分别为308.4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酸橙枳实与甜橙枳实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表征以甄别酸橙枳实与甜橙枳实,及鉴别两者与混伪品。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法(HS-GC-IMS)对酸橙枳实、甜橙枳实、枳实混伪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筛选特征性的挥发性物质,分别建立酸橙枳实、甜橙枳实的特征性GC-IMS指纹图谱,OPLS-DA法用于验证筛选结果的合理性。结果 基于HS-GC-IMS法共检测到174个峰,并对其中133个峰进行了定性分析,其中41个化合物为首次在枳实中鉴定并报道。筛选得到酸橙特征性挥发性化合物共12个,甜橙枳实特征性挥发性化合物共8个,分别绘制酸橙枳实与甜橙枳实特征性GC-IMS指纹图谱,结合OPLS-DA结果可明显区分酸橙枳实与甜橙枳实、酸橙枳实与混伪品、甜橙枳实与混伪品。结论 所建立的HS-GC-IMS特征性指纹图谱能够实现酸橙枳实与甜橙枳实的甄别以及两者与混伪品的鉴别,能够体现酸橙枳实与甜橙枳实的挥发性物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夏道宗  陈佳  邹庄丹 《食品科学》2009,30(4):118-122
以马齿苋、车前草为主要原料,添加柠檬酸、蔗糖、蜂蜜等辅料,经过筛选配方和优化工艺,研制了马齿苋、车前草复合保健饮料;并采用化学模拟体系测定了该饮料抑制脂质体过氧化及清除·OH、O2·和DPPH·的能力。结果表明:主辅料用量均对该饮品的质量有较大影响,最佳配方为1000ml 饮料中含干马齿苋6.67g、干车前草 8.33g、白砂糖60g、蜂蜜12g、柠檬酸1.4g。马齿苋、车前草复合保健饮料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其清除·OH、O2·、DPPH·和抑制脂质体过氧化的IC50 分别为96.2、201、4.76 和15.34mg/L(以总黄酮计) 。  相似文献   

18.
MR2004年收录《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统计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国《数学评论》(MR)2004年度索引为资料来源,对陕西入选的高校学报收录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Basic Sci.J.Text.Univ.,ISSN 1006-8431)名列入选学报之首,有48篇论文被摘评,其中2003年40条,2004年第1期8条.  相似文献   

19.
This work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pulsed electric fields (PEF) and ultrasound (US) technologies on the extent of cell disintegration of two Mediterranean herb tissues (Origanum vulgare L., Thymus serpyllum L.), as well as on the extractability of phenolic compounds during the subsequent hydroalcoholic extraction (0%–50% ethanol in water, v/v) for up to 4 h. The rate of phenolic compounds extraction decreased with time and was predicted rather satisfactorily (R2 = 0.898–0.989) by the Peleg’s model. The application of either PEF or US treatment prior to solid–liquid extraction (SLE) has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du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to achieve the same recovery yield of phenolic compounds. Under optimised PEF (3 kV cm−1, 10 kJ kg−1) and US (400 W, 20 min) treatment conditions, the extracts obtained from either PEF or US pretreated herb samples showed higher total phenolic yield (36% on averag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FRAP) (36% on average)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extraction, especially when 25% ethanol was used as a solvent. GC/MS analyses revealed no evidence of degradation of individual phenolics due to either PEF or US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食品监督检查制度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其监督检查机构的组成、管理运行机制、检查理念以及检查员的培训特点,提出了建立基于风险和质量体系的食品监督检查制度、综合性食品监督检查信息管理平台以及统一的食品检查员培训和认证体系的建议,为完善中国食品监督检查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