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如今,智能化的印刷生产已经成为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印刷"智"造的过程中,印后加工新技术的使用和发展至关重要。印后加工涉及到装订、产品外观、产品平整度、防伪、包装等方面,如果每一方面都能做到极致,就可以将印刷升级为纸片艺术。本文就和大家一同探讨印后加工新趋势:印后"智"造。我国印后加工的现状分析近两年印刷行业的持续低迷,使得普通印刷产能有了较大程度的过  相似文献   

2.
<正>印后加工是印刷生产过程中最后且颇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根据产品要求、用途,选用合适的印后加工工艺方式,选取合适的材料,从而获得"绿色"的效果,亦是印刷企业需要斟酌的一隅。近几年,"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印刷行业的主旋律,从政府到企业,都已将绿色印刷提到了较高的重视程度,从印前、印刷到印后,从生产、材料选择到企业管理,无不渗透着绿色印刷的理念。印后加工是印刷生产过程中最后且颇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根据产品要求、用途,选用合适的印后加  相似文献   

3.
郭海燕 《数码印刷》2012,(10):29-30
印后作为印刷品的最终出口,一直以来不为印刷企业所重视。而印后加工作为印刷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其实也是最烦琐的。几乎任何一种印刷成品都要经过印前—印刷—印后加工三大工序。印后加工对成品的质量、外观和耐用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立信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是上海印机集团成员企业之一,专业生产印后加工设备.立信本着"立志开拓,诚信为先"的企业发展理念,自创立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正正如Standard Finishing Systems公司(Horizon和Hunkeler在美国的独家经销商)市场营销经理Mark Hunt所说:"印后加工设备是印刷生产自动化的孤岛。"人们通常不会主动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去开发和使用自动化印后加工设备。印后加工设备的选择印后加工设备可为传统胶印设备、卷筒纸数字印刷设备、单张纸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单张纸办公型打  相似文献   

6.
正在国内,印后装订一直是印刷生产链中最薄弱的环节。近年来环保大棒和招工难的左右开弓,鞭打着印后装订技术取得了或多或少的提升。在2018全印展开幕之际,笔者想和大家谈谈国内印后装订技术的现状及发展,以及展会上值得关注的印后装订设备。印后装订技术的现状及困局在大多数印刷人的观念里,印后装订就是用人可以解决的加工工序,"人海战术+简单设备操作"模式也曾经因劳动力红利而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造成印  相似文献   

7.
印刷批量越来越小,交货期限越来越短.使得纸品加工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KAMA公司执行董事马库斯·特拉劳(Marcus Tralau)指出:"如果印后工艺跟不上,印前和印刷的最大生产能力就没有意义了."看来纸品加工必将成为德鲁巴2004的热门话题之一.尤其是纸品的印后加工对印刷生产的成功将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最新的纸品加工及印后解决方案和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将在此次世界印刷媒体、出版及纸品加工展览盛会上得到最全面的展示.届时.约1800家参展商将在近16万平方米的17个现代化展厅里参展.  相似文献   

8.
洪亮  张浩 《广东印刷》2016,(5):43-46
正印刷技术包括了印前、印刷及印后加工三大工序。其中,印后加工主要指使印张获得最终所需形态和性能的生产技术的总称。在最近几年中,随着计算机技术,新型材料与工艺的发展,印后加工领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加工设备、复杂化的印后工艺与多种印刷材料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组合印刷是指由多种类型的印刷和印后加工工艺组成的印刷生产方式或流水生产线,其将各种印刷方式及印后加工工艺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使包装更具视觉效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烟市场,在烟包印刷行业常用的印刷工艺有网印、胶印、凹印、柔印、数字印刷、烫金、凹凸、模切等。烟草包装质量要求较高,其印刷工艺一直走在国内包装行业前列,组合印刷工艺生产的烟包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书刊印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交货周期的不断缩短,印前、印刷价格竞争的日益激烈,印刷企业的利润在逐渐减少。面对如此压力,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已成为众多印刷企业寻求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多年来几乎被人们所遗忘的印后加工,开始显现出相对于印刷而言潜在的附加值,已从原来的辅助性生产工序逐渐被整个印刷行业所关注。各个企业印后加工的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新一轮的竞争逐渐在印后领域呈现白热化趋势。如今的书刊印后加工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多样化,印后装订设备进入了一个信息化、自动化、多样化、复杂化、数字化的发展时期,印后设备操作性更简便、更具人性化,特别是为数字印刷配套的印后设备将成为今后印后设备的发展趋势。印后加工设备进入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原来重视印刷,轻视印后的现象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书刊印后,从幕后走向了前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虽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印后设备还处于中低档的水平,但随着海德堡、博斯特、波拉等巨头企业在国内的投资建厂,我国印后设备与强大对手同台竞争,这必将大大提升我国印后设备的整体技术水平,我国的印后加工领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特种印刷,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正在不断地被更新.我国《特种印刷技术术语标准能》给特种印刷下的定义是:特种印刷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明确指出了特种印刷与一般印刷的主要区别在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及用途等五个方面,凡是这五个方面中有任何一方面不同于一般印刷的都应属于特种印刷.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的发展.特种印刷这一概念正在不断更新。我国《特种印刷技术术语标准》给特种印刷下的定义是:特种印刷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这一定义明确指出了特种印刷与一般印刷的主要区别在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及用途等5个方面.凡是这5个方面中任何一方面不同于一般印刷的都属于特种印刷范畴。  相似文献   

13.
印后加工设备种类繁多,加工工序也多种多样,将印后装订设备同其他印后设备连接起来便构成联动生产线,若单独使用便为单机离线生产。到底是联机效果好还是单机效果好,一直是印后领域探讨的热点话题。今天,我们就请到了几位印后方面的专家,请他们为我们分析一下单机和联机方式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以为众多打算选购印后加工设备的印刷企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印后加工是决定印刷品质量好坏的关键之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印后加工不当而造成印刷品报废。数字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个性化印刷品的推广,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但是在数字印刷设备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配套的印后加工设备的发展速度却较为缓慢。印后加工仍然是数字印刷企业进行超短版按需印刷生产的主要障碍。本文试图探讨数字印刷的印后加工方式,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印前、印刷和印后是整个印刷生产流程中的三大环节。但相较于发展较为迅速的印前和印刷,印后一直被认为处于追赶印前和印刷的落后境地。然而,印后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印刷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印后加工的需求越来越多样个性化,印后发展的步伐也逐渐加快,甚至有人认为已经赶上了印前和印刷。那么,印后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印后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印后的发展前景又是否乐观?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机械分会理事长庞连东先生和印后知名专家王淮珠老师,或许通过他们的讲述,会让大家对印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印后设备制造商本着"创新、飞跃"的精神,在许多印后设备的关键工位上实现了改革和创新,这使得我国向世界印刷制造业强国迈进了一大步!在近来举行的印刷展览会上,许多中外参观者看了我国印后设备制造商生产的印后设备后,都赞不绝口,夸我印后多风采!  相似文献   

17.
<正>印刷技术包括了印前、印刷及印后加工三大工序。其中,印后加工主要指使印张获得最终所需形态和性能的生产技术的总称。在最近的几年中,随着计算机技术,新型材料与工艺的发展,印后加工领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加工设备、复杂化的工艺与多种印刷材料等特点,其中塑封是常见的印后工艺流程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塑封工艺,对短版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由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著,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印后加工来说,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已成为每个印刷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众多印刷企业已将提升印后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对此种趋势,全球知名印后加工设备生产厂商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开发具有多功能、高效率、小污染、低能耗的印后加工设备,使如今的印后加工设备真正步入了自动化时代。印后包装设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未来的印后加工技术在整个印刷生产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人们对印后加工技术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无毒、无害、绿色环保"将成为覆膜工艺必然的发展趋势,作为新兴的覆膜方式——预涂膜必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特种印刷,特种印刷包括哪些印刷方式,在印刷界一直众说纷纭.在1990年颁布的GB9851.1-90中,特种印刷(specialty printing)定义为,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的总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