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太湖船菜     
游太湖最好是以舟代步,悠游湖上,此时浩渺无边的湖水,自然会涤尽人间嚣尘;极目苍茫的远山,亦会开阔游人的胸襟。古人最早荡舟游于太湖之上的当首推范蠡,《史记》有“范蠡乘舟入五湖”的记载。五湖为太湖古称,又名震泽、具区、笠泽等。历代文人骚客也常以泛舟为乐事,唐  相似文献   

2.
太湖船菜     
暑夏时节,与朋友一道去太湖畔的酒家吃船菜。太湖船菜渊源流长,是泛舟湖上集美食与美景于一体的传统佳肴。如今倚岸开出的许多水榭酒家,虽然打着“太湖船菜”的招幡,倒更像南国“避风塘”之名实,游客们端坐于湖畔一隅酒楼处,欣赏到的只是湖岸一角的景色,享  相似文献   

3.
太湖船菜     
《中外食品工业》2008,(9):30-38
细雨轻吻我的脸,拨开去,什么都看不见清风扫湖面,擦干,一切尽在眼前,熟悉这湖面上点点白帆熟悉这残旧的摇橹,熟悉这船尾袅袅的炊烟熟悉这红菱和鲜鱼的清香,熟悉阿爸爱抽的水烟临水人志清,登高人意远,轻摆入荷畔,遍寻西施缘柔意款款,把一切都带走,把所有全看遍时间是沙漏,决定你我节奏就在这里,我们放下一切可以不可以的负担拍拍手,举起碗,低了头,眨眨眼。和这片湖道一声:早安!  相似文献   

4.
邢湘臣 《烹调知识》2003,(11):18-18
泛舟浩荡的太湖之上,湖光山色看不尽。品尝闻名中外的“太湖船菜”,佳肴美味,齿颊留香,一时间,“口福”和“眼福”并享,确是一大快事。 “太湖船菜”以太湖盛产的鱼、虾、螃蟹、甲鱼、黄鳝、银鱼等湖鲜为主料,配以紫菜、海蜇、鸡、鸭、鹅和竹笋、蘑菇、木耳等。其特点是:选料精、佐料重、做工细、用原汁。烹调技艺,集苏南、沪宁各地煎、  相似文献   

5.
6.
正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位于江苏无锡的太湖,2 20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连接着大小河流、水泊240多个,形成了东南地区水网最为密集的生态体系,而100多种鱼虾类湖鲜在水中自然生长,让人们在看不尽的美景中品尝风味独特的传统太湖船菜。太湖船菜讲究原汁原味,以蒸、焖、煨、焙等温和的烹制方式为主,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水中食材本真的味  相似文献   

7.
来光福。“赏香雪梅海,登千年古塔,观清奇古怪”.最后就缺“品太湖船菜”了。太湖所有的渔民都汇集在美丽的光福太湖鱼港.在这里干艘渔船停泊。万根桅杆林立,每当捕鱼时节,渔民扬帆出港,其场面极为壮观。可任他风景如画。园林幽幽,最后吸引我们这帮食客的还是那些精致的时令小菜。[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苏州船菜     
苏州船菜,风味殊佳,驰誉古今.这种菜点以源于船上而得名.试想宾朋欢聚,临船把酒,其情趣实妙不可言.但时过境迁,如今船菜已移入酒楼了.六十年代初,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两次访姑苏,曾经饷以船菜名点.他吃后赞不绝口,誉为饮食中的“高级艺术品”.  相似文献   

9.
桂林船菜的历史非常悠久,自两千多年前秦始皇设桂林郡以来,汉晋两代就有文人墨客来此旅游。游桂林必坐船顺漓江直下阳朔,80公里水路,久坐必俄,饿了就得在船上用餐,桂林船莱由此而形成。五十年代初的一个中秋之夜,我有幸泛舟漓江,品尝这著名的桂林船菜。当时,吃桂林船菜可要提前几天预订,而且每船仅一桌而已。船菜的菜品虽不珍奇,但绝对是广西名特产,其产地甚至具体到某县某村某快地。船菜还讲究季节,四季各不相同。所用炊具要求严格,切菜要用竹刀,怕有铁腥味,还怕有些菜遇铁变色不好看,如莲藕之类。烧的是火力旺、无烟无味…  相似文献   

10.
提起“秦淮船菜”,还要从秦淮河上的灯船说起,灯船俗称死船,又称画舫。 南京秦淮河灯船自明代起已负盛名,明太祖洪武五年元宵节,朱元璋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盏,大庆天下……”  相似文献   

11.
提起“秦淮船菜”,还要从秦淮河上的灯船谈起。灯船俗称花船,又称画舫。 南京秦淮河灯船自明代起已负盛名。明太祖洪武五年元宵节,朱元璋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盏,大庆天下……”。另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41回中写道:“话说南京城里,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渐渐好了……,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有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自文河桥  相似文献   

12.
提起“秦淮船莱”,还要从南京秦淮河上的灯船说起.灯船俗称花船,又称画舫.  相似文献   

13.
常爱作姑苏游,除了那里有我的亲人,更因了人间天堂水乡城市那份特有的韵趣——即使不逛名闻遐迩的苏州园林,只消徜徉在被青苔、花窗点缀得古色古香的河道小桥民居小巷,那“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小巷水桥多”的悠悠思古之情,便会款款涌满微醺的心头。 也便由此熟稔了苏州的美食,从蜜汁豆腐干、元麻枣泥饼,从黄天源的糕团到朱鸿兴的面,乃至太监弄松鹤楼,得月楼的苏帮佳肴……  相似文献   

14.
正太湖菜,不就是太湖地区的菜吗?何至要越过国境线去吃呢?且听我说来。前段时间我与刘国斌兄一起去杭州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看望一位教漆艺的朋友,然后转到吴江。吴江是太湖边上的一个小城,现在由苏州管辖。吃午饭时,国斌的同事老徐驾车带我们去一家饭店尝鲜,经过一条宽阔的笠泽路。我一时觉得有意思,不禁念叨了一声:太湖周边有震泽、  相似文献   

15.
袁国桢 《美食》2004,(4):27-27
苏州这座历史化名城自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建成以来,已经度过了2500多个春秋。她地处水乡,东北有阳澄湖,西南有太湖,全城为外城河环绕,城内人工开凿的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河街并行的格局。从前人们出行,动辄必备舟楫。“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这是唐代对苏州的写照。无论是官  相似文献   

16.
统览湖光山色,细品水中仙肴。这无疑是太湖船菜的写照。 来到江南古镇,特别是东山太湖之滨.倘徉湖滨杨柳树下,会聚山顶远眺万倾碧波,或围聚石桌上品茗碧螺春已经算不上惬意.更喜欢乡野情趣的,大多在太湖中的太湖船餐上品尝东山的太湖湖鲜。  相似文献   

17.
18.
丹桂飘香,玉兔清辉,普天同庆的中秋佳节又光临尘寰.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逢中  相似文献   

19.
无锡蠡园的秀丽景色,古往今来,一直为世人所称颂。蠡园以蠡湖(亦名五里湖)为中心,而蠡湖之名,来自范蠡西施的传说: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功成身退,偕西施曾隐居于蠡湖,故而得名。近两年来无锡市政府进行“退渔还湖”,对蠡湖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从而建成夜景“溢光流彩”、风景秀美的蠡湖新城。游客可乘船进入蠡湖,从蠡湖湖岸线上观蠡湖新城美丽的夜景,在游船上品尝西施宴之美味佳肴,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20.
胡爱英 《中国食品》2023,(18):75-77
<正>窑湾古镇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自唐朝建制,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有着“黄金水道金三角”和“苏北小上海”之称。清朝康乾年间,各种地域文化在窑湾交流融会,形成了具有显著特色的窑湾文化,其中饮食文化最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