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选育的晋糯5号糯高粱杂交种和晋杂34号粳高粱杂交种为对照(CK),分别采用添加4种不同辅料对晋糯5号糯高粱杂交种酿造清香型大曲白酒,并对其出酒率和基酒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16%谷糠的(配方1)出酒率最高为46.5%,比晋糯5号(CK1)出酒率提高1.2%,比晋杂34号(CK2)出酒率提高3.9%;对其基酒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分析结果显示,高级醇含量为909.48 mg/L,乙醛/乙缩醛为0.58,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为0.80。表明在晋糯5号糯高粱中添加16%的谷糠能够酿造高品质的清香型大曲白酒。  相似文献   

2.
高粱子粒理化特性与清香型大曲白酒酿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作为清香型大曲白酒生产中的原料,其子粒的理化特性对于白酒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选用粳高粱品种(晋杂22号、晋杂12号、晋杂34号、晋杂23号)与糯高粱品种(晋糯4号、晋糯5号)进行了清香型大曲白酒酿造试验,通过分析理化特性与白酒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较低的脂肪含量(≤4%)和一定的单宁含量(0.5%~1.5%)有助于提升白酒的品质。如果要酿造优质白酒,需要脂肪和单宁有一定比例关系(2.5∶1左右),并且含量相对较高(脂肪4.0%左右、单宁1.6%左右)。糯高粱比粳高粱出酒率高3个百分点左右,并且有突出的绵甜口感。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品种大麦表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不同品种大麦表皮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甘啤6号大麦表皮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显著高于汾麦30和大麦3018。在细菌属水平,甘啤6号相对丰度较高的依次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马赛菌属(Massilia)、泛菌属(Pantoe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类芽孢菌属(Paenibacillus)等。汾麦30和大麦3018中,相对丰度较高的依次是Pantoea、Pseudomonas和一类未鉴定的菌属。在真菌属水平上,甘啤6号相对丰度较高的依次是类型孢子菌属(Tylospora)、横梗霉属(Lichtheimia)、维希尼克氏酵母菌属(Vishniacozyma)、线黑粉酵母属(Filobasidium)等。汾麦30中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一类未鉴定的属为优势属;大麦3018中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为优势菌属。该研究揭示了不同品种大麦表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为清香型白酒制曲原料大麦的选择和质量把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大麦内生菌的差异,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个不同品种大麦的细菌16S rRNA V3—V4区基因序列和真菌ITS2区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等.结果表明,在细菌属水平,3个大麦品种优势菌相同,相对丰...  相似文献   

5.
对北方酱香大曲培曲过程中的温度、水分、微生物变化进行了跟踪测定,并对比分析了南北方酱香大曲的差异。北方大曲顶火温度出现在第一次翻曲之前,达到62℃,南方大曲顶火温度出现在第二次翻曲前,达到65℃。同时,南方大曲在培曲过程中细菌、霉菌数量明显高于北方大曲,其中,细菌高出10倍左右,霉菌高出100倍左右。分析认为,微生物差异是造成南北方酱香大曲白酒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北京地区10种常见生菜品种(橡生2号、奶油、紫罗、紫叶、大速生、罗马、红菊苣、结球、罗莎红、罗莎绿)的耐藏性,通过感官评价,分析不同品种生菜在贮藏期间的外观品质变化,并对其失重率、叶绿素含量、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PPO酶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综合各项生理生化指标,10种生菜耐藏性由弱到强依次为:橡生2号<紫叶<奶油<大速生<紫罗<罗莎红<罗莎绿<结球<红菊苣<罗马,散叶生菜<球生菜<直立生菜;叶片较厚且成抱状的结构更有利于减弱其呼吸和蒸腾作用,增强耐藏性。   相似文献   

7.
几个鲜食葡萄品种抗盐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盐胁迫对几种鲜食葡萄品种的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鲜食葡萄品种抗盐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们抗盐性强弱依次为矢富罗莎京秀红地球美人指乍娜奥古斯特。  相似文献   

8.
6个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福选9号等6个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对其所制工夫红茶进行感官评价和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福选9号、梅占、福鼎大白茶和名山131品质较好,其中以名山131汤色最好,福选9号香气最佳,梅占滋味最优;品种间品质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以茶黄素、茶多酚和茶红素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作者研究了载天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AN)自组装透明质酸-聚乙二醇(Hyaluronic acid-graft-poly(ethylene glycol),HA-g-PEG)/γ-环糊精(γ-cyclodextrin,γ-CD)纳米囊(HA-gPEG/γ-CD nanocapsules loaded with AN,AHRPs)在雄性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考察了AHRPs的透射电镜、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并分别测定大鼠静脉给予AHRPs和游离AN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样品中AN的活性。采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对AHRPs和游离AN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经计算,AHRPs的平均粒径为(410.30±3.20)nm,Zeta电位为(-31.40±1.65)m V,平均包封率为(42.80±4.37)%。AHRPs和游离AN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48 h)分别为(104.01±1.68)U/(m L·h)和(46.38±1.98)U/(m L·h),AUC(0~∞)分别为(131.03±19.67)U/(m L·h)和(51.44±3.01)U/(m L·h),t1/2分别为(4.31±1.53)h和(1.86±0.38)h。与游离AN比较,AHRPs的AUC(0~48 h)、AUC(0~∞)和t1/2分别提高了2.24、2.55和2.32倍。AUC(0~48 h)、AUC(0~∞)和Cmax的90%可置信区间分别为77.1%~78.7%、76.7%~78.3%、98.9%~100.5%。AHRPs延长了AN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半衰期,提高了AN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且AHRPs与游离AN不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花生分离蛋白凝胶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45个花生品种,利用碱溶酸沉法制备花生分离蛋白,分别制成热凝胶,采用物性仪对形成凝胶的特性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花生分离蛋白吸水性和吸油性。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硬度、弹性、内聚力作为花生蛋白凝胶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归一化的方法将这3个指标化为1个综合指标,用来评价花生蛋白的凝胶性,并建立方程。采用综合指标对43个品种花生蛋白凝胶性进行评价发现,排在前3位的是鲁花11、花育22和双纪2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加工平阳黄汤的适制性.方法 通过比较9个茶树品种制作的平阳黄汤样,测定分析茶样的主要成分、茶汤色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9个平阳黄汤茶样感官品质综合得分排序为:黄金叶>醉金红>平阳特早>嘉茗1号>中黄3号>龙井43>群体种>云抗14号>御金香.汤色得分与色度L*、b*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季节红叶1号、红叶2号、丹妃三个红紫芽品种(系)为供试原料制成绿茶、白茶和红茶,通过茶叶品质分析及感官审评方法综合评价了红紫芽茶树品种(系)的茶类适制性。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系)制成的绿茶和白茶理化成分含量高于对应的红茶。绿茶中各理化成分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三季平均为4.24%~4.69%,而红茶则为3.54%~3.96%。氨基酸含量在白茶中高于绿茶和红茶,白茶中含量达3.40%以上,而红茶和绿茶中含量在3%左右。红紫芽绿茶中花青素含量夏季>秋季>春季,夏季含量为0.086%~0.115%;除了春季白茶检出痕量的花青素外,其余不同季节的白茶和红茶均未检出花青素。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白茶普遍具有优雅、浓郁的花香或果香,滋味甜醇鲜爽的特点;红茶普遍具有甜香浓郁、滋味甜醇鲜爽的特点;绿茶品质成分丰富,汤色呈红紫色。研究认为,红紫芽茶更适合制作红茶和白茶,而制成的绿茶则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特异茶饮进行推广。本研究为红紫芽茶的深入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雁荡茶区乌牛早、浙农139、迎霜、中茶108、龙井43、智仁早、本地群体种7个主栽茶树品种为原料,分析其制成的雁荡毛峰茶主要理化成分和感官品质,旨在探明这些品种雁荡毛峰茶的适制性,以筛选出适宜在雁荡茶区推广种植的茶树品种.结果表明,这7个品种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于46%,最高的智仁早含量达49.64%,咖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湖红"工夫红茶适制性较好的茶树品种。方法选取碧香早、黄金茶2号、槠叶齐3个茶树品种为材料,采用传统的红茶加工工艺制成红条茶;通过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动态分析,测得3个茶树品种制作的红茶各个工序阶段茶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的含量,对其主要理化成分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感官审评中碧香早和槠叶齐品种做出的茶样香气、汤色与滋味都较好,理化分析中碧香早做出的茶样中茶多酚含量和茶红素含量最高,分别为14.0%和2.19%。结论综合比较,碧香早的"湖红"工夫红茶适制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尖波黄和桃源大叶的夏季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将其分别加工成黄茶,通过感官品质、滋味品质和香气品质分析,探讨3个茶树品种的黄茶适制性。结果表明,与桃源大叶和碧香早相比,尖波黄茶鲜叶更适合于加工黄茶,由其加工而成的黄茶外形色泽金黄、香气清香带甜、滋味醇和较爽、汤色及叶底金黄较亮;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黄酮、可溶性糖、茶黄素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43.80%,2.27%,23.09%,1.06%,4.13%,0.24%,且酚氨比值最小,为10.17;儿茶素总量为14.21%,简单儿茶素总量为5.49%,酯型儿茶素含量为8.72%,酯型儿茶素/总儿茶素比值为0.61;同时香气物质种类最多、品质最好,其中大马士酮、十七烷、ɑ-松油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2,2,6-三甲基-7-氧杂二环[4.1.0]庚-1-基]-3-丁烯-2-酮、β-蒎烷、葑烯、3,6-壬二烯-1-醇乙酸酯、3,7,11-三甲基-1,3,6,10-十二碳-四烯、1-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10种香气物质为尖波黄特征性香气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品种尖波黄为加工黄茶的优异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茶树群体品种与无性系良种鲜叶的冷冻干燥固定样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黑曲霉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牛津杯和二倍稀释法研究比较茶树群体品种和无性系良种鲜叶固定样的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茶树群体品种与无性系良种抑菌圈大小相似,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相同,对大肠杆菌的MIC均为20 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的MIC均为5 mg/m L。茶树群体品种和无性系良种鲜叶的水提取物对黑曲霉无反应。结论茶树群体品种和无性系良种鲜叶的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但抑菌性无明显区别,对黑曲霉无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研究江西丘陵红壤地区主要栽培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方法 对比分析了当地主要栽培的8个茶树品种的鲜叶原料和成品红茶的发酵性能、品质成分及感官品质等指标。结果 8个品种所制的红茶的(茶黄素+茶红茶)/茶褐素的比值为1.15~1.61间,要明显高于国内主产区红茶的比值(一般认为为1.02~1.12),8个品种均能按红茶加工工序制成品质优良的红茶,赣茶14号品质最优,其次为金观音、黄观音茶树品种。结论 从发酵性能、香气成分检测以及茶叶感官审评等方面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说明江西引种的茶树品种制红茶品质独特,适宜开发成工夫红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