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蚌埠市蔬菜重金属含量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蚌埠市蔬菜中重金属质量比,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及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蚌埠市蔬菜中Pb、Cd、Cr、As和Hg质量比平均值依次为0.1081、0.0252、0.0812、0.0253、0.0011mg·kg-1,除Pb元素外,其它均低于蔬菜卫生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空心菜的Pb元素为轻污染;其它蔬菜各元素为清洁水平。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辣椒、茄子、豆角、黄瓜、丝瓜和上海青为安全等级;空心菜为警戒线水平。蔬菜重金属THQ(Target Hazard Quotient)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r、Pb、Cd、As、Hg,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单一重金属对人群健康风险不明显。复合健康风险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青、空心菜、辣椒、茄子、豆角、丝瓜和黄瓜。上海青和空心菜对儿童存在健康风险,上海青对成人存在健康风险,其它蔬菜对人群健康风险不明显。食用本地蔬菜摄入的重金属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儿童不宜食用本地产的叶菜类蔬菜,成人慎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区食用农产品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全区290件食用农产品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进行监测,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以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重金属污染特征,采用健康风险分析法评价农产品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 290件样品中的4种重金属均未超出标准限量值,水果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均低于0.6,属于清洁水平;蔬菜和稻谷中重金属污染物残留较多,属于尚清洁水平。谷物和蔬菜中重金属危害系数均小于1。结论崇明区食用农产品中重金属存在一定的污染残留,靶标危害系数法分析结果表明未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山东省小麦重金属污染风险,为山东小麦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18年在山东省10个地市采集300份小麦样品,测试小麦中铅(Pb)、镉(Cd)、铬(Cr)、砷(As)、汞(Hg)、镍(Ni)和铜(Cu)7项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评估小麦中重金属对人体的非致癌健康风险。结果:采集的小麦样品中7项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7,综合污染指数为0.459,靶标危害系数小于1。结论:山东省小麦样品除少数受Pb、Cr、Hg污染外,其余均可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烟台市售蔬菜重金属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根据GB5009.12-2010、GB/T5009.15-2003、GB/T 5009.17-2003、GB/T 5009.11-2003分别对烟台市售蔬菜中的铅(plumbum,Pb)、镉(cadmium,Cd)、总汞(total mercury,Hg)、总砷(total arsenic,As)的含量进行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对蔬菜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烟台市蔬菜中Pb、Cd、Hg和As含量平均值依次为0.028、0.0044、0.00036、0.011 mg/kg,均低于蔬菜卫生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蔬菜各元素为清洁水平,各类蔬菜均为安全等级。蔬菜中各重金属的目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均值大小为:PbCdAsHg,均小于1,单一重金属对人群健康风险不明显。复合健康风险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鳞茎蔬菜、叶菜类蔬菜、茎类蔬菜、甘蓝类/芸薹类、块根和块茎类蔬菜、鲜豆类蔬菜、非葫芦科茄果类蔬菜及瓜菜类(葫芦科)。结论各类市售蔬菜对人群健康风险不大,但是儿童的健康风险要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茄果类蔬菜重金属含量与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重金属检测国家标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蔬菜合作社、大型超市、小超市和居民区菜市场中4种茄果类蔬菜共207个样本中Pb、Cd、Cu和Zn的重金属含量,评价北京市茄果类蔬菜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并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蔬菜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茄果类蔬菜以Pb污染为主;Cd含量只在茄子中超标。茄果类蔬菜整体上处于安全级范围。4种蔬菜中只有茄子的食用安全性在警戒级范围,其余3种蔬菜均为安全级范围。  相似文献   

6.
参照重金属检测国家标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对4种茄果类蔬菜120个蔬菜样品Pb,Cd,Cu和Zn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单因素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情况,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当地居民摄食蔬菜导致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检测样品中均有重金属Pb含量超标,Cd只在茄子中超标,综合污染指数都小于1,处于警戒级。通过蔬菜途径导致的Pb,Cd,Cu和Zn的THQ值分别为1.59×10-7,2.85×10-5,7.49×10-7和9.29×10-9 mg/(kg·d),联合THQ值为2.89×10-5,低于美国环保局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分别推荐的标准,即当地居民经茄果类蔬菜途径摄入重金属引起的人体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苏州地产大米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污染状况, 并评估4种重金属对苏州居民的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2019年从苏州市属9个区县采集本地产大米93份, 采用国标方法检测其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的含量, 依据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样品中重金属超标情况进行判定;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大米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采用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的方法评价大米中重金属对苏州居民造成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全部大米样品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水平均值分别为0.0208、0.0419、0.0027和0.0701 mg/kg, 各区县大米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大米中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优良水平; 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安全水平。苏州地产大米中铅的污染对苏州本地居民95%的儿童及所有成人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但可能对5%的儿童(高食物消费暴露者)产生潜在健康影响; 镉、总汞、总砷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结论 苏州市地产大米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大米中铅的污染可能对高食物消费暴露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8.
厦门市售蔬菜、茶叶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厦门市售蔬菜和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并评价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分析测定了厦门市主要农贸市场的10种蔬菜和主要商场的10种茶叶中重金属含量,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运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HQ)对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厦门市售蔬菜和茶叶不同品种中Zn、Cu、As、Cd和Pb含量差异较大,其中As、Cd和Pb含量均低于植物样品(蔬菜和茶叶)中各重金属元素食品卫生标准限值;蔬菜和茶叶中重金属As、Cd和Pb均处于安全等级(P_综≤0.7),其中,蔬菜中Cd的单项污染指数最高,茶叶中Pb的单项污染指数最高,两种元素均有较大危害,应重点关注;蔬菜和茶叶中重金属Zn、Cu、As、Cd、Pb对儿童的靶标危害系数基本高于成人,各重金属的单一靶标危害系数(THQ)及综合危害系数(TTHQ)均小于1,说明不存在明显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
参照重金属检测国家标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和叶类蔬菜样本中Pb、Cd、Cr、Cu、As和Zn的重金属含量,评价吉林市化工区土壤和4种叶类蔬菜(香菜、小白菜、生菜、菠菜)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并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危害生态污染指数评价其安全性,旨在为城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重金属潜在的危害生态指数分别为,机械厂和化工厂163.53和155.54,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微量影响,农药厂和化纤厂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值小于150,处在轻微生态环境,目前不会影响该地的生态环境;4个采样区的土壤重金属最大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分别是机械加工厂的Cu、Pb、As 3种重金属;农药厂和化工厂Cu、Cd两种重金属。同时对4个采样点的蔬菜中的重金属进行测定,Cu对蔬菜的污染相对其他金属相比严重,其次是Zn和Pb,只是微量超过蔬菜标准限量值。4个采样区域附近菜地的蔬菜污染程度分别为机械加工厂采样区蔬菜污染程度在污染警戒线,农药厂和化纤厂采样区蔬菜污染程度都在安全范围,化工厂采样区蔬菜污染程度部分在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对天津市市售大米进行了重金属含量调查分析,并通过经大米途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大米中铅、镉、砷和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77 8,0.062 7,0.027 3和0.008 7 mg/kg。所采集的大米重金属含量与GB 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和NY 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规定限量标准相比较,铅、镉、砷和汞的含量均低于标准规定的限量值,表明天津市市售大米总体水平是安全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铅、镉、砷和汞的靶标危害指数(THQ)值均低于1,说明经大米途径摄入的铅、镉、砷和汞对居民的健康危害风险较低。但是THQ成人THQ儿童,表明成人经大米暴露途径摄入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苏州市地方特产水生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情况, 评价苏州居民经水生蔬菜膳食途径摄入的重金属对人体存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6~2018年在苏州市10个区县连续采集8种共198份水生蔬菜样品,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样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含量, 按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判定重金属超标情况; 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不同种类水生蔬菜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污染程度; 采用暴露情景假设的方法和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的方法评价水生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 水生蔬菜中铅和总砷的超标率分别为5.29%(10/189)和0.60%(1/166), 镉和总汞无超标样品, 铅、镉、总汞和总砷检测平均值分别为0.0518、0.0066、0.0007和0.0526 mg/kg。3个年份样品的重金属污染水平不完全相同, 水生蔬菜总汞水平存在种类间差异; 重金属污染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水生蔬菜中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或等于0.7, 处于优良水平; 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 处于安全水平。苏州地区水生蔬菜中的铅污染对成人及95%的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但对高食物消费暴露的儿童(5%)可能产生潜在的健康影响; 镉、总汞、总砷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结论 苏州市水生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水生蔬菜铅污染可能对小部分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陕西安康地区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 通过测定安康区域不同农作物中6种重金含量,对安康区域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按照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中药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标准进行检测,分析安康区域内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变异,评估其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我国部分地区蔬菜中砷和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并分析潜在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搜索论文数据库,收集2001—2017年发表文献中蔬菜铜(Cu)、铅(Pb)、镉(Cd)、铬(Cr)、砷(As)及汞(Hg)含量的数据,分析我国根茎类、叶菜类及茄果类蔬菜中As和重金属的污染特性,并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蔬菜中砷和重金属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3类蔬菜中Cu、Pb、Cd、Cr、As和Hg均呈非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均<10%。根茎类、叶菜类及茄果类蔬菜中Cd、As、Hg的含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中Pb-Cr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类蔬菜中Cu含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茎类蔬菜中Pb、As和Hg的含量较高,叶菜类蔬菜中Cd含量较高。根茎类和叶菜类蔬菜中Pb-Cd及根茎类蔬菜中Pb-Cr相关性均较强(P<0.01)。3类蔬菜中Cu、Cd、Cr和As污染指数均在安全范围内,而根茎类和叶菜类蔬菜中的Pb和Hg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但基本属于轻度污染。根茎类和茄果类数值中As和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风险值均<1.0,但叶菜类蔬菜中Pb对成人和儿童的风险值的第95百分位数分别是1.780和2.020,表明叶菜类蔬菜中的Pb存在潜在的人体非致癌风险。结论 中国蔬菜中Cu、Cd、Cr、As和Hg整体污染较轻,但叶菜类蔬菜中Pb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典型菜田蔬菜重金属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河北省蔬菜重金属风险现状。方法采集河北省主要典型菜田的12种蔬菜194个样品,并测定蔬菜可食部位中铜、锌、镉、铅、铬、汞、砷7种元素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地区蔬菜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估,并运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评估重金属污染对于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根据国家食品卫生限量标准,仅有5%的西红柿铅超标存在潜在风险,其余蔬菜均在限量范围内。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结果均显示所有蔬菜污染指数均小于0.7,均为优良。不同种类的蔬菜重金属污染顺序为:叶菜类果实类根菜类。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评价的结果表明所有蔬菜的THQ的值均小于1,对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不明显,其中叶菜类蔬菜的THQ较高。结论总体来看,河北省蔬菜重金属污染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样品经评价后结果均为优良。叶菜类蔬菜对于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于果菜类和根菜类,综合污染指数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试验田马铃薯和其根系土壤中镉、铬、铜、铅、镍、锌的含量进行检测及评价。方法 使用石墨消解仪对样品进行前处理,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马铃薯和土壤中的Cd、Cr、Cu、Pb、Ni和Zn等6种重金属含量;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采用目标危险系数法(target hazard quotient/total target hazard quotient, THQ/TTHQ)对马铃薯进行单一及复合重金属摄入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该研究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 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 未对土壤造成污染, 马铃薯中除了Cu和Zn污染处于安全水平, Cr和Ni污染达到轻污染水平, Cd和Pb污染达到重污染水平 , 根据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CF ) 发现马铃薯对Cd和Pb有一定的富集能力; 成人和儿童因食用马铃薯而摄入重金属Cu、Ni和Zn的单一健康风险指数和复合健康风险指数均大于1, 对儿童和成人存在健康风险。结论 该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 而马铃薯中重金属的残留对人体健康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安全水平,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三峡库区腹地6种根茎类蔬菜进行检测,根据食品卫生标准限值计算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蔬菜Pb、Cd、As、Sn、Cu和Cr等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市售部分根茎类蔬菜中存在重金属As、Sn和Cr含量超标现象,其超标率分别为27.08%,12.50%,8.33%;单项污染指数表明,As对胡萝卜、Cr对胡萝卜和白萝卜的污染均处于警戒级,尚在可控范围之内;As对白萝卜和莲藕有轻度污染;而Cr和Sn对莲藕的污染较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表明,6种根茎蔬菜中土豆、红薯、胡萝卜和莴笋未受污染;白萝卜受到轻度污染;而莲藕受到了重金属的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谷物作为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受到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日益加剧。其中,铅、镉、铬、砷和汞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长期随谷物摄入可能导致中毒和慢性疾病。由于谷物广泛应用于各类饮食和加工食品中,重金属的积累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本文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农作物的自然途径和人为途径来源、谷物中重金属检测方法及相关法规和标准,同时针对谷物中重金属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进而阐述谷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措施和技术手段。通过评估谷物中重金属污染对膳食安全构成的潜在风险,明晰谷物质量安全的潜在威胁,以期为保护我国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the food chain is of serious concern due to the potential risks involv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canal followed by sewerage and tube well water. Similarly, the vegetables and respective soils irrigated with canal water were found to have higher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followed by sewerage- and tube-well-watered samples. However, the heavy metal content of vegetables under study was below the limits as set by FAO/WHO, except for lead in canal-water-irrigated spinach (0.59 mg kg?1), radish pods (0.44 mg kg?1) and bitter gourd (0.33 mg kg?1). Estimated daily intakes of heavy metals by the consumption of selected vegetables were found to be well below the maximum limits. However, a complete estimation of daily intake requires the inclusion of other dietary and non-dietary exposure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相似文献   

19.
稻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在生长过程中易富集重金属元素,稻麦中的重金属元素通过供应链进入人体,摄入过量的重金属元素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极大损害。由于我国部分种植地区的土壤或灌溉水源存在受工业排放废弃物污染的现象,使农作物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从而对食品安全造成很大威胁。目前研究表明稻谷和小麦中的重金属含量受加工过程和方法的显著影响,稻谷的砻谷、碾米等工艺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大米的重金属含量,小麦的制粉工艺也有降低小麦粉重金属含量的效果;加工中机械设备可能对产品造成二次重金属污染。明晰加工过程对稻麦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对稻麦加工环节设计与控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重金属在稻米和小麦中存在的化学价态以及在各部分结构中的分布规律,并重点评述了典型加工环节对大米和小麦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梳理与分析,以期对稻麦加工中重金属污染的防治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