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研究:碳纤维的表面自由能及其退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单液体测定了经过不同表面处理的碳纤维的I_S、I_S~P、I_S~d值.I_S~P值经过表面氧化处理后增加.而经过400℃热处理后减少.利用ESCA的测试数据,分析了表面能与表面氧含量之间的关系;本文还测定了碳纤维的临界表面能I_c,并与I_S进行了比较;最后对碳纤维表面性能的退化问题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3.
4.
6.
在603环氧树脂中加入0.25%(质量分数,下同)、0.50%和1.00%的羧基化碳纳米管(MWCNTs-COOH),通过热熔法制备T700/603预浸料,并制备单向板。研究表明:随着w(MWCNTs-COOH)的增加,树脂基体表观固化度逐渐下降;当w(MWCNTs-COOH)低于0.50%时,MWCNTs-COOH能有效提高树脂基体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w(MWCNTs-COOH)为1.00%时,基体及复合材料的性能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7.
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弱粘结力导致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低,限制了其应用,故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改性以提高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本文对目前有关碳纤维表面改性的国内外专利文献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业界了解行业环境、发现技术热点、提高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常用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以及不同处理方式对碳纤维力学性能及其增强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各种表面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分析了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有电化学氧化法、偶联剂涂层处理、气相氧化法、液相氧化法和等离子体处理,其中,气相氧化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电化学氧化法是目前唯一能够在碳纤维制备时可在线连续运行的技术,且经电化学氧化处理过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均得到提高。采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碳纳米材料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碳纤维表面处理的低成本化、绿色化和连续生产化将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11.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疲劳性好、性能可设计和易于整体成型等许多优异特性,已成功用于复合材料结构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足工程应用中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从材料学的角度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包括耐候性、耐水性、耐介质腐蚀性、耐热性等,可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设计、选材、成型、使用及贮存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大飞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疲劳、耐腐蚀、耐高温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已广泛用于飞机制造业。尤其是近年来,在大型客机A380和B787上的用量已占到结构总量的50%左右,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一市场的需求必将促进碳纤维工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大飞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高比强度、高林模量、耐疲劳、耐腐蚀、耐高温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已广泛用于飞机制造业,尤其是近年来,在大型客机A380和B787上的用量已占到结构总量的50%左右,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一市场的需求必将促进碳纤维工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海底油田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海底油田领域中的应用。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高比强、高比模、耐疲劳、抗腐蚀、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它不仅在航天航空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是开发海底油田最好的选材之一,尤其在深海油田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镍片上沉积Co3O4/碳纳米管(CNT)复合膜。利用XRD、SEM和TEM对Co3O4/CNT复合膜进行物性分析,利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表征电容性能。研究表明在CNT表面成功包覆了一层Co3O4壳层,形成独特的核/鞘纳米电缆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Co3O4/CNT复合膜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容性能,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0.5 mA/cm^2时,比电容高达282 F/g;增加电流密度到15 mA/cm2时,比电容为209 F/g,并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碳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的特性,着重阐述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基体。的分类、选择和应用,指出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进一步发展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碳纳米管吸波材料及碳纳米管,磁损耗物质、碳纳米管/高分子聚合物、碳纳米管/磁损耗物质/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斜纹3k T300碳纤维布、环氧树脂和0.3~0.5 mm短切碳纤维为主要实验原料,使用短切纤维铺放装置将短切碳纤维定量铺放在碳纤维布表面,并铺层得到5块层间短切纤维增强的预制体,每块预制体含8层碳纤维布且每块预制体层间短切碳纤维铺放面密度分别为5,10,20,30,40 g/m2,并增设一块层数为8层、层间不含短切纤维增强的预制体作为对照组。采用真空辅助树脂灌注成型方式浸渍预制体后高温固化,得到层间含不同面密度短切纤维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研究了不同面密度短切纤维含量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弯曲以及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短切碳纤维铺放面密度为5 g/m2时,复合材料层板的拉伸、弯曲强度最好,在5~40 g/m2范围内,复合材料层板的层间剪切强度随短切碳纤维铺放面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