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碳纤维表面生长碳纳米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碳纤维(CF)表面生长碳纳米管(CNTs)的制备方法研究情况,综述了沉积温度、沉积时间、碳源气体等因素对CNTs形态结构的影响,阐述了以CF为基底CNTs的生长机理及CNTs-CF复合增强材料的增强机制,展望了CNTs-CF复合增强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润民  贺福 《纤维复合材料》1993,10(1):17-20,30
本文用单液体测定了经过不同表面处理的碳纤维的I_S、I_S~P、I_S~d值.I_S~P值经过表面氧化处理后增加.而经过400℃热处理后减少.利用ESCA的测试数据,分析了表面能与表面氧含量之间的关系;本文还测定了碳纤维的临界表面能I_c,并与I_S进行了比较;最后对碳纤维表面性能的退化问题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赫  刘亚青  张斌 《合成纤维》2007,36(1):29-32,39
介绍了碳纤维的特点以及碳纤维表面质量对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性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的影响。综述了目前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中常用方法的原理及进展,详细论述了复合处理技术。在分析比较各种处理技术的同时,认为复合处理技术将会成为今后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碳纤维(CF)改性工作的进展,比较了表面接枝法、涂层法、氧化法以及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处理方法对CF的改性效果。指出化学接枝法因其可以精确地控制接枝聚合物在CF表面的质量和分布,实现高密度接枝从而显著提高CF表面粗糙度,改善所得复合材料的界面粘附性和力学性能而从多种改性方法中脱颖而出,这将为设计和制造不同用途的CF复合材料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如高温热处理、化学腐蚀法、气相沉积、电解及等离子法,并比较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点及适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在603环氧树脂中加入0.25%(质量分数,下同)、0.50%和1.00%的羧基化碳纳米管(MWCNTs-COOH),通过热熔法制备T700/603预浸料,并制备单向板。研究表明:随着w(MWCNTs-COOH)的增加,树脂基体表观固化度逐渐下降;当w(MWCNTs-COOH)低于0.50%时,MWCNTs-COOH能有效提高树脂基体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w(MWCNTs-COOH)为1.00%时,基体及复合材料的性能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7.
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弱粘结力导致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低,限制了其应用,故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改性以提高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本文对目前有关碳纤维表面改性的国内外专利文献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业界了解行业环境、发现技术热点、提高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常用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以及不同处理方式对碳纤维力学性能及其增强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各种表面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分析了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有电化学氧化法、偶联剂涂层处理、气相氧化法、液相氧化法和等离子体处理,其中,气相氧化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电化学氧化法是目前唯一能够在碳纤维制备时可在线连续运行的技术,且经电化学氧化处理过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均得到提高。采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碳纳米材料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碳纤维表面处理的低成本化、绿色化和连续生产化将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摘要:从涂层改性(包括上浆与涂覆、液相沉积、气相沉积、火焰法),氧化改性(包括气相氧化、液相氧化、电化学阳极氧化)和聚合改性(包括化学聚合、电化学聚合、等离子聚合、辐照辅助聚合)等方面,列举了目前常见的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分别介绍了上述各处理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并指出了现有改性研究均为对碳纤维表面化学状态或物理形貌的单方面改进,而多种方式的联合处理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汪怀远  姜丽丽  朱艳吉 《塑料》2012,41(2):5-7,47
碳纤维以轻质高强、耐热耐腐蚀、抗蠕变等优点成为十分重要的增强材料。但未经处理的碳纤维表面光滑、呈惰性、界面的粘结性差,需对其表面处理。聚合接枝改性具有不损坏基体、稳定性好且可以接枝特定聚合物等使它成为改性碳纤维的主要方法,详细综述了辐射接枝、光表面接枝、等离子接枝和化学接枝4种聚合接枝改性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为碳纤维表面改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疲劳性好、性能可设计和易于整体成型等许多优异特性,已成功用于复合材料结构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足工程应用中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从材料学的角度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包括耐候性、耐水性、耐介质腐蚀性、耐热性等,可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设计、选材、成型、使用及贮存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贺佑康  芮平  费楚然  谢飞  张杰 《聚氨酯工业》2022,37(1):12-15,19
以聚氨酯为基体树脂,分别以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和这两种纤维布交替铺叠作为增强材料,采用真空辅助灌注成型工艺制备了4种复合材料.考察了纤维布的铺层结构对复合材料的弯曲、拉伸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随碳纤维含量增加而增加,冲击强度则降低.分别采用TGA、DMA和SEM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界面...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大飞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疲劳、耐腐蚀、耐高温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已广泛用于飞机制造业。尤其是近年来,在大型客机A380和B787上的用量已占到结构总量的50%左右,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一市场的需求必将促进碳纤维工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大飞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高比强度、高林模量、耐疲劳、耐腐蚀、耐高温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已广泛用于飞机制造业,尤其是近年来,在大型客机A380和B787上的用量已占到结构总量的50%左右,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一市场的需求必将促进碳纤维工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化学改性的碳纳米管,并用喷涂制样的方式制备了碳纳米管改性的聚脲材料。研究了碳纳米管的种类和添加量等因素对聚脲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随着原始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多而降低;而随着改性碳纳米管添加量的增加,涂膜拉伸强度先升高后下降,撕裂强度提高,断裂伸长率降低;且改性单壁碳纳米管对聚脲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明显优于改性双壁和多壁碳纳米管的。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海底油田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海底油田领域中的应用。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高比强、高比模、耐疲劳、抗腐蚀、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它不仅在航天航空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是开发海底油田最好的选材之一,尤其在深海油田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镍片上沉积Co3O4/碳纳米管(CNT)复合膜。利用XRD、SEM和TEM对Co3O4/CNT复合膜进行物性分析,利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表征电容性能。研究表明在CNT表面成功包覆了一层Co3O4壳层,形成独特的核/鞘纳米电缆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Co3O4/CNT复合膜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容性能,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0.5 mA/cm^2时,比电容高达282 F/g;增加电流密度到15 mA/cm2时,比电容为209 F/g,并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辽宁化工》2010,39(9):990-992
介绍了碳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的特性,着重阐述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基体。的分类、选择和应用,指出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进一步发展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李晓杰  刘颖 《辽宁化工》2013,(11):1317-1319
主要介绍了碳纳米管吸波材料及碳纳米管,磁损耗物质、碳纳米管/高分子聚合物、碳纳米管/磁损耗物质/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斜纹3k T300碳纤维布、环氧树脂和0.3~0.5 mm短切碳纤维为主要实验原料,使用短切纤维铺放装置将短切碳纤维定量铺放在碳纤维布表面,并铺层得到5块层间短切纤维增强的预制体,每块预制体含8层碳纤维布且每块预制体层间短切碳纤维铺放面密度分别为5,10,20,30,40 g/m2,并增设一块层数为8层、层间不含短切纤维增强的预制体作为对照组。采用真空辅助树脂灌注成型方式浸渍预制体后高温固化,得到层间含不同面密度短切纤维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研究了不同面密度短切纤维含量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弯曲以及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短切碳纤维铺放面密度为5 g/m2时,复合材料层板的拉伸、弯曲强度最好,在5~40 g/m2范围内,复合材料层板的层间剪切强度随短切碳纤维铺放面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