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ADC发泡剂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采用吹脱法去除氨氮效果差,本文采用次氯酸钠脱除ADC废水中的氨氮,在碱性条件下,将缩合废水经吹脱塔两级吹脱,并用有效氯3.1%的次氯酸钠处理,使废水中氮含量由2:0000mg/L降至60mg/L。  相似文献   

2.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电镀废水中高浓度氨氮进行处理。应用响应面法对氨氮吹脱工艺进行优化,在最佳工艺条件下(pH=11、流量2 L/min、时间60 min),氨氮去除率为98%。吹脱后的废水经次氯酸钠深度氧化,结果显示,次氯酸钠投加量为30 mL/L,反应时间为10 min时,氨氮去除率达95.43%。同时研究了超声、紫外照射对次氯酸钠氧化效率的强化效果。经吹脱和次氯酸钠处理后的废水符合《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氨氮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3.
霍莹  郑贝贝  杨勇  张莹  付连超 《广州化工》2014,(20):159-161,194
为了解决某厂高浓度氨氮废水达标排放问题,本文采用吹脱-折点加氯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吹脱段pH值为11,温度35℃;氧化段pH值在7.5~8.5,次氯酸钠加入量(ω)为1%,氨氮的脱除率接近100%,可将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从4703 mg/L降至1 mg/L以下,远远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添加了以乳酸乙酯和乙酸为基础的有机复合反硝化剂。研究了温度、pH值等条件的变化对废水中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不同高浓度氨氮废水中的氨氮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脱氮剂投加量为30mg/L,pH值为9~11,吹脱水位深度为400 mm,吹脱时间在2.5 h以上,温度在25℃以下,废水中氨氮浓度可以从21 000.0 mg/L降低到12.6 mg/L,去除率高达99.94%;温度到达45℃时,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从21 000.0 mg/L降至0.21 mg/L,氨氮去除率可达99.999%;在常温下对于氨氮浓度在800~30 000 mg/L的废水,经过上述条件吹脱后剩余氨氮浓度皆不超过15 mg/L。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氨氮、高硬度,较难处理的稀土硫氨废水,采用吹脱法进行了脱氨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在pH=12、吹脱温度T=30℃、吹脱时间t=3h的条件下,氯铵废水氨氮含量可由10383.8mg/L降低到316mg/L,去除率可达96.9%。  相似文献   

6.
刘兴 《广州化工》2020,48(8):100-102
详细介绍了采用"二级吹脱+硫酸吸附"工艺处理上海某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排放的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工艺流程、工艺原理、技术参数及运行要点。工程实际应用表明:二级吹脱+硫酸吸附工艺对高氨氮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在原水氨氮浓度450~600 mg/L,进入吹脱塔废水pH为11.5~11.8、温度55℃、气水比1500~3000条件下,最终出水氨氮浓度在10 mg/L以下,去除率达到97%以上。吹脱出的氨采用硫酸溶液吸收,避免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王献平  陶冶  李韧 《河南化工》2007,24(8):37-39
结合河南某氮肥企业高氨氮废水采用吹脱 A/O工艺处理的成功实践(当进水氨氮浓度在641~868 mg/L时,出水始终稳定在1 mg/L左右),分析了工程设计与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供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钽铌湿法冶炼废水中氨氮去除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钽铌湿法冶炼过程所产生的废水中的氨氮,对分类处理钽铌湿法冶炼产生的各种氨氮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高浓度氨氮(NH<'+><,4>-N>10000 mg/L)废水进行蒸发、冷凝、结晶,制取的氨水可返回钽铌工业使用:对中浓度氨氮(NH<'+><,4>-N 500~10000 mg/L)废水进行吹脱,吹脱后出...  相似文献   

9.
尚鸿艳  曹兆娟  尚快乐 《山东化工》2022,(18):213-215+219
采用电化学氧化协同吹脱法对苯基胍废水进行处理,考查其对NH3-N的氧化脱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氨氮浓度、pH值、反应电流、吹脱气液比、反应/吹脱时间均对废水的NH3-N去除率产生影响。苯基胍废水去除氨氮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氨氮初始浓度3 500 mg/L、初始pH值为10,反应电流3 A,吹脱气液体积比3 000∶1,反应时间40 min。氨氮去除率最高达91%。  相似文献   

10.
含金属氨络合离子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氨氮的质量浓度高达10 g/L以上的球镍废水采用空气吹脱技术进行处理,由于废水中氨氮浓度过高,且存在一定量的金属离子与氨形成金属氨络合离子,影响氨氮去除效果。采用延长吹脱时间和加入硫化钠破坏络合作用的方法,提高吹脱效率。试验证明,在反应进行至8~10 h后,加入适量硫化钠,可提高氨氮去除效果,并且对废水中的金属络合离子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反应进行到34 h后,氨氮去除率达到99.1%;进行至46h后,氨氮去除率达到99.98%,氨氮的质量浓度由初始的12 870 mg/L降至3 mg/L。处理后的出水氨氮和铜离子分别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和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了回收利用ADC发泡剂固体废弃物中碳酸钠,探讨了回收过程以及处理提纯废水所需的方法和条件。检测表明:固废中含Na2CO335.37%、N2H40.045%、NaCl 0.655%、NaOH 0.7%;废水中含有少量的剧毒物质肼。根据固废和废水的特性,回收碳酸钠用两次重结晶法和一次滤液重结晶法,处理废水用工业次氯酸钠氧化法。重结晶回收碳酸钠时,选择固液比为2∶1、溶解温度为50℃、结晶温度为0℃,两次重结晶后碳酸钠总的回收率为63.48%,去除水分后碳酸钠含量达到99.8%以上;用工业次氯酸钠处理含肼废水,选择有效氯和氮的质量比为5∶1、pH值小于7.0,此时肼的去除率大于99.0%。  相似文献   

12.
利用次氯酸钠处理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出水,研究了反应时间、p H值和次氯酸钠投加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OR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 H值在6~8之间,反应时间为10 min,次氯酸钠与氨氮的质量比为8∶1和9∶1时,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分别小于15和8 mg/L,可满足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氨氮排放的要求。ORP变化和次氯酸钠的投加量有较好的规律性,并在实际工程中实现了ORP控制次氯酸钠的自动投加。  相似文献   

13.
为使鸟粪石生产废水中的氨氮达标排放,采用折点氯化法加以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有效氯浓度、氯氮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对氨氮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有效氯浓度为13.9%的次氯酸钠药剂处理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219.14 mg/L的高含盐废水,当pH值为7~8,氯氮质量比为8:1,反应30 m...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污水厂出水排放标准日益提高,对排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现场电解制次氯酸钠发生系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环境友好型氯消毒技术,能够有效杀灭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粪大肠杆菌。因原水水质不同,次氯酸钠的杀菌效果会有差异。次氯酸钠对原水中的氨氮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是有可能氧化原水中残留的有机氮,从而使得氨氮含量重新升高。现场连续投加试验中,反应池次氯酸钠浓度为1.2mg/L,出水中的粪大肠菌群始终稳定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要求,且其他水质指标(如氨氮、COD等)良好。  相似文献   

15.
宋数宾  杨颖  孙祥  魏天宇  张伟军 《广东化工》2012,39(10):146-147
本研究针对小型污水处理厂氨氮超标问题,对次氯酸盐氧化法去除氨氮的可行性进行了小试实验研究和中试验证。结果显示,当在次氯酸钠投加量和次氯酸钙的投加量分别为1.4 g/L和1.6 g/L的条件下,污水中氨氮浓度可以降至7.85和2.99 mg/L,继续增加氧化剂投加量可以进一步增强氨氮的去除效果。中试确认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当次氯酸钙投加分别为300,400,500 mg/L时,出水氨氮可以低至4.7,1.27,0.43mg/L。出水可以达到北京市地方污水排放标准(DB11/307-2005)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厌氧/好氧/缺氧模式运行的SBR工艺处理模拟城市污水,考察外加碳源乙酸钠和污泥水解酸化上清液对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模拟城市污水,进水水质COD为400 mg/L、氨氮为60 mg/L、磷酸盐为7 mg/L。结果表明:不投加碳源时,系统对COD、氨氮、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0%、91%、82%;乙酸钠投加量为60 mg/L的条件下,外加乙酸钠系统对COD、氨氮、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3%、100%、100%,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好氧聚磷作用;上清液投加量折合进水COD为30 mg/L时,外加污泥水解酸化上清液系统对COD、氨氮、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7%、99%、95%,系统中出现明显的反硝化除磷现象,反硝化除磷占24%。  相似文献   

17.
赵玉华  赵杰  徐丽 《辽宁化工》2010,39(12):1239-1242
利用烧杯实验考察钢渣、沸石、炉渣、硅藻土对磷的吸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对氨氮,CODCr吸附情况。结果表明:基质对磷的吸附性能由强到弱依次为钢渣,硅藻土,炉渣,沸石。钢渣180 min内升至30%左右;NH4+-N的吸附性能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沸石,钢渣,硅藻土,炉渣。沸石180 min内升至80%左右,钢渣次之,达到了40%;CODCr吸附性能强弱顺序:硅藻土,沸石,钢渣,炉渣。硅藻土180 min内可达到50%。钢渣,硅藻土除磷的最佳pH值范围为10~12,另2种基质的最佳pH值范围为6~8;原水磷浓度低于3 mg/L或高于5 mg/L时4种基质磷去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18.
针对部分地区污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排水氨氮超标的问题,通过制备改性沸石氨氮吸附剂,结合吸附试验、表征分析和中试试验对改性沸石去除城市生活污水中氨氮的性能进行深入研究,考察了改性沸石氨氮吸附剂最佳的制备工艺与氨氮去除特性。结果表明:改性沸石氨氮吸附剂有着更多的钠型沸石与孔道;在NaCl浓度为1.5 mol/L,搅拌时间为3 h,加热温度为75 ℃时,平均氨氮去除率与吸附量分别达到83.51%和0.840 mg/g;中试试验结果显示,经改性沸石氨氮吸附剂过滤后的水中氨氮含量稳定在2.0 mg/L以下,且吸附剂可再生后重复使用。该研究可为城市生活污水氨氮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闫立龙  郝国馨  刘玉  文艳  伍祖静  陈艺洋  张英民 《化工进展》2014,33(9):2484-2488,2494
为实现高效、低耗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以农业废弃物稻壳为材料,对添加稻壳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处理人工模拟农村生活污水的效能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稻壳释放和吸附污染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稻壳为载体的SBR对有机物和氨氮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进水有机物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530.77mg/L和35.32mg/L时,二者的去除率分别为90.46%和95.64%,并表现出良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特性;短时间内稻壳对模拟废水有机物表现为释放特性,而对氨氮表现为吸附特性;比较而言,稻壳对实际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则表现为释放和部分吸附特性,而对氨氮则表现为释放特性;长时间浸没试验结果表明,去离子水中浸没稻壳会引起有机物和氨氮浓度的升高。生物作用是以稻壳为载体的SBR对污染物去除的主要原因,稻壳的吸附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