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和沉积古地理出发,综合分析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特点提出了二叠纪湖盆发育于新疆北部,晚三叠世湖盆主要发育于鄂尔多斯地区,侏罗纪中国中、西部大面积沉降,发育众多的大型湖盆,水域面积大,烃源岩发育。中、西部湖盆较东部发育是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地地区。早白垩世晚期以后,中国西部上升而东部开始沉陷,早白垩世晚期发育了东北松辽大湖盆。早第三纪中国西部急剧抬升,东部、海上进一步沉陷,发育了渤海湾、苏北、江汉和海上陆棚诸多湖盆,是新生代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的演化与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构造,沉积演化史分析了阿南凹陷的发育特点及成油条件,认为阿南凹陷是一个继承性凹陷,其善南洼槽为湖盆的沉积中心,控制了主力生油区和油气藏的的展布。在分析了凹陷的油气富集规律后指出了下步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政璋  李永铁 《勘探家》1997,2(3):14-16
青藏高原为我国中新生代海相沉积最发育的地区,存在着众多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很大,尤其是羌塘和措勤盆地,但由于特殊地理条件的限制,区内地质研究程度很低,在海相中生界石油勘探方面,几乎为空白抠。羌塘盆地为青藏高原面积最大、构造上较大地区,基底埋深大,存在着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生油岩厚度大,生储盖组合条件较好。措勤盆地基底埋深较大,也存在较厚的生油岩。  相似文献   

4.
二连盆地层序地层样式及油气意义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依据凹陷的层序地层特征、结构类型、凝缩段发育程度、成油条件和勘探成效,对二连盆地内部32 个凹陷进行分类评价,最终把下白垩统划分为4 个超层序、6 个层序,建立了四类湖盆的层序地层样式。指出层序地层样式和湖盆发育类型控制生油凹陷的优劣和油气藏展布。继承型湖盆成湖期多,从而形成了多期凝缩段、多套生油层系和可供开采的商业性油藏,取得了较高的勘探成效( 阿南、额仁淖尔、吉尔嘎朗图凹陷) ,它们均属有利生油凹陷。晚盛型凹陷虽然具有相当规模的湖侵体系域,但由于成湖期短,有机质演化程度低,生油潜量和勘探成效远不如继承型湖盆,只能列为较有利生油凹陷,进行择优钻探。早盛型和衰退型湖盆,由其缺乏有利于油气形成的沉积环境,最终使其成油条件较差,不能列为油气勘探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H凹陷三叠系小泉沟群地震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西部许多陆相盆地中,发育了多种各样的砂岩储集体,这些砂体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不同的相带中有规律地分布着。文中对西部某盆地H凹陷三叠系小泉沟群地震相和沉积相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分析了该组的岩性特征、地震相特征和剖面沉积相特征,指出了各种沉积相中的主要砂体类型及有利的含油气相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稳定湖泛泥岩厚度印模、层序地层充填形态、沉积微相组合反演古地形以及可容空间(A)和沉积物供给通量(S)之间的关系分析等4个方面,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延长期湖盆底形形态以及湖岸线的变迁演化轨迹。根据延长期湖盆的缓坡边缘(陕北地区)和陡坡边缘(陇东地区)两个基本背景条件以及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沉积地层结构模式、层序充填模式、沉积速率及堆积厚度模式等特征,讨论了湖泊底形与各种沉积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探讨了延长期湖盆底形演化与岩性油藏发育区带之间的必然联系。认为湖盆底形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分布格局和储集砂体的散布样式及发育规模。延长期深水湖盆边缘发育的高陡坡度坡折带以及深水地区,是优质岩性油藏密集分布区。  相似文献   

7.
吐-哈盆地西部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哈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凹陷和科牙依凹陷缺失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中石炭统、下二叠统与中三叠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石炭纪和早二叠世时地温高,火山活动强烈。中三叠世时托克逊地区与科牙依地区为同一湖盆,科牙依地区为生烃中心,发育优质烃源岩;托克逊地区为滨浅湖,发育扇三角洲储层,该区中三叠统的油主要来自科牙依地区。晚三叠世时沉积中心移至托克逊地区中南部,发育滨浅湖沉积。中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和中侏罗世的早燕山运动为构造热事件,对三叠系烃源岩成熟起到重要作用。托克逊地区西北部因邻近生烃中心、扇三角洲砂体在后期构造运动中物性得到改善,生烃期与圈闭形成期匹配以及位于断裂发育有利部位而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科牙依凹陷前侏罗系具良好的油藏形成条件,但保存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8.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及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地质、地震、古生物、岩心和测井资料,建立了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讨论了构造因素对陆相层序地层演化的控制作用,对该凹陷油气富集规律及深层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发育两个沉积层序,分别属于湖盆断陷早期的“早厚晚薄”型和湖盆断陷晚期的“早薄晚厚”型两种层序地层模式。东濮凹陷深层对应于湖盆断陷早期的“早厚晚薄”型层序,烃源岩发育,生储盖配置好,成藏务件优越,油气资源潜力很大,但由于目的层埋藏过深,且油气多赋存于各类非构造隐蔽圈闭中,因而具有较大的勘探难度和钻探风险。  相似文献   

9.
中国主要发育有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中东部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及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这3大类型盆地控制了全国油气资源的85%左右,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这些盆地中。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这3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以期对当前和今后我国油气勘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油气田基本上是在陆相地层中发现的,并由此首先创建了完整的陆相油气田石油地质理论。在国外的早期勘探活动中,虽然也发现过一些陆相油气田,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中国的成功经验使得国外油气勘探者加强了陆相地层的工作,在以往认为希望不大的地区发现了大油气田。科学研究也随之加紧进行,在总结我国陆相油气田经验的同时,详细调查研究国外陆相油气勘探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所具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含油气盆地,由于所处的板块构造位置不同、板块构造运动方式不同,形成了西部以挤压为主的聚敛型沉积盆地、东部的扩张型沉积盆地和中部(太行山一武陵山以西)的过渡型沉积盆地。根据含油气构造几何形态、成因机制,综合岩石圈板块运动方式,我国的含油气构造可分为两大类、六种主要类型。即沉积盖层重力滑动型——逆冲断层型、同生构造型和底辟构造型;基底控制型——张性断块型、压性断块型、扭动断块型等。各种类型中还包括若干亚类。逆冲断层构造型生长在西部盆地和中部盆地造山带的前缘;同生构造型往往发育在东部裂谷型盆地之中;底辟构造型常出现在东部裂谷盆地中;张性断块以东部地区为多见,挤压类型盆地也有;压性构造多发育在西部挤压型盆地与中部过渡型盆地之中,扭动断块在西部、中部、东部等盆地中均可发现。我国几乎具有世界上沉积盆地中的各种形式的局部构造类型,但由于具体地质构造背景不同,故其在成因、形态上有所差异。特别是我国的许多复合式盆地,由于演化中地质构造应力条件经过多次变化,因而常有中间型的构造或几种类型的混合型构造。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中、小型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经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着重介绍了美国加里福尼亚地区的洛杉矶盆地、中国东部河南省的泌阳盆地及中国西部河西走廊的酒西盆地等国内外几个典型“小而肥”盆地的概况及主要地质特征,分析了控制其油气富集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最后对中、小型盆地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总结,这些对中国西部地区中、小型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2006,26(10):126-126
“十一五”期间,国内三大油企将努力增加油气自供能力,抓住高油价机遇,加大未动用探明储量的开采力度,提高当年新增探明可采储量的动用率,增加产能建设,确保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和天然气的快速增长。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将主要出现在以下4大领域:①东部断陷盆地是近期保持储量持续增长的领域,我国东部共55个盆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是石油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也是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待探明油气资源量分别为122.13亿吨和1.8万亿立方米;②西部大盆地紧邻生烃区的大型古隆起、古斜坡是储量快速增长的领域,西部地区共25个盆地,面积158.7万平方公里,已证实10个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华庆地区低渗透岩性大油区形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深入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华庆地区沉积物源、湖盆底形以及构造事件,深化研究优质烃源岩、成藏动力和成藏史,建立了湖盆中部低渗透岩性大油区成藏模式。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发育典型的坳陷湖盆中部深水区沉积:长7油层组为盆地最大湖泛期的富营养湖盆沉积,位于湖盆中部的华庆地区烃源岩条件优越,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生排烃能力强、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长6油层组沉积期为三角洲大规模发育期,在物源供给丰富、多坡折湖盆底形背景下,华庆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与重力流复合成因的厚层储集砂体,并在有利沉积相和成岩相共同控制下形成大规模低渗透储集层。长6油层组大规模低渗透储集层与长7油层组优质烃源岩配置良好,形成了"生烃增压、近源运聚、大面积充注、油层连续分布"的岩性大油区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陆相盆地分布,主要受中生代以来由板块运动导致的中国大陆变形(亦块内变形)控制。在中国西部属特提斯强烈挤压变形构造区域,出现众多前陆、类前陆等挤压性盆地。而中东部为濒太平洋拉张变形构造区域,导致一大批张裂性盆地发育。  相似文献   

16.
伊犁盆地二叠纪沉积相及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伊宁县穷布拉克等6个剖面的分析研究,认为伊犁盆地是一个陆相裂谷型盆地。其堆积物主要为火山岩、碎屑岩、泥岩和灰岩。早二叠世的早期为陆相火山岩喷发期,堆积了厚选3000m的火山碎屑岩。晚二叠世为一断陷淡水湖泊,水下扇发育,湖盆明显由活动期趋向稳定期,为油气的生成与储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用MT资料解释苏北地区海相残留地层展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安定 《石油物探》2004,43(1):90-93
在江苏苏北地区开展了以中、古生界为主要对象的大地电磁测深勘探(MT).并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以二维剖面解释为依据,探讨了苏北盆地建湖隆起及以北地区的现今构造区划和海相残留地层展布。资料表明,海相中、上古生界地层主要残存在该区的东部.西部仅残存下占生界地层.印支一燕山中期发育于阜宁凹陷南界的NE向逆冲断层和一系列NW向正断层控制了海相地层残存。  相似文献   

18.
从二连盆地看东北亚地区裂谷盆地群油气勘探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二连盆地通过 2 0多年的勘探 ,建设了一个年产原油 10 0× 10 4 t新的含油气区。同时 ,加深了对该区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二连盆地是由许多具有相似构造发育史的、分散的小型湖盆组成的盆地群。这些小型湖盆群具有独特的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成藏类型。根据二连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 ,回过头来看东北亚地区裂谷盆地群如何进行油气勘探 ,提出了 4个勘探方向 :首先应选择坳陷背景上的、山前平原型的、沉积稳定型的、相对继承性发育的、大而深的单断断槽式凹陷进行油气勘探 ;单断断槽式、单断断阶式的凹陷以中央构造带作为油气勘探的突破口 ;单断断超式凹陷首选斜坡构造带上的鼻状构造 ;单断反转式凹陷要以勘探构造—岩性等复合型油气藏为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东海陆架盆地为发育于克拉通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据区域地质,盆地充填序列和盆地结构研究。该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克拉通边缘坳陷盆地,白垩纪弧前盆地和晚白垩世末-新生代弧后裂陷盆地等3个构造演化阶段。白垩纪以来,东海陆架盆地的演化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随着俯冲角度逐渐变陡,裂陷期由西向东逐渐变新,早白垩世岩浆弧位于浙闽东部,陆架盆地为弧前盆地,至晚白垩世末-早古新世,陆架盆地转变为弧后盆地,并先在西部坳陷带发育中新世裂陷,后在东部坳陷带发育始新世裂陷。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东西部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存在着明显差异,盆地特征上,东部是东域拉张沉降型裂谷盆地,西部则是挤压隆升型的前陆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的叠置、复合盆地;油气圈闭和油气藏形成上、东西部各有特点;生储油条件上,西部优于东部;而在盆地演化史和保存条件上,东部则优于西部,针对这些差异,提出了在我国西部找渍的关键是要遵循勘探程序,大力推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依靠科学管理,对我国陆上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