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半叶马尾藻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庆勇  刘志辉  徐美奕 《核技术》2005,28(7):542-545
探讨了半叶马尾藻多糖[Sargassum hemiphyIlum(Turner)C.Ag.polysaccharides,SHP]对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的影响。用3^H-TdR(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和3^H-UR(氚标记酪氨酸)掺入法分别检测脾细胞DNA、UDS(非程序性DNA合成)和蛋白质合成,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脾细胞周期和脾淋巴细胞CD4分子表达。20mg/kg和40mg/kg的SHP对辐射损伤小鼠DNA和蛋白质合成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10—40mg/kg的SHP对辐射损伤小鼠脾淋巴细胞UDS和CD4分子的表达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脾细胞周期研究表明20mg/kg和40mg/k的SHP对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G0/G1期和G2/M期的细胞百分率分别有减少和增加的作用,而10—40mg/kg的SHP能够提高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S期的细胞百分率。SHP对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低剂量12C6+子全身辐照对小鼠胸腺、脾脏细胞周期进程及DNA损伤的影响.以0、10、50、75、100和250mGy 12C6+离子全身辐照小鼠,照射后6h处死小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受辐照小鼠胸腺、脾脏细胞在各细胞周期的百分率,用彗星电泳技术检测受辐照小鼠胸腺脾脏细胞的拖尾率和拖尾长度.所有照射组G0/G1期胸腺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0~100mGy照射组S期胸腺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所有照射组(G2/M)期胸腺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照射组G0/G1期脾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期脾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彗星电泳结果显示低剂量12C6+离子辐照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引起小鼠胸腺脾脏细胞DNA迁移长度及拖尾率的增加.低剂量的碳离子辐射可促进小鼠胸腺细胞DNA合成,对小鼠脾脏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使其发生G1期阻滞;同时对胸腺及脾脏细胞造成具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体内补充褪黑素 (melatonin ,MLT)对电离辐射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采用昆明小鼠 ,连续 1周每天腹腔注射 0 .1mg/kg(体重 )的MLT ,第 8天给予 1~ 4Gy全身照射 ,2 4h后检测脾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另外 ,小鼠腹腔单次注射 0~ 2 .5mg/kg(体重 )的MLT ,60min后给予 2GyX射线全身照射 ,1 2h后检测脾淋巴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时相 (用流式细胞术 )和DNA裂解率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 )的变化。结果发现 :小鼠连续 1周腹腔注射MLT ,1 .0~ 4.0Gy照射后 2 4h ,脾淋巴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p <0 .0 1 ) ;而受照前连续 1周注射MLT( 0 .1mg·kg- 1·d- 1) ,预先给予MLT组脾淋巴细胞数比预先不给予MLT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 1 2h ,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1 ) ,G0 /G1期和G2 +M期细胞百分数增高 (p <0 0 5 ) ,S期细胞百分数降低 (p <0 .0 1 ) ,细胞发生G1和G2 期阻滞 ;而照射前单次注射MLT ,其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均显著降低 (p<0 .0 5或p <0 .0 1 ) ,G1期阻滞缓解 ,G2 期阻滞加剧。以上结果表明照射前预先补充MLT可减轻电离辐射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损伤 ,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低剂量重离子束预辐照对小鼠肝脏辐射损伤程度的影响.分别用低剂量12C6+离子束全身均匀预辐照处理小鼠,剂量分别为0、0.05、0.1、0.25、0.5 Gy,剂量率为1 Gy/min,4 h后用4 Gy的12C6+离子束全身均匀辐照,照射8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辐照小鼠肝脏细胞在各细胞周期时相的百分率,并用单细胞电泳技术检测辐照损伤小鼠肝脏细胞的DNA损伤程度.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低剂量预辐射处理可以减轻辐照损伤小鼠肝脏细胞G0/G1期和G2/M的阻滞,促进肝脏细胞在S期的积累.此外,辐照小鼠肝脏细胞的拖尾率及拖尾长度也显著减少,其中以0.1 Gy处理组效果最为显著(P(0.01).提示:低剂量重离子预辐照能使细胞产生适应性反应,有效减轻辐照小鼠肝脏细胞G0/G1期和G2/M的阻滞,并显著减轻肝脏细胞DNA的辐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探讨低剂量辐射诱导哺乳动物抗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损伤的免疫适应性反应。小鼠接受低剂量γ射线作用后6h,再给予损伤剂量的MMC,然后通过脾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Con A和LPS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观察小鼠脾细胞数、细胞周期和DNA含量的变化。1mg/kg的MMC(B)组小鼠脾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A)组,50-100mGy照射加MMC(C、D、E)组小鼠脾细胞数明显高于B组。Con 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细胞周期分析表明,D组、E组G0/G1期和S期细胞相对百分率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B组。而LPS刺激组,除E组G0/G1期外,D组、E组G0/G1期和S期细胞相对百分率也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B组。低剂量γ射线可以诱导MMC损伤小鼠脾细胞数和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了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 ,昆明种小鼠胸腺细胞p16、CyclinD1、CDK4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和量效关系。结果表明 ,2GyX射线照射后 8h小鼠胸腺细胞p16表达明显增高 ,2 4h达到峰值 ,持续至照射后 4 8h ,72h降至正常水平 ;CDK4表达水平在照射后8h明显降低 ,12h降至最低 ,照射后 4 8h恢复近正常水平 ;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轻度下调。不同剂量 (0 .5 - 4Gy)照射后p16蛋白表达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2Gy组与假照射组相比显著增多 (p<0 .0 1) ;CDK4蛋白表达在 2Gy照射后明显低于假照射组 (p <0 .0 1) ;CyclinD1表达在 0 .5 - 2Gy照射后可见下降趋势。结果提示 :p16 /CyclinD1/CDK4 /pRb通路在电离辐射诱导胸腺细胞G1期阻滞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X射线全身照射昆明系雄性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诱导剂量(D1、剂量)及其后攻击剂量(D2剂量)的剂量范围.动物随机分为假照组、D2对照组和D1+D2实验组.结果表明,D1+D2组胸腺细胞凋亡小体百分数不同程度地低于D2组,并且减轻G1和G2+M期阻滞,导致S期DNA合成的细胞增加;当D1达200 mGy时,不再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本实验结果说明,D1在25~100 mGy(剂量率为12.5mGy/mim),D2在1.0~2.0 Gy(剂量率为0.287 Gy/min),接受D1和D2照射的时间间隔为6h,可在全身照射条件下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剂量率和时间效应。用诱导剂量(D1:25、50、100、200mGy,剂量率:12.5mGy/min;;D1:75mGy,剂量率:6.25、12.5、25、50、100、200mGy/min)和攻击剂量(D2:1.0、1.5、2.0Gy,剂量率:287mGy/min)照射Kunming雄性小鼠,D1和D2间隔3、6、12、24、60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百分数。当D1为25、50、100mGy(剂量率:12.5mGy/min,D1和D2间隔6h),或D1为75mGy(剂量率:6.25、12.5、25mGy/min,D1和D2间隔3、6、12h),D2为1.0、1.5、2.0Gy,D2组与假照射组之比S期胸腺细胞百分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G0/G1和G2 M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但D1 D2组与D2组之比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而G0/G1和G2 M期细胞百分数不同程度降低。小鼠接受1.0—2.0Gy(287mGy/min)照射前3—12h受25—100mGy(6.25—25mGy/min)照射,可诱导胸腺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褪黑素(Melatonin,MLT)对电离辐射诱导小鼠免疫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MLT后60min给予2Gy X射线全身照射,观察照射后24h其胸腺、脾淋巴细胞数量及胸腺细胞3H-TdR掺入率和Con A、LPS诱导的脾T、B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2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24h,小鼠胸腺、脾淋巴细胞数量、胸腺细胞3H-TdR掺入率及有丝分裂原诱导的脾T、B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低于假照组(p<0.001).以MLT 0.5-10mg@kg-1体重预先腹腔注射,受照射小鼠免疫功能发生如下变化:胸腺、脾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0mg组(单纯照射).其中,0.5mg组增高最显著;胸腺细胞3H-TdR掺入率显著增高(p<0.01或p<0.001),以0.5mg组增高最显著;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增高,也以0.5mg组为最显著;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转化率增高,以10mg组最显著.此外,2.5mg组MLT可增强无丝裂原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MLT可减轻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损伤,对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低温干预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效果。方法 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受照组均接受6 Gy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亚低温+照射)组在照射前给予亚低温干预(28℃~30℃),(照射+亚低温)组照射后给予亚低温干预,动态观察各组小鼠体温、体重、外周血白细胞,照后28天解剖观察脏器与骨髓恢复情况。结果与单纯照射组相比,(亚低温+照射)组外周血白细胞数恢复时间提前1周,胸腺重量和系数增大,且差异显著;(照射+亚低温)组外周血白细胞数恢复时间提前4天。结论亚低温对6 Gy单次全身照射小鼠有一定的辐射损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气体活度绝对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描述了一台β放射性气体活度绝对测量装置以及测量结果,装置建成之后,用^8^5Kr及^3H对端效应,壁效应,吸收效应以及电子在玻璃绝缘体表面上的吸附效应等作了认真仔细的实验测定和研究,最后测得该装置的系统不确定度为0.24%,重复性为0..1%。本次测量的^8^5Kr及^3H样品的标准误差分别为0.06%及0.1%,合成不确定度为0.26%。  相似文献   

12.
辐照后的葡萄糖碱性溶液在267nm 处有一特征吸收峰。当葡萄糖溶液浓度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都为0.1M,受照剂量在1×10~5—1×10~7rad 范围时,吸光度峰值与吸收剂量呈线性。温度从5℃至35℃时,温度系数为 0.9%/℃。吸收峰值有衰退,但在低温下衰退大为减慢。本文还讨论了葡萄糖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及其它因素对辐照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用色谱—质谱(GC-MS)及裂解色谱-质谱(PGC-MS)测定了乙烯基三甲基硅烷等离子体聚合反应中的气体冷凝物及聚合物,研究推导了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历程。单体在气相中被电子撞击,然后扩散到基底,在基底发生链增长和链终止反应。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在微型堆零功率实验装置上用脉冲法、断源法和周期法对原型微堆中心控制棒及反射层效率测量的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盘荷波导通带特性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计算带耦合器的盘荷波导通带特性的一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资料基本相符。利用它可以分析各种公差对加速系统通带特性的影响和探索改善通带特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微剂量学在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原发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微剂量学的基本概念,用改变 Rossi 型正比计数器(LET-SW1/2)腔内组织等效气体压力(体积比分别为 CH_4:64.4%,CO_2:32.4%和 N_2:3.2%)的方法,测量了~(60)Coγ射线在50—200mmHg 的气体压力范围内所相应的模拟组织直径(0.92—3.7μm)上的事件大小的分布谱。从而,建立了单次能量沉积事件比能的剂量平均与模拟组织直径的经验关系。并对照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产额与吸收剂量的关系,推论得到淋巴细胞辐射敏感区的直径约为0.93μm。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在 X 线诊断照射中受检者所受剂量的一种估算方法。对自行设计制作的非均匀人体模型进行了实验,测定了几种 X 线诊断时体模内的吸收剂量;并应用 ICRP 第26号出版物所推荐的权重因子,估算了有效剂量当量与体表射线入射口的照射量之比值。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盘荷波导腔间的耦合特性主要由相邻腔间的直接耦合系数k_0和与下一个腔(即第n和n+2腔)之间的间接耦合系数k_1表征。k_0主要反映盘荷波导相对带宽的大小。在盘荷波导中,通过栏片孔的电耦合古主导地位,k_0为正,是一种向前波结构。k_1主要反映通带曲线中部的微小变化。由于耦合谐振腔链模型也可用来分析工作于行波状态的盘荷波导的一些重要特性,了解耦合系数与结构参数的关系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辐照卷烟的生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60)Coγ射线对香烟的生物毒性的影响。用香烟烟气冷凝物做了Ames试验,人胚肺细胞遗传毒理实验,及吸烟对小白鼠生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收剂量低于10KGy~(60)Coγ辐照并不增加烟草的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实际观测了粒径差别较大的两类多分散度钚气溶胶在国产1号超细纤维滤布不同深度中的捕集显分布,考察了指数过滤规律假设在其浓度监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