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我国目前政治和经济生活的现状,通过分析我国劳动力资源和产业结构的状况,系统地阐述了造成我国失业问题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2.
要提升城镇建设品位,关键要加强城镇文化建设,并不加强城镇文化建设的途径从城镇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形象设计、社区建设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就中国目前失业形成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了具体地分析。把中国的失业分为隐蔽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以及人口总量的绝对过量失业四种。针对失业形成的原因,中国应在不断发展经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以及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三个方面去努力减少失业,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4.
特色城镇的历史是个持续积累的过程,随着人口的大量集中和城镇经济的高度发展,越来越多独具特色的名城、名镇的历史环境渐渐消失之后,我们才深刻意识到,由自然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而构筑的特色城镇,曾给居住于其中的人们带来过多少心灵上的安慰,这种不可再生的历史环境对当地文化基础的形成是多么重要.作为人类文化的历史遗产,特色城镇不仅反映了人们的创造性智慧,其珍贵之处还在于包含了文化价值、使用价值和情感价值.特别是情感价值,其内容的核心可以是一种"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文化认同,是人民生活和行动的框架,十分重要."其表层的含义为每个民族在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能找到自身落点的依凭,深层的作用则通过这种文化落点和文化归属的认同,在强调本体价值、尊重多元并存的现代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凝聚作用,以期达到民族之间的共处.对于这种重要性,正是今天我们在特色城镇的保护中所必须重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要提升城镇建设品位 ,关键要加强城镇文化建设 ,并就加强城镇文化建设的途径从城镇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形象设计、社区建设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失业问题比较突出,根据马克思失业理论,资本积累仍是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根源。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刻不容缓。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解决失业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我国住宅价格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住宅价格的不合理之处,在理论上对有些项目进行了调整,并删除了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同时,提出了住宅价格的合理构成,最后得出当前住宅价格还可降低30%左右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大中城市郊区化趋势及其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郊区化进程中的郊区城镇的发展前景和功能定位,并进一步指出只有立足于我国城市郊区化的趋势与特征,对郊区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全力解决在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等方面面临的诸多难题,才能真正赢得郊区城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大中城市郊区化趋势及其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郊区化进程中的郊区城镇的发展前景和功能定位,并进一步指出只有立足于我国城市郊区化的趋势与特征,对郊区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全力解决在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等方面面临的诸多难题,才能真正赢得郊区城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住房无论从量到质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全国住房市场正逐步走向商品化、货币化。住房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商品房价过高、房改进展缓慢、住房建设规范性差等问题。需要通过消除房价中的不合理因素,降低房价、规范住房建设、加快房改进程等措施,促进住房制度向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结构性失业理论及其对中国失业现状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结构失业进行理论探析和对我国80年代中期以来的各产业就业变动和工资率变动的考察,认为结构性失业是中国失业现象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中国失业面临的主要矛盾,而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总量压力,实际上是居次要地位的,该结构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采取调整就业结构为主的失业治理对策而不是太多地依赖总需求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历史上源远流长,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注释和认定。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同历史上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流行的个人利益至上等思想有本质区别,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发展和深化,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大突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隐性失业显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种原因的作用下 ,中国的城镇和农村都存在着严重的隐性失业现象 ,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 ,因此隐性失业显性化势在必行 ,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促使隐性失业显性化 ,解决我国的隐性失业特别是农村的隐性失业难题 ,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在石油企业要想维护所在地的稳定,必须解决下岗职工的困难,不断完善再就业工程,并把再就业工程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中国宪法的运行状况,从宪法的法律性特征、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性、保护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及依法治国的要求等方面,阐述了宪法司法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教育、服务、育人等组织功能,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构建就业服务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协助校内外有关部门开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实现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对城市规划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城市规划应采取的具体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文明”是后冷战时代冲突的根源,他把世界文明分为八大文明,并且认为未来世界冲突将发生在八大文明之间,同时指出儒教文明可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将于伊斯兰文明联手共同挑战西方基督教文明。对于这种“中国威胁论”翻版,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一贯的对外政策及我国近几年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崛起”三方面来反驳这种中国威胁论。决不会威胁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变动的时代,语言运用既呈现出自由开放的格局,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音符。通过对不文明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找到其产生的社会土壤,并回顾中华文明的历史及其在语言运用中的特点,可以引发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关注。营造什么样的社会氛围,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运用;从来就不存在脱离社会的语言真空。精神文明程度的高低,关乎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兴衰。语言文明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的建设,亟需语言文明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