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领域实施低碳、零碳发展路径有助于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践行“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北京金隅怀柔兴发科技园区及园区内一既有建筑零碳改造工作为例,确定了园区整体的低碳实施路径与零碳建筑改造技术方案。园区通过产业低碳、建造低碳、运行低碳3个方面实现低碳目标。既有建筑通过超低能耗技术(建筑本体节能)、光储直柔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碳替代)与绿植碳汇(碳补偿)技术,实现建筑运行阶段和全生命周期的零碳乃至负碳。既有建筑零碳改造后运行阶段一次能源总需求为-71.3 kW·h/(m2·a),年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14.2 kgCO2e/(m2·a),建筑全生命周期(50年)可减少碳排放量508.48 tCO2e。研究内容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建筑绿色低碳建造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2.
零碳建筑的研发建造是促进可持续生态文明城乡建设的基础.从收集的国内外零碳建筑的典型案例入手,围绕节能减排的主线,总结归纳当前零碳建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观点和设想,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Solar Ark 3.0”为例,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七个阶段和建筑构件系统两个维度出发,阐述零碳建筑控碳技术与设计方法,通过计算验证可以九年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4.
零碳建筑是建筑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内容.该文基于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的项目研发经验,从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的理念及技术体系出发,探究零碳建筑的特征和内在发展逻辑,为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向零碳建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低碳建筑和零碳建筑概念均源自低碳经济理念,存在多种定义及描述。本文经比较分析,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零碳建筑概念,周全且目标明确。但在实践中,需结合实际确定阶段性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地推动建筑由低碳往零碳发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美国《零能耗和零碳建筑评价标准》(ASHRAE228—2023)的概况,标准提出了“净零能耗”建筑和“净零碳”建筑的定义,用于判定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的设计方案或运行状态是否达到净零能耗或净零碳排放。标准为跨建筑和跨场地边界的能量与碳的流动提出了量化计算方法,并对利用场外可再生能源和购买碳补偿制定了规则和限制条件。从适用范围、场地边界、能耗计算、碳排放计算、碳补偿5个方面介绍了该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通过与我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碳中和建筑评价导则》等标准对比发现,中美两国零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理念总体相通,但在计算方法存在不同。探讨了我国零碳(能耗)建筑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氢能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氢燃料电池可应用于多场景,为交通及工业提供了清洁稳定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国家中长期阶段重要能源战略。当前,氢能在建筑领域的使用还处在实践阶段,氢能的制备、储存、运输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成本决定了能否成为生活应用能源。近年来氢能建筑概念萌发,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实践,氢能将逐渐发展成为建筑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储能方式之一,并逐渐成为建筑用能的有效补充。氢能的建筑应用将为建筑节能降碳另辟蹊径,推动实现零碳建筑、零碳社区,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向零碳建筑过渡的方式,并强调了将自上而下的政策与自下而上的建设活动紧密联系的必要性。在这种过渡中,还需要将技术解决方案整合进整个建筑全系统方案中,从而达到最佳结果。对于使用者以及能源经济模型,零碳建筑具有多重优势。通过阐述零碳建筑政策指导与项目实践之间的差距,指明了其解决方法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Solar Ark 3.0”以标准化构件设计、高效预制装配和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建筑为目标,是首个双曲面UHPC预制装配产能建筑产品。通过曲面建筑构件系统的分类分件技术、壳体结构与围护结构免脚手架逆作法建造技术,和产供储用多能互补技术的综合应用,提出一种双曲面产能建筑的原型,并以此探索未来建筑的零碳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智能绿塔项目零碳建筑的创建目标,依据德国PHI被动房标准建设,对项目采用的被动房技术、光伏一体化、光储直柔、地源热泵、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先进绿色技术进行分析介绍,并对建成零碳建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完整阐述了零碳建筑的技术实施路径。零碳建筑智能绿塔的建设对于绿色建筑、光伏、储能、数字化运维等低碳产业的应用推广具有引领意义,可为其他零碳建筑的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张宪良 《建筑节能》2011,39(4):51-52
介绍了伦敦零碳社区建筑对国内建筑的借鉴意义及其理念、技术.从建筑成本、生活成本.建筑舒适性保障及中等密度城市建筑解决方案的设计理念出发,阐释了零碳建筑推广在国内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建筑碳排放的物理基础和减排量计算方法,为建筑减排量精确计算提供了工具.同时明晰了低碳、零碳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零碳中心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零碳建筑实践项目,以展示零碳技术与设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丁建斌 《住宅科技》2010,30(11):1-4
上海世博会伦敦零碳馆是我国第一个零碳建筑,它是根据英国贝丁顿社区的技术体系和逻辑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而设计的。文章全面介绍零碳馆的设计特点和应用的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零碳建筑设计与实践是促进可持续生态文明建筑社会发展的有力理论研究基础。本文以华南地区实际工程为例,结合华南地区气候特征,总结了一条华南地区实现零碳建筑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建筑碳排放的物理基础和减排量计算方法,为建筑减排量精确计算提供了工具。同时明晰了低碳、零碳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零碳中心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零碳建筑实践项目,以展示零碳技术与设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解读零碳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未来建筑节能零碳排放成为大势所趋。在阐述零碳建筑的意义和国际动向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零碳建筑著名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零碳建筑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7.
史敏磊 《江西建材》2022,(5):215-217
文中以某一既有办公楼项目的近零碳改造实践为例,分析该项目利用被动式建筑设计及相关技术手段,以降低能源需求,结合主动技术措施提高能源设备和系统效率,实现零碳目标,总结了从应用全过程管理体系与全过程能耗指标来指导和评价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等各阶段工作受控状态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8.
建筑部门碳排放在社会整体碳排放中占比较大,以建材碳排放为主的建筑隐含碳排放和以运行能源消耗为主的建筑运行碳排放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的2个最主要部分。开展零碳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有助于加速建筑部门深入推进碳减排,在建材碳排放和运行碳排放两方面发力,促进建筑从运行阶段零碳排放到全寿命周期零碳排放,进而推动实现个体到整体的建筑零碳排放目标。通过对加拿大零碳建筑设计评价标准、运行评价标准的剖析,以及实际评价项目的介绍,结合我国当前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标准编制和实施情况,对比了中加在建筑碳排放计算、建筑碳中和基础、建筑碳抵消措施、零碳目标实施路径及关键评价指标方面的异同,提出了我国绿色建筑项目进行零碳设计和运行可采取的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作为主要碳排放部门之一的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减碳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零碳建筑的研究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首先介绍了零碳建筑的背景、国外标准规范、研究现状与案例,然后梳理了国外关于零碳建筑的实施路径及相关工作经验、成果,为我国建筑业低碳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净零碳建筑评价体系》,以济南领秀城檀樾项目为研究案例,从高性能围护结构、冷热桥处理、可再生能源利用、智能监测系统、设备与系统节能、装配式建造等方面对零碳建筑实施路线进行探索研究;接着,运用能耗计算软件EQUEST-3.64模拟计算项目边界内公区的能源消耗总量,并根据每种能源的消耗量和碳排放因子,进行新建项目的运营碳排放计算。结果显示,碳排放强度满足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再降低40%以上的要求。本研究为零碳建筑认证和实施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