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扬子西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铁铜金矿产资源产区,分布许多小-大型铁铜多金属矿床,而本次研究的大红山矿床属扬子西南缘内最大的铁铜多金属矿床之一.基于铁、铜矿体的主要赋矿岩石岩石学研究,并结合成矿背景和同位素资料研究,认为其岩性并非火山岩,实际上是由伴随基性岩浆上升的不混溶富硅碱和碳酸盐流体交代混染辉长岩岩体或原地层岩石在大红山岩群某些部位形成的交代蚀变岩(包括蚀变辉长岩).同时,根据矿区观察到的磁铁矿石与钠长石碳酸岩相互穿插、包裹所表现出的不混溶特点,暗示交代蚀变岩形成和铁成矿是同时的,可为下一步在周边寻找铁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西藏邦铺斑岩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区侵入岩期次和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成矿前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成矿期闪长玢岩和二长花岗斑岩及成矿后期石英二长斑岩和辉绿玢岩等5种。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LA-ICP-MS技术获得了矿区闪长玢岩岩体锆石微量元素特征。结果表明:邦铺矿区侵入岩锆石类型主要包括岩浆锆石和热液锆石;5种侵入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具相似的特征,曲线左倾,整体较陡,表现为明显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富集。通过锆石Ti含量地质温度计计算出侵入岩锆石结晶温度,显示出成矿期和成矿后期侵入岩体岩浆来源于在水近饱和条件下发生的部分熔融。根据锆石中特定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变化,各侵入岩锆石均是从陆壳岩浆中结晶分异形成的,与锆石相对应的寄主岩石均形成于陆壳环境。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含矿建造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含矿岩层自下而上为:底板黑云石英片岩→碳质板岩(Pb、Zn主要赋矿层)→下条带石英岩(Cu次要含矿层)→透辉、透闪石岩(Pb、Zn及Fe主要赋矿层)→上条带石英岩(Cu主要赋矿层)→顶板二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出现在含矿层之下,顺层产出,与围岩侵入接触.矿石δ34S多集中在8‰~20‰,以火山硫为主;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属正常铅,在构造演化图上,落在上地幔与造山带铅演化线之间的克拉通化地壳边部.含矿建造ΣREE多在84 77×10-6~234 49×10-6,(La/Yb)N均>1.矿物包裹体组分类型为Na-Ca-F,Na-Ca-Cl型;均一温度150~464℃;成矿压力5MPa,pH6 5~7,Eh-0 5~0 18.经综合分析研究,该矿床属大陆裂谷环境的海底火山喷气沉积层控(变质)型,并总结出该区寻找此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从宁夏广武山铜矿矿化特征分析成矿原因,试图找出成矿规律.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含矿地层区域铜矿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原生黄铜矿型铜矿的原生沉积和次生富集的发生与褪色带关系密切,形成似层状矿体.退色带中铜矿化是氧化-还原过渡带环境的产物,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广武山地区寻找铜矿应注意研究相对应的有利地质成矿部位,可望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相似文献   

5.
江西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闪锌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矿床闪锌矿分3个世代产出,从早到晚其含量铁量降低,颜色变浅,晶胞梭长a0增大,显微硬度降低.闪锌矿微量元素具有低Mn,Cd,高Ga,Zn的火山一次火山热液矿床的成因特征.从早到晚,闪锌矿的Cu,Mn,In,Ga,Au逐渐降低,Ag,Hg,Cd逐渐升高,闪锌矿的Ag、Cu含量高时可作为矿床Ag、Cu矿化的标志.闪锌矿的稀土元素特征与火山一次火山岩相一致,,无明显铕异常.硫同位素δ(34)S‰均值为2.31,离差小,闪锌矿包裹体成分阳离子为Na+-K-Ca(2+)+Mg(2+)型,指示矿床成矿的物质来源与火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7.
小多宝山铜矿床位于多宝山铜(钼)矿床北西约10km处,是三矿沟-多宝山铜钼铁成矿带上一个较为典型的小型矽卡岩型铜铁矿床,矿体赋存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的接触部位。对早期硫化物阶段中石英和晚期硫化物阶段中方解石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研究表明,早期硫化物阶段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8~467℃,盐度w(NaCleqv)变化范围为8.8% ~21.2%,含子晶三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20~434℃、盐度为39.3% ~50.1%;晚期硫化物阶段仅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8~163℃,盐度为1.22% ~5.99%。结果显示,早期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含CO2 的NaCl-H2O热液的特征,主成矿阶段北西向片理化活动,导致流体减压而强烈“沸腾”,使得金属硫化物卸载沉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区域含矿岩系、火山作用、构造演化与矿产等开展地质调查表明:这些矿床产于塔里木地块古陆缘 红柳沟-拉配泉元古代裂谷带、喀腊达坂大断裂北侧,含矿地层为蓟县系卓阿布拉克组变质火山岩,具有典型的 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特点,成矿作用发生于火山喷发旋回的间歇期。通过对典型矿床喀腊大湾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表明该矿床具明显的矿化分带和蚀变分带,δ(34S)测定反映硫大部分来源于海水,成因类 型属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喷气-喷流型硫化物矿床,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为海相沉积地层、火山喷发的间歇 期和断裂构造等,变质作用对成矿有一定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9.
矿石的中稀土亏损与热水沉积岩类中稀土富集恰成互补,说明两者是同一热水系统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南带矿石铅具混合铅特征,其两种不同时期正常铅年龄正与北带基底形成年龄和成矿时代相对应,反映成矿物质来源于下伏沉积柱和古老基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电机拖动系统转速的调节与控制问题,提出了控制力矩电动机转速的方法,采用可控硅调压装置,解决了综丝收卷系统中转速的均衡控制。  相似文献   

11.
12.
昆阳裂谷(云南段)铁铜多金属矿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阳裂谷(云南段)是重要的铁铜矿化集中区,伴随裂谷的发展演化过程,铁铜矿床的成矿具有“六楼一梯”的时空分布规律,区内成矿主要受地层层位、岩相及古地理环境、构造以及火山作用等因素的控制,根据区域成矿规律特征,总结出区内4个重点找矿靶区及重要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3.
对金满铜矿床的宏观及微观(微量元素、同位素等)研究表明:含矿层(花开左组)中成矿元素含量很高,构成了重要的矿源层;硫来自含矿层,有机炭在成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成矿流体中的水应属地层水和大气降水;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与兰坪盆地红层铅同位素组成极相似,均属壳源铅.因此认为,成矿物质应来源于地层,矿床的形成是含矿热卤水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矿体主要产于粉砂质板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带。对该矿床的地层和岩浆岩进行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质量分数为(18.09~532.08)×10-6,平均为235.60×10-6,磁黄铁矿的稀土元素质量分数最低,硅化砂岩最高;轻稀土元素与重稀土元素质量分数之比为7.02~12.53,平均为9.95;Eu异常为0.22~0.72,平均为0.42,呈明显的Eu负异常;Ce异常为0.97~1.07,平均为1.02,无明显Ce异常;La与Yb质量分数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比值w(La)N/w(Yb)N为6.57~18.72,平均为10...  相似文献   

15.
在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铅锌矿床开展了吸附烃测量方法找矿有效性试验研究.通过在已知矿体上打的剖面测量,确定了该方法在矿区找矿最佳技术参数:采样间距20m,采集土壤B层,加工粒度-0.15mm,分析样重30g,测试时间30s.测出了良好的吸附烃异常,异常与矿体吻合,表明该方法在拉屋矿区找到类似的金属矿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和扩大铜陵沙滩脚铜矿床外围铜多金属矿资源,在地质及以往物探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外围开展了高精度重力测量、磁测和大功率激电测深工作.通过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处理、分析、2.5D重磁剖面联合反演和综合分析后,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圈定了区内2处隐伏闪长岩体和1处矿(化体)的分布、埋深,推断了1处隐伏断裂构造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湘西柳林汊一带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十分发育。为了揭示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及成矿流体信息,对该区最典型的合仁坪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标准化Isocon图解法,对围岩蚀变过程中物质带入、带出进行质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合仁坪金矿床的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绢云母化(褪色化)、黄铁矿化和绿泥石化,其中褪色化分布最为广泛,是该区金矿床最重要的蚀变类型;在合仁坪金矿床形成过程中,围岩中的AlO 为惰性组分,NaO、Sr、V、Cr、W、Nb、Th及部分挥发分(S、CO和HO)等组分被带入围岩中,而SiO、FeO、KO、CaO、MgO、Cu、As、Pb、Zn、Ni、Co、Sb、Li、Rb、Ba等组分从围岩中迁出;轻稀土元素的迁出程度远远大于重稀土元素,围岩蚀变过程中轻、重稀土元素发生强烈的分异;矿脉中钠长石的钠质并非来自赋矿围岩,而是由成矿流体从外界带入的;矿脉石英中硅质则部分来自赋矿围岩。  相似文献   

18.
丁家山古楼山金矿区含金矿源层为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组成含金矿源层岩石为 高频互层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其中细砂岩、粉砂岩、碳酸盐岩含成矿流体物性较好,页岩、板岩含成矿流体物 性较差。在成矿过程中,构造变形与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及储集密切相关。其规律为:原生构造导致成矿流体 的初次聚集;第一期构造变形导致成矿流体的聚集;第二期构造变形导致成矿流体运移及金矿床形成,该期变形 是金的主要成矿期;第三期构造变形使成矿流体进一步聚集和金矿体的富集;第四期构造变形是石英方解石脉 的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19.
北衙金矿床是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上的主要金矿床之一。成矿作用明显分为两次,具有典型性。第一次成矿作用为岩浆热液成矿,使围岩发生矿化。并在成矿有利部位形成矿化体,但未构成工业矿体。第二次成矿作用是次生富集作用。由于矿区的地形、气候、地壳运动、岩石物理化学性质、水化学及水动力等条件均有利于氧化作用的进行,氧化带十分发育。在第一次成矿作用形成矿源岩的基础上,金发生溶解、迁移和重新分配,在氧化带的下部富集,形成“北衙型”金矿。同一岩带上的其他岩体,有许多也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岩浆热液矿化过程,有必要研究它们的次生富集条件,注意寻找“北衙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