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产品,将光单元与电缆复合在一起,能够实现信息及电力的双重传输.OPLC温度特性研究对决定光网络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热电类比理论提出了OPLC热路模型的建模方法,以双缆芯OPLC为例建立暂态热路模型,并对光单元位置单独建模,实现各位置温度的精确计算.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热阻、热容参数辨识,提高了温度特性研究的准确性;通过COMSOL仿真分析及搭建温度测量实验平台分别获得不同电流大小时OPLC各位置温度值,通过对比热路模型计算得到各位置温度值与仿真及实验所得温度值误差小于1.3℃,验证了基于热电类比理论研究OPLC温度特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光纤到户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光纤到户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是实现电力光纤到户的更好传输介质.通过含松套和紧套结构光传输单元的两种结构OPLC设计、制造扣试验对比,证明松套光纤结构更适宜;也证明含干式光单元的OPLC有更佳的机械和光学性能.OPLC已经成功应用于中国电力光纤到户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3.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将光纤与电力电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建设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温度的变化对OPLC运行状态、参数测量准确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建立OPLC的热路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OPLC种类繁多、结构各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加原理的OPLC热路模型建模方法,首先将不对称的OPLC等效成几个对称的子模型分别建模,然后利用叠加原理将各模型叠加。在此基础上,利用粒子群算法实现模型参数辨识,提高参数精度,得到精确的热路模型,进而实现OPLC不同位置温度的精确计算。该文以四缆芯OPLC为例建立OPLC热路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是由绝缘导体和光单元组成的复合电缆,可以实现低压电力和光通信双重传输。依据OPLC的运行原理,分析其运行过程中的电热关系,对OPLC内光纤温度与光纤传输损耗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说明了光纤温度变化对其传输损耗的表征作用。针对OPLC工作时电热效应导致光纤温度升高问题,从调整OPLC结构的角度提出优化模型,依次改变光单元位置 、耐热层材料、耐热层厚度,采用具有微管结构的光单元。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别计算了OPLC在额定工作状态下原始结构与优化后结构的温度分布。采用优化结构后光纤温度由86.8 ℃降低至77.25 ℃,表明本文提出的OPLC优化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电热效应对光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钱子明  管新元  马军 《电线电缆》2007,(5):30-32,36
针对悬链式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生产线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绝缘线芯在悬链管中的位置产生周期性抖动的现象,分析其产生抖动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对工装及设备进行改进,达到抑制绝缘线芯周期性抖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现行GB标准和IEC标准规定的船缆绝缘线芯浸水电容增率的测试系统,因未考虑绝缘线芯两端不浸水部分与水槽之间的电容,事实上系统本身存在着影响测试精度的因素.测试精度与试样两端和水糟的相对位置有关.采用一个非金属架子,将试样两端不浸水部分固定,使其与水槽的式相对距离最大,则是提高测试精度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肖飚 《电线电缆》2003,(4):20-23
介绍了宽带市话电缆的主要电气指标;侧重描述了该电缆的制造技术的关键;保证绝缘线芯均匀一致,选择极短的对绞节距和采用层绞式单元/缆芯结构。并指出利用单模拉丝机,可以解决非连拉连韧挤塑串联生产线在挤制绝缘线芯时的导体尺寸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集电缆的输电功能和光纤的通信功能为一体,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OPLC线缆将会在市场广泛应用。其中OPLC的接续涉及到光电安全分离、光纤接续及保护、电缆连接及保护等,是OPLC实现光纤到户的重要技术之一。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研制了OPLC接头盒。文章分析了OPLC的接续特点及OPLC的光纤接续引出的要求。介绍了OPLC接头盒的研制过程,为智能电网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吴云杰 《电线电缆》2006,(2):7-9,13
介绍了在悬链式CCV生产线上生产220 kV及以上超高压电缆绝缘线芯的一种最新技术,即在悬链式CCV生产线的硫化管进端采用特殊的热处理技术———进端热处理技术EHT,使绝缘层较厚的绝缘线芯(如220kV及以上超高压XLPE电缆绝缘线芯等),在进入硫化管硫化交联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绝缘体的下垂,以提高绝缘线芯的圆整度和同心度,从而使在悬链式CCV生产线上生产超高压电缆绝缘线芯成为一种成熟稳定的技术,这样极大提升了普通悬链式CCV生产线的技术等级。  相似文献   

10.
<正> 由于工艺不完善或操作不慎引起的通信电缆绝缘线芯错位,许多生产厂都没有好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将整根电缆从一端逐段截去,或将整根电缆从中部截断,来剔除有错位故障的一段电缆,因而造成很大的浪费。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现总结出了一个能较准确地找出电缆错位点的方法,提供大家参考。 1.本方法的适用范围用于同心式绞合绝缘线芯的任何电缆。 2.方法原理我们根据同一段电缆中同一层两根导线间的电容,与两根导线间的距离成反比、与电  相似文献   

11.
电力光纤到户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通信作为广泛应用的通信技术,具有带宽高、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优等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已经成为通信网络建设的首选.电力光纤到户采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实现电力流和信息流的同步传输,是电力通信网在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延伸,是进行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双向互动、推动社会资源共享的必然选择.文章设计了光纤复合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光纤复合电缆的结构及性能,把具有特定功能的传感光纤和通信光纤嵌入到电力电缆中,构成具有通信和传感功能的10kV中压复合电力电缆,可以实现对输变电网设备、设施状态的在线监测和数据通信传输功能;阐述了针对此光纤复合电缆开发的直通式中压光纤复合电缆接头结构及性能。  相似文献   

13.
OPLC作为一种新型光电复合缆,国内外在以往的工程建设中均没有使用过该种产品,曾经出现的光电复合缆主要在海底电缆中应用,对于在接入网中的使用尚属空白,同时对于光电复合缆产品没有标准可循,性能测试也属空白.文章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材料、不同结构的OPLC产品进行各种性能的测试分析,结合其应用得出一系列OPLC产品结构设计、技术指标、试验要求及包装、运输方面的阶段性结论是产品优化分析、性能特点分析及其应用特性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力电缆导体运行温度是电缆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在电缆制造时,将测温光纤预置于电缆分割导体内,对其配套的电缆附件进行了初期的电气性能、光纤连接、引出的可操作性模拟试验。在预鉴定试验线路安装时,两段电缆导体内的光纤在连接盒的导体连接管外进行连接。在电缆线路两端户外终端(或GIS终端)处,将电缆分割导体内的预置光纤引出到终端外部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DTS)的光纤连接。DTS通过预置于电缆分割导体内的测温光纤实现对电缆导体温度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5.
黄旭峰 《电力系统通信》2004,25(7):42-46,51
DWDM光纤系统具有带宽利用率高、扩容成本低、可传输多种格式信号、传输距离长等优点,为充分满足福建电力系统不断增长的业务要求,选择了DWDM通信系统以及环型路由结构,采用36芯G.655B和G.652B两种OPGW光缆,建设福建省调通中心至各地区电业局的光纤通信系统传输平台。文章详细地论述了DWDM系统建设中应该考虑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配电通信接入网中EPON通信系统对光分配网络建设的要求,结合现场工程设计一种ODN建设方案,对光缆网络进行分层设计,形成一级汇聚网络和二级辐射网络.其中,处于一级汇聚网上光缆汇接点需要考虑接入至少2个变电站,形成光缆路由保护;二级辐射网络就近接入相邻汇接点形成手拉手保护.方案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减少光缆施工难度、方便维护的优点.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满足EPON通信系统的光缆铺设及光功率要求,为配电通信接入网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