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成果,应用化工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炼厂常减压装置的节能改造,经济效果是十分显著的。通常,一套年处理量为200~250万吨原油的常减压装置,改造后平均能耗一般可下降6~8万大卡/吨,即每套装置每年可节约燃料油1.2~2万吨。  相似文献   

2.
王平  安学慧 《安徽化工》2000,26(2):31-32
本文简要介绍了山东省莱州市金兴化工有限公司 4万吨 /年硫酸装置改造为 6万吨 /年装置 (简称硫酸“四改六”)的工艺技术选择、设备选型及改造后的装置运行情况 ,对类似装置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一、工厂概况我厂是以氯碱为基础的工厂,现建成装置有: 1.聚氯乙烯树脂 1.2万吨/年 2.液氯 0.45万吨/年 3.电石(技措改造前) 1.8万吨/年 4.电石(技措改造后) 2.5万吨/年因为聚氯乙烯树脂装置能力为1.2万吨/年,需要电石1.92万吨/年,原有装置所产  相似文献   

4.
9万吨/年碳四抽提丁二烯装置经过技术改造后,装置的生产能力由9万吨/年提高至12万吨/年,同时解决了系统压差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装置的能耗。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原石化聚丙烯技术改造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扩能改造的原则及设计的总体思路,对中原石化聚丙烯装置的关键设备进行改造,使其生产能力由4万吨/年扩大到6万吨/年,获得了最佳经济效益,为国内其它同类装置的改造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徐兆祥 《广州化工》2013,41(5):186-187,212
随着催化装置扩量,液化气产量增加了,原1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已经不能满足液化气加工需要,需进行扩能改造,经过对脱丙烷塔和精丙烯塔进行改造,以及部分机泵和换热器改造,达到13万吨/年处理量的需要。装置改造后运行平稳,达到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阳石化炼油厂工艺装置加氢裂化、350万吨/年常减压、550万吨/年常减压的节能改造及工艺装置与新建工艺装置(100万吨/年加氯裂化、200万吨/年加氢精制)低温余热能源的综合利用,在2011年第一个采暖冬季,共计节省蒸汽20万吨,改造前后炼油装置能耗下降约54917.96×104(MJ/a),为辽化公司的发展提供充裕的动力系统保障.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是由洛阳设计院设计的两段再生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于1990年投产,设计能力60万t/a。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受三旋尾燃、热平衡等因素影响,装置实际处理能力只能达到48万吨/年。随着三十万吨乙烯项目的投产,我厂渣油严重过剩,为了提高装置加工能力,提高装置深加工水平,重催装置于九六年进行了扩产改造,改造的第一期工程(目标60万吨常渣/年)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动态     
金陵石化烷基苯厂9万吨/年轻蜡装置联运成功 11月16日,金陵石化烷基厂轻蜡装置扩容改造投运后,日产量比改造前提高了85吨,初步达到了年产9万吨轻蜡的设计要求,仅此一项该厂每年可多产轻蜡2.8万吨,创效益2000多万元。 近20年来,烷基苯厂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地走内涵挖潜改造之路,先后取得了脱氢催化剂制备技术国产化、首创脱氢催化剂再生技术以及烷基苯装置7.2万吨/年技术改造等成果,并获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较多的国产化技术经验,为今年9万吨/年轻蜡装置国产化改造工程实现突破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石化分公司现有一套1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采用Claus法进行硫回收,已于2015年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该装置尾气焚烧炉现状排放烟气的二氧化硫浓度平均约每立方米400毫克。目前大港石化分公司拟投资997万元对硫磺回收装置进行改造,改造后装置规模不变,仍为1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装置改造内  相似文献   

11.
茂石化2号井柴油加氢装置于1999年11月建成投产,装置原设计处理量为160万吨/年,2001年扩能改造为200万吨/年。2006年8月下旬3号柴油加氢装置开汽以后,2号柴油加氢装置按生产平衡要求停工待料。2006~2012年间断性开工生产,2012年7月停工进行装置节能改造和RTS技术改造、余热回收改造。本文对2号井柴油加氢节能改造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1 概况辽阳石油化学纤维公司化工一厂的乙烯装置是1973年由法国 TECHNIP 公司设计,并成套引进的装置,原设计的生产能力为7.28万吨/年乙烯。1985年,辽化公司依靠TECHNIP 公司,对该装置进行了一次改造。改造后,以大庆石脑油为原料,裂解炉在“4+1”运行时,装置生产能力可提高到9万吨/年乙烯。但改造完成时,裂解原料却由原设计的大庆石脑油变为以辽河石脑油为主,大庆石脑油为辅。因此,乙烯的单程裂解收率从29%下降到24%,乙烯产量也从9万吨/年,跌落到7万吨/年。  相似文献   

13.
1.降低原料成本。首先,PTA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目前我国尚有单系列低于25万吨/年的生产线,同时已有增容到35万吨/年的技术及经验,通过增容改造,每增加1万吨PTA投资约1340~1400万元,而新建只需4000万元。此外我国已有自建45万吨装置的可能,用国产技术新建装置投资...  相似文献   

14.
正河北承德黎河肥业有限公司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城南工业园区现有厂址内新建2万吨/年工业一铵生产装置及10万吨/年磷铵(复合肥)配套储存设施安全升级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3 400万元,将建设2万吨/年工业一铵生产装置一套,储存设施安全升级改造项目包括新建6 000吨浓硫  相似文献   

15.
对磷酸二铵装置内相关设备能力进行了系统识别,找出了影响产能提高的瓶颈,并对瓶颈加以改造,可以使装置能力由原来的60万吨/年,提高至每年75万吨/年。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于七十年代引进五套30万吨/年乙烯装置,也建了几套小规模的乙烯装置。但从八十年代直到现在,引进的乙烯装置规模均为11~15万吨/年。我国今后建什么规模的装置经济效益较好,还要深入探讨。现主要对30万吨/年和45万吨/年规模的经济效益的差别作初步的分析,同时也对11~15万吨/年和大规模乙烯装置的经济效益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总投资 5.8亿元的齐鲁公司氯碱改造工程于近日建成完工 ,氯乙烯、聚氯乙烯改造装置相继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 ,生产出合格产品。齐鲁氯碱改造工程是国家经贸委确定的“90 1”工程原料配套生产改造项目 ,由烧碱装置填平补齐改造项目 (即 5万吨 /年离子膜烧碱装置 )和氯乙烯、聚氯乙烯技术改造项目组成。其中 ,离子膜烧碱装置引进意大利迪诺拉公司的先进技术 ,已于 1 999年 1 1月建成投产 ;氯乙烯改造部分主要引进德国克虏伯·伍德公司技术 ,聚氯乙烯改造部分主要由齐鲁公司自行开发设计。项目投产后 ,形成了烧碱 2 5万吨 /年、氯乙烯 2 3.4万吨…  相似文献   

18.
扬子石化65万吨乙烯改造工程的最后一套终端产品装置——2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日前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了晶莹剔透的高品质塑料产品。 至此,扬子石化第二轮乙烯改造工程新建丁二烯、聚丙烯和聚乙烯所有三套终端产品装置全  相似文献   

19.
烟气轮机是催化装置中能量回收的重要设备,烟气轮机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生产任务和能量回收任务的完成情况。随着现在催化装置的扩能改造和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延炼100万吨/年催化装置烟气轮机改造显得日益紧迫。本文将重点分析延炼100万吨/年催化装烟气轮机进行扩能单级改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全厂原油加工平衡,大港石化公司采用先进工艺与技术将原1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扩能改造至130万吨/年,48小时运行标定表明,装置运行平稳,处理量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