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德育的本质特征及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德育的本质与任务我国解放以来,在德育概念的表述上众说不一。有的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有的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而且这种教育是面向各行各业的;有的说,德育就是政治立场教育、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等等。凡此种种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准确地表述德育。学校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等教育因素构成的整体。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概念,它只是在学校教育这一特定的领域内才能成立。我们认为,德育是学校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进行的政治思想和道德  相似文献   

2.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居于统帅和灵魂的位置.然而,在中国,德育概念使用十分混乱,德育由原来的仅指道德教育,经历了一个不断"泛化"的过程,使得德育涵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多重内涵,德育概念的"泛化",最终取消了德育概念本身,也造成德育实践中出现种种偏差.从语义分析,德育本来就是道德教育;从学者的探讨中可以看出,"大德育"有其名却无其实,德育原理更多的是道德教育原理.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德育概念的"泛化"弊大于利.因此,终结德育概念的"泛化"现象,取消"大德育"概念的使用,正确处理和研究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概念的关系,使他们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回归德育即道德教育的本真,才能澄清理论上的误区,正确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回归自然:大学生德育的根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德育往往更为注重说教与规训,缺乏对学生自然心性的养护与提升,忽视了最为元始的自然对道德的作用。在回归自然的人文思潮中,大学生德育也应顺势而为,遵循一条新的路径:回归自然天性的原点,以自然德性为根基,在自然与德性的天然契合关系中筑造人的道德法则,以自然来牵引和滋养德性。在实践层面,创设"花园式"校园、开设"蓝天下"德育课程和倡导"绿色经典"阅读等举措都是可行的,都有利于重建大学生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并促进其自然德性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传统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理想化、抽象化和知识化倾向,道德教育与生治世界脱节,变成了单纯的思想品德知识灌输.研究认为,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现实基础,回归生活世界是德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价值取向,是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的德育思想不仅包括"立于现象世界"的公民道德教育,而且也包括"有事于实体世界"的世界观和美感教育的部分内容.前者主要说明了德育的适应性功能,而后者则突出了德育的超越性品质.因此,蔡元培的德育目的既包括现象世界的德育目的,也包括实体世界的德育目的.在德育内容方面,既包括指向现实生活的德育内容,也包括指向精神生活的德育内容.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理念的走向与方法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指出了高校德育在主体、内容、目标、方法及研究上的困境 ,探讨了大学德育理念创新中的人性化、实证化、动态化、整合化、自主化走向 ,并提出了与德育理念更新相适应的大学德育新方法 ,如活动道德教育法、道德案例教学法、道德咨询测验法等。  相似文献   

7.
传统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暴露了当前大学生网络德育的不足,它表现出对大学生主体人格的遮蔽、缺乏对话与思辨以及强制性的道德命令.借鉴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商谈伦理的观点,对大学生主体的人格尊重是网络德育的基础;大学生网络德育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具有发展的阶段性与层次性;我们应采取“对话-辩论”的道德教育模式,营造诚信公正的网络德育环境,以求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大学生德育带来巨大挑战,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形势更加严峻。艺术类大学生德育面临三种挑战:德育说教和道德需求相脱离、纯经济价值观和普世性道德观相冲突、低俗艺术所含负面价值观和人文主义道德理想相违背。公共德育不足以迎接挑战,现行艺术教育也不足以迎接挑战,只有公共德育和艺术专业德育相结合,才有可能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德育本质的研究 ,可谓人言言殊。虽然人们所认识的德育本质各有不同 ,但就其研究的逻辑起点则是一致的 :遵照逻辑学的定义规则 ,从教育本质的一般属性出发 ,厘定德育的外延 ,明晰德育内涵 ,最终提出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如有人认为德育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 。有人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 ,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2 ] 。也有人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  相似文献   

10.
生活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利用和创设有价值的生活场景,以直接影响人的德性发展的教育活动.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在我国经历了试探、展开和繁荣三个阶段.其研究主要涉及到生活德育的理论依据、生活德育的含义、对生活的解析、生活-道德-德育的关系、生活德育途径和对德育脱离生活的批评等内容.存在着生活德育概念有待提升、生活范围有待界定和价值选择、生活德育方式有待建构和验证、是否还需要知性德育、生活德育的途径需要具体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信 ,是中国传统道德和当前市场经济的共同要求 ,也是其它道德品质修养的基础。信德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之德 ,信德的修养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立身处世、成才立业。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信德教育 ,就必须建立健全信德教育的基本制度 ,充分挖掘古人留下的信德资源 ,明确信德内涵 ,强化信德意识 ,同时优化校园信德环境 ,加强大学生信德修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大学德育创新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新理念 ,实现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统一 ,德育政治定位和德育教育定位统一 ,德育的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确立德育工作新概念、新内容、新载体、新要求。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培养大学精神。德育创新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中国加入WTO后全球教育服务市场相互更加开放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双轨制”政策是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理论的合理性政策性结论,其完整执行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在国内学习,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及在全球教育服务市场的竞争力,也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以及社会公平,并使国家受益。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转变。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观念上的、制度上的,也有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进一步的改革也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其中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将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5.
大学理念始终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最基础和最前沿问题,因为它是大学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表征,是引领大学前进的灯塔和标帜.纵观中关高等教育发展史,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两者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大学理念.透视它们的不同发展脉络和历史意蕴,我们认为中国大学理念以做人为先,美国大学理念以知事为先.中国大学理念秉承传统文化的精神,通过"人"来统一知事与做事,而美国大学理念却通过"知识"来统一做人与做事,基于不同的出发点,两种大学理念具备不同的内涵,但双方均牢牢地坚守着各自一些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船山在明朝亡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展了儒家的义利观,既强调重义轻利,又强调义利的辩证统一。他对“义”,“利”的内涵作了多层次的剖析,主张超越特定政治集团的“一人之义”,“一时之义”,求“天下之公利”,坚持民族利益为重的“古今之通义”,保卫民族主权和领土完整;强调“以信为先务”,信义乃“立政之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放松信义教育。这些思想在今天仍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在才能(高考成绩)基础上城乡居民对高等教育需要的满足程度基本相同。文章考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认为造成这种机会不均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现均等的有效策略只能是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里凸显出来。可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却趋于淡化,这使大学生难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对于部分大学生重才而轻德的现象,高等教育应该承担一定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就在于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学费的准价格机制及其运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学费性质的分析 ,研究了具有价格功能的高等教育学费的形成因素 ,提出了充分运用学费的价格机制作用 ,调节高等教育供求关系 ,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 ,提高高校办学效益的设想。同时 ,要科学控制学费的价格功能的负面影响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弥补市场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