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茗     
凡怡 《饮食科学》2008,(9):60-60
远方的朋友出差来安徽.给我带来一盒精品铁观音茶。茶对于我而言.只是一种消遣.我没有太多的讲究.可多可少.甚至可有可无。我平时不太喝茶.究其原因.是怕麻烦的心理在作祟——其实我是想喝茶的.但是自己却不懂茶道.老是认为喝茶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我问朋友:  相似文献   

2.
品茗乌龙茶     
几千年来,尽管世界不断发生变化,历尽沧桑,但茶叶不仅没有被历史淘汰,反而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钟爱.  相似文献   

3.
品茗居     
绿茶采摘的时间尤为重要,基本有三大特点:一早、二嫩、三勤。绿茶采摘以早为贵,茶家常说:“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明代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曾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说,说明绿茶向来就强调要早采。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绿茶为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且集中产于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灵隐等地。这里的茶园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长年处在云雾缭绕之中。  龙井茶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只采一个嫩芽的称为“莲心”;采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称为“旗枪”,采一芽两叶初展的,叶形卷如雀舌,称为“雀舌”。通常制造1公斤的特级龙井茶,需要采摘7-8万个细嫩芽叶,全年茶叶生产季节中要采摘30批左右,采摘次数之多是龙井特有的。  高级龙井茶全凭一双手在一口光滑的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炒制手式有抖、搭、拓、捺、甩、抓、推、扣、压、磨十大手法。龙井茶色泽翠绿,外形扁平光滑,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之誉。  品尝高级龙井...  相似文献   

4.
品茗心境     
金生 《饮食科学》2005,(1):50-50
嗜茶成癖,且好习茶道。虽于茶道、茶艺一知半解,却惹下"穷讲究"的病根。但凡喝茶,再也不肯作驴马饮,非得讲究个好茶、好水、好茶具、好环境。说我是伪雅士也好、伪小资  相似文献   

5.
品茗居     
饮品世界 茶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煎茶待客”演化而成的聚饮方式──茶宴、茶话、茶会,可算是古代情趣生活的三部曲。茶,留下了无数名传四方的佳话,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明。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白毫银针、武夷岩、祁红、普洱等名茶,都在千百年茶客们的唇齿间国下了香韵。中国人把饮茶演绎成茶艺、茶道,使茶由自然物升华为文化物,使饮茶这一消费行为升华为高层次的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离开了茶,真不知还有何物能成为中国人在杯壶中品昧美妙生活的共享品! 白云流霞 王琼被誉为东北第一茶人,…  相似文献   

6.
品茗甜茶     
洋滔 《美食》2003,(4):42-42
  相似文献   

7.
蒙山菜肴     
罗伟 《四川烹饪》2003,(1):45-45
  相似文献   

8.
品茗侃茶话     
土生土长于滇红茶发源地凤庆的我,自小就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每一个微寒的清晨,在每一个闲暇的午时,以及每一个清静的夜晚,我都会泡上一杯醇香宜人的滇红茶,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世界。 人们对茶叶的认识,最早来源于它的药用价值。饮茶不仅能提神益思,消食去腻,明目清心,而且可  相似文献   

9.
品茗乃大雅     
品茗肯定是一种雅,正如周作人先生所说:“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首先,与茶有关的故事总是雅得很。不信,这就给您侃两个。一是《金瓶梅》中的一个情节。有一次,西门庆迷上了佳人儿桂姐,应伯爵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在给西门庆上茶时念了首夸茶的《朝天子》:“这细茶的嫩芽,生长在春风下。不揪不采叶儿渣,但煮着颜色大。绝品清奇,难描难画,口儿里经常呷。醉了时想她,醒来时爱她。原来一篓儿千金价。”显然,这是在以茶之香纯比人之秀美,这哪里是在夸“茶”,这分明是在夸人.《金瓶梅》是写情爱的古典名著,这首借茶写人的《朝天…  相似文献   

10.
品茗谈趣     
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是国人的骄傲.在古代,文人墨客和茶有着不解之缘,又形成了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而骚人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品茗     
一向对饮茶感兴趣,所以当武夷山导游决定在旅游节目中增加到农家品尝武夷山乌龙茶的内容时,我欣喜不已。 翌日清晨,导游领着我们一行人沿着蜿蜓的山路向水帘洞方向走去。途中,导游向我们介绍武夷山乌龙茶的特色,使我们获益匪浅。 乌龙茶按其品种等级可分为:大红袍、小红袍、玉桂、水仙、铁观音、铁罗汉等十多种。不同品种价格悬殊,其中最珍贵的当数大红袍,这种茶树全世界也只有三棵,每年的产量仅七至八两,故有“纵有万金也难求”之说。用大红袍茶树嫁接而成的小红袍也是上佳的乌龙茶。上好的乌龙茶通常生长在岩石间,故又称岩茶,…  相似文献   

12.
品茗话时尚     
枫溪 《烹调知识》2004,(4):50-51
追随着现代人向往返璞归真、追求闲适自然的心态,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又格外受到都市人的青睐。眼下,各种各样的茶艺居、茶馆、茶社、茶轩、茶坊、茶座、茶园、茶廊、茶苑、茶肆、茶庭、茶室、茶铺……星星点点般地点缀在大街小巷里,成为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3.
品茗谈趣     
刘思龙 《饮食科学》2004,(10):51-51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的骄傲。在古代,文人墨客和茶有着不解之缘,又形成了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而骚人雅士品茗的佚闻趣事,已成为我国茶文化中极富韵味的一章。  相似文献   

14.
为消渴而饮,为止署而饮,为淋漓而饮,无视他人语,方显大丈夫乎?一然,一否,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5.
品茗乃大雅     
张玉庭 《美食》2005,(3):44-44
品茗肯定是一种雅,正如周作人先生所说:“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相似文献   

16.
茶外品茗     
我国是个举世公认的“茶国”.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名茶更多,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和建欧的碧螺春等蜚声中外.然而饮茶的道路是宽广的.除了来自茶树的茶品外,人们运用各自地区的物产资源,加工出许多独具特色的、非茶似茶的茶外之“茶”.这些茶虽非来自茶树,却都起着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蒙山炒鸡     
范军 《上海调味品》2006,(12):31-31
选用当年的黑腿小公鸡,相传光棍鸡制人一家兄弟三个都是光棍,有一天把山养的小公鸡和多种药料放在一起炖熟,香味散发出去,左邻右舍过来品尝,味道特别好持,有人建议他们开个炒鸡让,生意红火,兄弟三人都娶上了媳妇。  相似文献   

18.
邓聪 《烹调知识》2006,(3):44-45
我不是厨师,只是经常下厨打理一下自己小家庭的日常三餐。自然,也就伺弄不出什么复杂的大菜。尽管如此,对厨艺之道,却是颇有兴趣。自己洗切煎煮,伺弄出一两盘家常菜,颇合口味,就很有成就感了。要是再得到老婆孩子夸奖几句,那可就真是其乐也融融了!  相似文献   

19.
平生好茶 ,闲来喜爱用玻璃杯沏一杯清茶 ,然后坐在一旁 ,静神观赏杯中那沉浮翻滚的茶叶 ,放松一下劳累的身心。有时则伴以一曲名乐 ,一边品评茶茗 ,一边体悟岁月人生 ,净化一下似曾未曾蒙尘的三寸莲台。双休佳节 ,闲暇有约 ,更是未敢忘却去品茶一杯。茶是一种人生 ,品茶如品人生。一片茶叶 ,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 ,那样地无足轻重 ,但却又是那样的微妙。烘焙不意味死亡 ,热情在杯中复活。当它放进杯中 ,一旦与水融合 ,便会释放出自己的一切 ,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华 ,完成自己的全部价值。沉沉倦意时 ,一壶热烈的提醒 ;淡淡苦涩中…  相似文献   

20.
程柱生 《美食》2004,(6):43-43
我国名的养生保健专家、大众健康科普教育的倡导和推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洪昭光教授在谈到“绿茶”时说道:“各种饮料中茶最好。在茶里面,绿茶又是最好的,因为绿茶里含的茶多酚特别丰富,茶多酚能发挥有效的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喝茶能够延年益寿,减少肿瘤,减少动脉硬化,这是肯定的。”另一名养生保健专家、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齐伯力教授在他的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