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我国第一个浅海-极浅海特大油田-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平面上砂体连续性、层间层内隔夹层的定量评价以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揭示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宏观、微观非均质特征,指出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与微相带、砂体发育密切相关,并建立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四种类型的孔隙结构模式。对指导埕岛油田馆上段油藏进行各种开发调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埕岛油田是我国极浅海地区第一个投入开发的大油田,埕岛油田在钻井过程中均采用盐水泥浆,对电阻率测井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储层饱和度参数的正确求取。从盐水泥浆侵入的影响和电阻率校正方法研究人手,探讨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四种解释方法,如参数法、岩心测定法、经验公式法和压汞法。为埕岛油田储量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也为此类油藏的含油饱和度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埕岛油田跟踪优化注水开发及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馆陶组为河流相沉积的高渗透、高饱和、稠油、疏松砂岩油藏。根据开发方案设计和数值模拟研究,馆陶组在地层压力降至饱和压力附近转注,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好。由于实施注水工程滞后两年,油藏进入溶解气驱阶段,原制定的注水时机、注采比用1.0等技术政策已不能符合油田的实际情况,在对储层发育状况及馆陶组开采特征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应用跟踪数值模拟技术,对埕岛油田馆陶组注水开发技术政策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实施注水后,通过强化跟踪分析,及时调整,注水开发见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埕岛油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测井多井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对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测井曲线为基础进行岩心的深度归位及测井曲线校正,通过油田10多口井资料的分析和处理,并以埕北102、201和斜2井计算的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和含水饱和度数值与岩心分析值相对比,说明了上述分析方法和处理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据凝析油轻烃组成、甲烷及其同系物碳同位素组成、天然气与源岩吸附气指纹对比、双环倍半萜组合特征及地质结构的综合分析,查明O、C—P大多数凝析气藏的油气主要来源于石炭——二叠系煤系腐植型有机质,混入了部分下第三系的油气。对石炭——二叠系成烃特点的分析表明,R_0=0.6%~1.3%,以成气为主,生油为辅,原始油气比一般大于1000m~3/t。成熟期的石炭——二叠系有机质的成烃特点和具备油气富集的良好地质条件是O、C—P凝析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对我国西昌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及江油马角坝地区不同时代碳酸盐岩油气源岩研究表明,在油气源岩演化的各个阶段均可形成有机包裹体。有机包裹体是油气源岩中烃类物质的原始样品,它记载着油气源岩演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事件及有关信息。在油气源岩评价中,有机包裹体的类型、特征、古温度、含量及组分等参数,结合其它研究结果,可有效地对油气源岩的演化程度、生油热历史、有机质热演化分区、油气资源量以及油气源岩性质和成因等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实践证明该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渤海两油田油井堵塞原因分析及化学解堵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介绍了埕北油田和绥中36-1油田的储层特点及钻完井方式和原油特性,对两油田油井的堵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油井解堵施工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针对有机垢的解堵剂YS-01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化学解堵剂YS-01可以很好地解除埕北油田和绥中36-1油田油井近井地带有机垢堵塞,增产效果十分明显;9口解堵井平均有效期已超过200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成果对于埕北油田和绥中36-1油田相类似油田的油井管理、堵塞原因分析、施工工艺技术研究、解堵剂研制、解堵选井及化学解堵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黔南拗陷生油岩地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拗陷生油条件好,生油岩丰富,有机质主要为腐泥型,生烃潜力好。按有机质成熟度大致分为三个区即:低值区、中值区和变质区。并对生油岩热演化史作了论述,对油气演化和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拗陷进一步的勘探方向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巴丹吉林盆地麻木乌苏凹陷北部斜坡上3口探井地质资料揭示来看,该区生油岩主要为中生界下白垩怀苏组(K1s)及上株罗统额济纳旗组(J3e)和中株罗统麻木乌苏组(J2m)深灰色泥质岩。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着手,分析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各项参数,推出沉积环境为深湖-半深湖还原地球化学相,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和腐殖型两类原混和,有机质成熟度已达成熟阶段。参照中国陆相生油岩有机平质类型分类的参数标准,对该区生油层作定性评价,进而展望巴丹吉林盆地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10.
以埕东油田为研究对象,从区块整体出发,以油藏数值模拟为基本手段,经过对大孔道地质参数的研究处理,应用最优化方法建立了封堵大孔道方案优化设计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埕东油田区块整体封堵大孔道优化方案进行了设计,实施效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为现场施工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神经网络的测井评价油层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测井资料,在剖析传统的测井评价油(气)层污染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BP神经网络这一现代数理统计新技术来实现测井多参数评定油气层污染程度的方法和技巧;以华北二连油田实际资料为例,建立了测井判释油气层污染的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可行,对污染评价参数预测精度较高,对污染程度评价合理准确,可作为油(气)层污染定量评价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了西北侏罗系含煤盆地的层序地层、煤相类型组合和煤沼剖面上的演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煤沼沉积环境演化类型(简称演化类型)的概念.根据含煤建造(组)垂向上的变化特征、煤相类型及其组合特征,将其划分出三种演化类型.着重讨论了第三演化类型盆地的煤生油显微组分组成、泥岩厚度、水进和水退序列中有机岩生油特征、煤沼在剖面上的演化特征和煤(系)成油田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只有在第三演化类型中才能找到煤(系)成油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下古生界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埕南断层及其派生断层长期不均衡活动的影响,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13个下古生界滑脱潜山,具有形成潜山风化壳油藏与潜山内幕油藏的有利条件。但油气分布规律十分复杂。通过区域地质特征、储层特征和含油气特征研究,认为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下古生界的油气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生油洼陷烃源岩的最大埋深控制油藏的含油底界,埕南派生断层控制油藏的平面分布。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控制油藏的垂向分布与富集高产。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区埕岛古潜山的勘探近几年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潜山油气藏储量在埕岛地区储量序列中的比重仍很低。究其原因潜山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和复杂性制约潜山勘探的关键因素。在地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潜山储集层特征研究,并应用各种地球物理新技术和方法对潜山储集层空间分布规律和展布形态进行描述,包括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以及合成声波测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埕岛潜同下步勘探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东部天池铺构造天然气为干气,具有原油裂解气的特征,同时存在少部分后期高演化干酪根裂解气的贡献,原油为轻质油,油碳同位素偏重,是以汽油烃为主的凝析油,没有受到生物降解。通过对油气碳同位素、轻烃及油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的综合研究,指出天池铺构造石炭系油气为腐泥型成因,成熟度高,均来自下伏志留系源岩。天然气与上二叠统煤系气具有明显的区别,凝析油碳同位素偏重主要与原油热蚀变(热裂解)和反凝析作用有关。成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表明天池铺构造石炭系存在印支期古油藏,根据埋藏与热演化生烃史及古地温梯度计算可知石炭系已聚集的原油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热蚀变(裂解)而转化为含油气藏。系统阐明了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属于古油藏裂解成因,并为川东地区寻找原油裂解气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的含油盆地之一,盆地的西北缘为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在其外围的玛湖地区进行地表油气化探工作,选择酸解烃、ΔC、热释汞等地球化学指标,并从已知的玛湖油田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入手,通过对原油特征、甲烷同位素及未见油气钻井岩芯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建立了该地区油气化探异常模式。酸解烃、ΔC、热释汞等均为“晕圈效应”,从油气藏中心向两侧,直接指标(酸解烃)与间接指标(ΔC、热释汞)有一定的分带性,原油与同位素特征表明已知区和未知区有一定的可比性。该模式在研究区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7.
M盆地烃源岩主要分布于下白垩统Abu Gabra组,为一套半深湖-深湖的沉积建造,主要生油岩为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其中的原油具有高蜡、低硫和低气油比的特征。通过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特征研究证实,该套烃源岩主要生油组分为陆源有机质经细菌降解形成的腐殖无定形,其次为壳质组;生油能力较弱的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较低。对主要烃源岩模拟生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有机质油气转换系数较  相似文献   

18.
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有限的地质及测井资料,对低阻油田如何进行判别,是油气田开发中的一个难题。通过对胡状集油田低阻油层系统地研究,分析了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提出低阻油层的形成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储层展布及微观特征;而地层中具有较高含量的束缚水及高矿化度的地层水是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地质条件,确定了以可动水分析法、电阻率增大值法,并参考录井显示的综合解释方法,在胡状集油田胡五块发现了S3中4-6、9-11层系整装低阻油藏,为老区油气滚动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区东辛油田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辛油田断裂多、含油气规律、油气藏类型复杂,搞清其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规律对后期开发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东辛油田的构造特征及储集层特征,油藏的类型及含油气特征,提出了进一步开发东营组油层的建议,如,东一段以稠油开发为主的工艺技术攻关,解决防砂问题,突出东三段的开发,分析表明,东营组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岩矿特征、剖面结构、砂岩粒度和砂体形态分析,认为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为曲流河沉积。按砂体发育特点和成因类型划分出主河道连片砂体、河道边缘连续窄带状砂体、天然堤断续带状砂体、决口水道扇形席状砂体及废弃河道成因的透镜状砂体等5种类型。在研究区383口井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成因储油砂体角度总结出夹层分布特征。建立了储油砂体内夹层的空间分布模式:主河道砂体内夹层分布复杂,一般底部发育钙质夹层,中部多发育物性夹层,上部为泥质夹层;河道边缘砂体主要发育泥质夹层;决口扇砂体内泥质夹层分布稳定;天然堤和废弃河道仅发育极少的钙质夹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