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逐步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互联网+大数据"不仅作为技术支撑,同时也提升了学校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效率。本文首先综述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提升。信息化建设已逐步向集成化、智慧化方面发展。文中对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做了分析,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智慧校园体系,有利于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网络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甚至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娱乐都不能离开网络,网络已经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一些学校也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了"互联网智慧校园".互联网在学校的广泛应用,使学校与网络得以深度结合,从而创建了新的技术形态,组织形态等.虽然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学校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就我国互联网的的技术来看,学校运用互联网建立智慧校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本篇文章就互联网下的智慧校园进行讨论,探究在了智慧校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智慧校园的解决措施,旨在为一些校园建设网络化的智慧校园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从智慧城市的理念出发,结合目前国内大力发展的“互联网+”,通过两者的交汇与融合更深层次地探索互联网+智慧医疗、互联网+智慧交通与互联网+智慧政府的科学性和持续发展性,使互联网+技术在新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喻海燕 《电脑迷》2018,(2):104-105
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概念以来,将互联网与智慧校园建设进行有机整合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将通过运用SaaS设计模式代替传统的SOA架构,尝试设计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智慧校园"的立体架构,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简要分析研究,从而有效证明本文设计的"互联网+智慧校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需要深入探索智慧校园建设的有效路径.高职院校应深化对智慧校园的概念以及特征的认知,遵循校园建设的系统思维以及信息化建设原则,建设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特点的智慧校园.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为高校智慧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使得党建工作更加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同时,高校智慧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保证信息安全、如何提升师资队伍、如何有效管理大量数据等。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路径,希望为高校智慧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各个行业都取得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为高校校园建设提供了契机,我国高校不断转型升级,满足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多样化需要,推动着智慧校园的发展。尽管我国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国家和时代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就以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索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慧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部分,其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智慧校园综合运用了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将高校中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共享。本文设计了大数据环境下智慧校园总体架构模型,该模型从下到上依次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终端展现层。智慧校园将学校各种应用集合在一个信息门户中,统一身份认证,并对校园展示系统进行了优化,对学生在学校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给出更便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数据。在终端展现层,设计了更为方便的移动端,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的感受到智慧校园。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各行业领域发展转型的助推器,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同样也不例外。图书馆作为高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高校优质人才培养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图书馆展开建设工作,必须应用智慧化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图书馆,契合当前高校师生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获取方式。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俨然已成为未来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主流趋势,因此本文将重点针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方式展开深入分析,以期为高校应用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图书馆提供参考、借鉴,进而逐步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为广大师生带来更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1.
《软件》2016,(10):17-19
本文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为例探索研究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及应用,提出在数字化校园基础上升级校园网,采用云计算技术建立超融合服务器和云存储,集成学校应用,建立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建设使用现代信息化教学设备、数字化教学平台,探索实施适用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实现基于"互联网+"泛在学习。为高等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能源转型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理念在能源行业中的渗透与融合正逐步颠覆传统的能源生产、经营与消费模式。智能电网与能源网在互联网理念和新能源技术的推动下,催生了新一代“互联网+智慧能源”新形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能源转型与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能源系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互联网+”发展战略,从物理层面、信息层面、市场层面分析了“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技术特征,并将“互联网+智慧能源”与智能电网2.0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比较。最后对“互联网+智慧能源”新形态的发展路径及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通过能源设备、能源网络、能源系统的智慧化升级,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 新形态,实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我国学校的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在我国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互联网网络、物联网网络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等等一系列的全新的互联网网络技术信息应用到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当中,有效地帮助学校实现了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转变,加强了学校内...  相似文献   

14.
任斌 《福建电脑》2013,(9):187-188
目前,全国很多知名高校都在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和探索,智慧校园是对传统智慧校园概念的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智慧校园主要的构成要素及特点,指出了在如何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校园”资源建设“智慧校园”。  相似文献   

15.
笔者所在学校于2019年部署了智慧校园系统,以微信和企业微信为入口的智慧教育生态圈,现已全面为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等教育主体提供服务。2020年,学校根据“鼓楼e学校”的使用情况,结合学校各项工作,探索智慧校园的各种应用功能,目前,学校依托“鼓楼e学校”的智慧校园平台管理学校各项工作,使其成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涉及许多领域。在“互联网+”时代,智慧医院开始建设,互联网技术逐渐应用到医学行业。目前有很多地方将医学研究与互联网相结合打造智慧医院,不仅使医院工作人员减轻了负担,也推进了医疗服务行业技术进步和服务体系创新,给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与电脑》2021,(1):181-183
随着移动通信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类院校已经在数字化校园基础上进行了智慧校园建设,基于云技术、物联网技术、资源数字化技术等各类先进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可以为院校的校园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方面带来诸多便利。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将“智慧校园”的理念引入学校建设中,以便于输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为保持社会稳定、推进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杨江  王强 《福建电脑》2022,38(4):32-35
智慧校园作为学校信息化在智慧教育发展阶段的集中体现,为学校教育教学、教学管理、校园生活提供了一体的智慧化环境。本文在在对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分析基础上,依据智慧校园建设原则与建设需求,提出了大数据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四层架构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阐述,以期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有龙  杨忠  徐楠  谢慧  张旭 《物联网技术》2020,(1):88-89,92
针对传统的“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迈进中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有的数字校园的运行方案和技术手段都有待进一步完善。文中结合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的现状,重点论述了智慧校园的三层物联网架构,包含传感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以智慧教室为例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设方案,为智慧校园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种新理念也不断呈现,智慧校园是其中一种新理念,融合了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优势。通过具体的实践,笔者发现该理念确实存在很大的潜在价值,有助于培养优秀学生,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优化学校服务。基于此,笔者主要分析了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