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给采面综采设备自动调直提供基础并实现刮板输送机直线度检测,提出了融合惯导、里程计以及激光雷达的刮板输送机直线度检测技术。通过里程计、惯导信息融合可获取刮板输送机在采面倾向范围内的直线度,同时在采煤机割煤前通过激光雷达确定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两端坐标信息,便于解决里程计、惯导长时间、长距离运行后累计误差偏大问题。将所提技术方法在3506综采工作面进行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布置的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位置的激光雷达检测误差在0.05 m以内;直线度检测技术在采面倾向150 m范围内刮板输送机直线度偏差在0.07 m以内,可为采面液压支架后续自动调直提供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惯性导航是当前解决综采工作面直线度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阐述了基于惯性导航的LASC技术检测刮板输送机平直度技术、设计工作面直线度控制系统,将该技术在西曲矿18501工作面进行了实践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项技术的刮板输送机轨迹检测精度可达50 mm,全工作面直线度控制精度可达500 mm,满足工作面自动连续推进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宁 《机电工程技术》2021,50(3):186-188
目前矿井刮板输送机直线度检测技术检测精度差,在监测、执行、控制等环节的智能化程度不足,影响了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效率.某矿致力于现代化智能煤矿开采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工作,根据现场开采情况,对刮板输送机直线度感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利用FBG光纤光栅技术并结合应变传感原理,研制出采用三维曲率技术方法的传感器.通过有限元技术分析方法得出光纤光栅曲率感知技术能够有效对刮板输送机的直线度进行感应,并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何志辉 《机械管理开发》2023,(1):255-256+259
基于永磁变频驱动具备传动效率高、重载软启动、节能等优点,以山西某矿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为研究对象,提出将永磁变频驱动应用到采面刮板输送机控制中可明显提高刮板输送机工作效率及运行可靠性。针对永磁变频驱动结构组成、技术优势以及现场应用效果等进行分析,以期促进综采工作面煤炭运输工作。  相似文献   

5.
刘超 《机械管理开发》2022,(1):219-220,222
为提高井下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煤炭运输效率及设备综合利用率,提出采用智能变频控制技术对刮板输送机运行进行控制.依据山西某矿11305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对变频控制技术方案进行设计.经现场应用后,刮板输送机运行可满足井下煤炭运输需要而且综合能耗较低,取得较好智能变频调速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结构以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阐述现场应用效果。现场应用表明,智能控制系统可明显提高刮板输送机启动性能,并可依据现场需要对运行速度进行调节,降低设备运行能耗、磨损;同时具备的安全监控及自动调节能力可为刮板输送机高效运行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刮板输送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针对刮板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直线度保持能力差、可能发生采煤机脱轨的问题,提出了刮板输送机智能调直控制方案。以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为基准,设计位于采煤机机身的中部槽位置检测装置,实现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位置数据感知和解算;设计内嵌于液压支架控制器的校直模块,完成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位移精确控制;位置检测装置与校直模块二者之间以红外通讯方式完成数据传输。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刮板输送机智能调直方案能够降低刮板输送机的直线度误差,达到智能调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伟 《机械管理开发》2022,(8):250-251+254
为解决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行时存在的轻载、空载问题,利用变频技术、模糊神经网络技术设计智能调速系统。在分析刮板输送机运行阻力以及运量与带速关系的基础上,以控制为核心,采用“一拖二”“一拖一”的变频控制模式,并参考BP神经网络预测运量,基于模糊控制技术实现刮板输送机带速的实时调整,保证带速与运量协同控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智能调速系统能够将刮板输送机轻载、空载运行率降低至10%以下,使得带速与负载协同变化,提升了综采工作面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经常出现上窜下滑的问题,通过分析刮板输送机的受力,说明上窜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输送机的受力不平衡,因此合力为下滑时,输送机便会出现下滑问题,而合力为向上方向时,则输送机则上窜,并据此提出了上窜下滑的主要防控技术措施。通过调刀进行控制,控制了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这一问题,提高了综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回坡底矿综采工作面搬家速度,提出将机械化搬家工艺应用到11-105综采工作面搬家中,并进行现场应用.在机械化搬运过程中,用支架吊车代替传统的回柱绞车,采用铲车代替传统吊装对采煤机、转载机机头、刮板输送机机头及机尾等进行搬运,提升了设备搬运效率并降低了搬运劳动强度.现场应用后11-105综采工作面耗时21d完成综采设备搬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1.
综采工作面传统刮板输送机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高浓度粉尘,不仅降低了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增加工作面煤尘清理工作量,而且人工清理煤尘时很容易造成重大机械事故。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小峪煤矿对8128工作面SGZ830/630型刮板输送机机头安装了一套全封闭装置。通过应用效果来看,安装该装置后可有效控制刮板输送机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量,降低了清煤劳动强度,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刮板链不易安装、工人劳动强度大、耗时多等问题,以潞安化工集团某矿1303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安装工艺现存的不足,提出了三种新的改进安装工艺,并对三种安装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出方案1为刮板输送机刮板链最优安装方案,可为类似工况下刮板输送机刮板链的快速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综采工作面自动调直控制策略亟需通过试验验证,为克服煤矿现场开展试验的复杂性和煤层截割不可重复的问题,提出了可模拟综采工作面推移过程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煤层倾角、综采装备结构尺寸与运行参数、落煤阻力以及顶底板作用力等因素建立了液压支架推溜移架力学模型。根据容腔节点法,建立了定量泵、电液换向阀、液控单向阀、溢流阀、液压缸等液压元件的数学模型,形成了液压支架推移液压系统模型。联合推溜移架力学模型、推移液压系统模型建立了综采工作面机液耦合仿真模型。仿真实验表明:由于推溜负载随推移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推溜负载的差异造成推移液压缸动作不同步,进而导致刮板输送机产生直线度误差。随截割循环次数的增加,误差的积累致使刮板输送机直线度误差逐渐增大。异常负载降低移架的同步性,导致液压支架出现对齐误差。综采工作面推移动力学模型为综采工作面推移控制策略验证和模拟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14.
张欣 《机械管理开发》2021,36(11):134-136
为提高综采工作面输送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开发了一套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集自动控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于一体,采用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对刮板输送机的在线和远程监测、控制和故障诊断,对实现井下开采自动化和工作面少人值守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详细分析了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带来的危害,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为工作面下端头设计相应合理的超前距离,对综采工作面进行调斜,推移支架或刮板输送机,控制刮板输送机调节槽,装配牵引千斤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出现的磨损问题,对磨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熔覆技术对中部槽结构进行设计改进优化,通过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施加熔覆层并测试其强度发现,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耐磨性及使用寿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电机发热甚至电机烧毁的现象,以综采工作面SGZ1000型刮板输送机为研究对象,对刮板输送机电机烧毁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项预防措施.通过实际应用来看,采取电机烧毁预防措施后,电机故障率由原来的17%降低为4%,全年可节约设备维修费用达42.7万元,取得...  相似文献   

18.
在对3105综采工作面SGB系列刮板输送机驱动装置结构及现场适应存在问题分析基础上,从启动、正常运行两个方面进行变频驱动优化。在启动阶段采用电流、启动时间差方法,在正常运行期间通过直接转矩控制法,实现刮板输送机在启动及正常运行阶段的变频控制以及功率平衡。对刮板输送机变频驱动优化后,采面刮板输送机平稳、高效运行,为后续原煤运输工作高效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运输,降低工作面带式输送机断带事故率,提高输送机使用周期,潞安集团古城煤矿通过技术研究,设计了一套X射线无损检测装置并在N1303工作面带式输送机中进行检测应用。通过实际应用发现,该技术大大提高了输送带钢芯磨损检测力度,保证带式输送机安全高效运转,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存在的轻载或超载问题,进行负载预测下的刮板输送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同时基于模糊PID控制模型对采煤机与刮板输送机牵引速度进行协同调节。通过试验发现,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刮板输送机轻载、超载运行时长,并可进行带速的自适应调控,达到节能减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