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原始瓷釉的化学组成及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我国古代众多原始瓷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一步肯定了原始瓷釉是在陶器涂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将此类釉分为二类:富Fe2Oe原始瓷釉及富CaO原始瓷釉。这两类釉分别是后期黑釉以及青釉发展的基础。早在周代中晚期的富Fe2O3原始瓷釉中已存在液-液分相结构,这是目前所发现最早分相釉。 相似文献
2.
对日用细瓷大件扁平产品釉面光泽度差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成功研制了以瓷粉,石灰石,钠长石为要原料,在1250-1330℃烧成的高光泽的釉配方,并探讨了主要釉用料对釉面高光泽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6.
1 引 言1999年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教师曾在龙泉创作一批青瓷作品。青瓷釉色似南宋龙泉粉青和哥窑油灰。据介绍这些作品是采用当地原料和传统配方在龙窑中烧制的。有人提出能否利用北京当地原料或市面上销售的原料 ,在油窑、液化气窑中仿制出龙泉青瓷釉。为此 ,查阅了有关龙泉的出土报告资料和有关部分对龙泉青瓷胎、釉的化学成分进行测试分析的研究报告与论文 ,并对古窑址出土的龙泉青瓷釉片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鉴定和镜下观察分析 ,笔者开始了仿制实验。实验中所用的制釉原料系北京市场和附近陶瓷产区购买的普通原料 ;制胎原料利… 相似文献
7.
8.
陶瓷釉上珍珠彩装饰的研究赖德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333001)1前言“珍珠彩”装饰是陶瓷釉上装饰的新形式。它以新的材质,新装饰,新的艺术构成融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它的研究与开掘,开拓了陶瓷釉上彩装饰艺术的新领域。“釉上珍珠彩”不但具有高温... 相似文献
9.
中国陶瓷呈现非凡的艺术形象,而且蕴藏着科学、技术、工艺、美术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是科学科技研究成果的源泉。本文按结构本质分类,着重说明历代中国名瓷釉因工艺过程的不同,导致了结构本质的差异,从而表现出千差万别的华丽外观。以现代陶瓷科学和古陶瓷科技研究成果为基础,把胎与釉加以整体考虑,中国陶瓷就能够创新,其艺术形象甚至可以达到只应天上有、疑是世间无的超凡境界。 相似文献
10.
从一般陶瓷原料入手,选择适当的复合材料,研制成1290℃-1310℃烧成的黑色炻瓷釉,并自制复合色基联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低温快烧卫生瓷坯釉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目是国家建材局下达的“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本文对低温快烧卫生瓷坯釉配方及其原料性能、工艺特点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生产条件下的扩大中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国家建材局合同规定的指标,1993年5月通过了国家建材局主持的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13.
本程序主要包括由配方计算组成、塞格尔式及相应参数,由化学组成和塞格尔式计算配方及相应参数等三大部分组成。经过两年多的应用实践表明该软件功能齐全、运算速度快、结果准确,在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中取得了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制备工业用高温热电偶瓷管,本实验依据原位反应的原理,配制了不同Al2O3含量的试样,主要研究了以Al2O3作为第二相增韧增强的mullite基复相陶瓷材料的烧结行为。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采用覆膜法制备固液分离用陶瓷过滤材料的新途径,有效地克服了单一孔径陶瓷材料气孔率与强度的矛盾。研究了骨料粒径、成孔剂、粘结剂、温度对孔径、渗透率和制品强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覆膜工艺对表面层与载体结合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固态润滑剂六方氮化硼在陶瓷摩擦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层状结构六方BN优良的润滑特性,将其引入Al2O3陶瓷基体之中,制备了陶瓷摩擦材料,通过销-盘对磨方式的摩擦磨损研究了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摩擦过程中由于BN的润滑作用使得陶瓷摩擦材料的摩擦平稳性得到明显提高。与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相比,陶瓷摩擦材料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较低的磨损率以及良好的摩擦系数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19.
以TiO2+ZrO2+P2O5为复合成核剂,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获得了高ZnO含量的Li2O-Al2O3-SiO2系统的基础玻璃.通过差热分析确定了该玻璃的热处理条件、晶化性能,利用梯温炉实验、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对晶化试样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热处理制度对玻璃的析晶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10%(质量分数)ZnO的LAS系统样品玻璃最佳核化温度为(710±2)℃,玻璃的晶化活化能E为(275±2)kJ/mol,晶化指数n为3.11±0.2,样品玻璃在较低温度下失透,并且随着晶化温度升高,样品的热膨胀系数加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