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混凝沉淀处理高浊高铁锰矿井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高浊高铁锰矿井水,开展混凝杯罐试验和G值逐级递减的连续试验,采用浊度仪和光度计监测了出水水质,利用显微镜研究了絮体的变化,分析了混凝剂、pH值和水力条件对矿井水处理的影响,探索了最佳的G值.研究表明:混凝剂采用FeCl3和聚合氯化铝(PAC)分别有利于浊度和铁锰离子的去除;升高pH值能提高铁锰离子去除率;浊度和铁离子去除率随G值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当矿井水浊度为159~168NTU、铁锰离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9.6~32.1,2.2~2.4mg/L时,混凝沉淀在PAC为60mg/L、聚丙烯酸胺(PAM)为0.2mg/L、快速和慢速搅拌G值分别为39.8,5.4s-1时处理效果最好.G值逐级降低能加快胶体的脱稳,防止絮体的破碎.当G值依次为39.8,9.9和5.5s-1时,出水浊度、铁锰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20.4~23.8NTU,0.67~1.08mg/L和0.96~1.04mg/L.混凝沉淀对浊度和铁锰离子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2.
绿色建筑中水处理系统中,优质杂排水采用0.72kgBOD5·m^-3·d^-1的常规负荷(生物)接触氧化池预处理后,再采用人工湿地进行后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该组合工艺出水水质达标的限制性指标为总氮(TN)。为使处理出水达到景观水回用标准,人工湿地的最大水力负荷分别为夏季(30~36℃)0.50m·d^-1冬季(8~12℃)0.33m·d^-1,夏季与冬季的最大水力负荷比为3:2。研究结果结合绿色建筑不同季节的中水用水量需求,可以确定绿色建筑“(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优质杂排水回用于景观用水的处理规模,指导该组合工艺的设计、运营以及预测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A/O生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A/O生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实例。当进水CODcr≤600mg/L,色度≤550倍时,出水可达到国家《纺织染整工业水污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絮凝沉淀-氧化沟工艺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方法。当原水CODCr和BOD5在1800mg/l和600mg/l时,CODCr及BOD5的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达到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混凝沉淀工艺处理乳制品废水,通过治理工程实际运行,当废水中CODCr平均浓度为1 126 mg/L时,去除率为89%以上;平均浓度为700mg/L,去除率为94%以上,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间歇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分析了间歇流人工湿地去除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效能.结果表明,在进水指标为:化学需氧量300mg/L~500mg/L,氨氮40mg/L~60mg/L,总磷9mg/L~16mg/L,水力停留时间4d,各项指标去除率分别为83%,75%,40%.试验表明,间歇流可以有效利用大气复氧,缓解植物根系放氧不足的矛盾,有助于污染物的去除.床体中填充石灰石,起到了调节pH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混凝沉淀-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北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考察混凝沉淀-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北江水的可行性,通过中试试验从净水效能和膜污染两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与水厂现有常规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常规工艺砂滤出水浊度平均为0.176 NTU,而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出水浊度平均为0.080 NTU,其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工艺;常规工艺对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3%和43.2%,而超滤组合工艺的去除率分别为50.6%和44.0%,略优于常规处理工艺.就膜污染而言,原水直接超滤时跨膜压差增长较快;而在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中,混凝沉淀的预处理作用可有效去除水中的膜污染物质,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增长缓慢,系统运行稳定.采用浸没式超滤替代砂滤形成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可有效提高供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雨水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雨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雨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虽然已有雨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工程,但设计理念受传统思想束缚,与欧美等该技术发源国相比,存在一定差异,笔者就国外对人工湿地雨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进行总结,介绍设计中的内容和理念.  相似文献   

9.
采用新型组合式人工湿地对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了处理并进行了监测分析。运行结果表明,该套系统对废水中COD、SS、NH_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53.6%、80.6%、85.1%和71.9%,其中,前端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贡献率最大,湿地最终出水水质达到该工业园区的回用水水质标准。此外,对湿地中植物量的大小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中植物生物量的大小与污染物的去除率并未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试验对油田采出水混凝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水平条件进行试验研究。L16(4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混凝处理过程的主要因素次序为:慢速搅拌转速>快速搅拌转速>慢速搅拌时间>快速搅拌时间>双药剂加药时间间隔,各影响因素的最佳水平条件分别为:慢速搅拌转速60r/min(对应速度梯度G值为190.84s-1,GT值为11 450.4),快速搅拌转速250r/min(对应速度梯度G值为27.86s-1,GT值为16 716),慢速搅拌时间10min,快速搅拌时间1min,双药剂加药时间间隔0.5min。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有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3种类型,各自有优缺点。为了综合衡量各种不同湿地在水处理中优缺点,确定最优处理湿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3个方面对这3种类型湿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最优湿地类型为垂直流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基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粉煤灰与水生植物复合构成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并实验研究了其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功能。结果表明:系统对COD,SS,NH4-N,T-P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该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多效益的废水良性生态处理系统,并为粉煤灰的大量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城市目前普遍面临新建、扩建及改建建筑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结合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政策,采取全寿命周期的分析方法,从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分析我国目前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部分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各层填料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对水体中氮磷有机物的去除情况,分析原因和机理,为人工湿地填料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在水力负荷0.65 m3/(m2·d)下采用蠕动泵连续进水,每天对1~5取样口出水的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磷酸根、COD进行监测,分析研究垂直流湿地中各填料层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两周的污水自然挂膜,湿地填料系统逐渐成熟.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而对磷的去除效果有很大地波动,由最初的90%降至0,甚至出现解析现象.结论 人工湿地填料系统(微生物和填料)对氮和有机物去除较好,而对磷的去除有限,尤其是微生物对磷的去除贡献不大,沸石可以作为除氮的人工湿地填料.炉渣对磷的吸附虽有一定效果但不够持久.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对氮磷去除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氮磷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采用改良混合式平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在户外自然条件下进行试验,并将湿地植物按夏冬季节类型进行混搭栽培,基质按粒径和孔隙率不同进行有层次配置。结果显示,试验第1阶段,进水为成都犀池富营养化水体,水力停留时间为3 d时,水质净化经过了非稳定和稳定2个时期,在系统总体上运行到25 d后逐渐趋于稳定,各级湿地不同水层pH始终稳定在中性偏酸性范围,TP、TN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60%、80.46%;随后提高进水中氮磷浓度(模拟生活污水),进入试验第2阶段,水力停留时间仍为3d,在21 d的运行周期内,系统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抗冲击和稳定性,TP、TN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86.8%、90.08%,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GB3838—2002)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18—2002)中一级A类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本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水质中N、P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并且能实现湿地系统的周年循环处理污水的效能,加之其低投资、低能耗及低成本管理等特点,无疑是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富营养化水体行之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国外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则是其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关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借鉴国外评价体系可取之处,总结我国评价体系不足,以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混凝法去除水中重金属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了水中重金属的存在形式,初步提出了常规混凝土处理方法去除水中重金属的机理,为饮用水除污染的常规处理方法提供了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工业用水助凝法除浊降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酸是天然水中难以去除的杂质。采用助凝法在大庆工业水厂进行除浊降硅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与原有的单一混凝工艺相比,可显著降低出水浊度的硅酸含量。从而为工业用水除浊降硅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主要研究绿色居住建筑设计中,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时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特点及设计原则.为太阳能在绿色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太阳能在绿色居住建筑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