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扫描仪作为继键盘、鼠标之后的新一代计算机高速输入设备,其发展速度之快,令电脑界刮目相看。由于彩色印前系统的蓬勃发展,扫描仪作为计算机的图像输入设备,已达到炉火纯青、倍受青睐的程度。目前市场上扫描仪的型号很多,桌上型扫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提花织物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算法。该系统在彩色图象识别,自动意匠处理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已由单元组合仪表向计算机控制的方向发展,而计算机集散系统则是当前化工等行业积极采用的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代表了当前工业过程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大型彩色丝印群雄并起,实现了行业协会“九五”规划中所提出的:“大型彩色丝印,要在1996年起步,2000年达到一定的覆盖面”的要求。现在已经进入2002年了,回过头来一看,大型彩色丝印园地,已经是百花争艳了。看来市场业已成熟,大型彩色丝印如何向更高处发展、创新,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那么,大型彩色丝印的前沿阵地在哪里呢?笔者虽然上下求索,但常常是“拔剑四顾心茫然”现将雾里看花之所得诉诸于同行,为的是为丝印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5.
当今计算机及光机电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几年前尚被传统业界视为“异物”的彩色印前处理系统(DTP),现正以自身的高技术含量及可与传统工艺相媲美的制作效果,大举占领彩色印前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在香港小小的“弹丸”之地即拥挤着500多家桌面系统,而在沿海经济发达的深圳、广州等地,也有大量的制版公司、分色中心在使用DTP系统。从外地的使用情况看,DTP系统的发展及应用都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且有替代以前电分及人工修、拼、拷版等传统工艺之  相似文献   

6.
<正> 在一定亮度范围内所再现的层次的良好状态是评定彩色印刷品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彩色印刷品因受到各种印刷条件的制约,致使视感明度的变化局限在一个远小于原稿(彩色翻转片)的亮度范围内。因此,在有限的亮度范围内如何使彩色印刷品的层次得到最理想的再现,始终是彩色复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当前随着计算机印前处理系统的兴起,计算机图像处理已相当普及。图像通过输入设备(电子扫描分色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输入微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工业和印刷工业之间的冲突已经使新的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代替了80年代的电子图像处理系统。少数厂家的封闭式系统已由多数厂商的开放式系统取代,迄今在传统的电子图像处理系统中超负荷的中央控制中心,即工作站已被大大地减轻了负荷。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彩色桌面系统的问世与发展,扫描仪已成为计算机不可缺少的输入设备之一,它能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供计算机显示、编辑、存储和输出。因此,扫描仪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用户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印刷工艺技术带来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应用,不仅为印刷者拓展了市场,同时也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缩短出版周期奠定了基础。 目前彩色桌面系统的发展已达到了较高水平,桌面系统的分色质量已不亚于传统的电子分色,而且在图文合一、创意、版面修整等方面更胜一筹。但是,我们也看到,采用彩色桌面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幅面彩色喷绘正处于一个深入发展和大范围普及的时期,彩色喷绘已成为灯箱画面,广告牌、展板、海报、招贴画、条幅和设计效果图等方面所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段。越来越多的美术制作公司、装饰公司、展览公司、广告公司、图片社、影楼及大型商场、连锁店等企业或机构,纷纷引入或计划引入彩色喷绘系统,以期达到提升实力和形象、获取商机和利润的目标。小型高精度彩色喷绘设备以及其系统组建灵活、投资较低、投资回收期短为特征,迅速成为了大面彩色输出设备的主流。本文将围绕着建立彩色喷绘中心所需要的核心设备与系统组织的焦点,介绍各类喷绘机的性能特点和彩色喷绘系统的前端设备和后期制作设备。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光电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制作图像的方法越来越多,彩色印刷已跳出了单纯的图像复制概念.在彩色桌面出版设计系统中,图与图之间的组合,图与文字的拼贴功能十分强大,图像特技,文字变形,计算机绘画,三维制作可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彻底改变了彩色设计出版的模式.计算机制作为广告设计,印刷品、包装品的设计拓宽了道路,设计者可以不断尝试、模拟并尽情创意、从而直接表达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2.
现代印刷媒体生产中的主要成像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码打样、计算机直接制版(CTP)和数字印刷等新技术在印刷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CTP技术是继彩色桌面出版(DTP)系统后的又一大进步,现今已成为印前制版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下文作者将主要从CTP成像的机理、材料、设备等方面来探讨现代印刷媒体生产中的主要成像技术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油脂工业技术的国内外情况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我国油脂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解放前,由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油脂工业和其他工业一样,技术上得不到发展。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脂工业也相应的有了飞跃的发展。首先,是动力螺旋榨代替了落后的水压机,其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浸出和预榨浸出又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已达到总处理量的20%。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的土榨、液压榨逐步在被动力螺旋榨和浸出所取代。如何估量各种类型的取油方式的优缺点,通过选型定型标准化使之提高,以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已提到议事日程。同时,在确切了解国外油脂制备技术和发展动向,吸收其适合我国情况的部份,使之在不远将来赶上或超过世界水平。确定我国油脂工业和发展方向,也是一件急不容缓的事。  相似文献   

14.
本刊上期曾报道:全国印刷专项课题论证会确定了我国印刷工业发展方针: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现将这28字方针详述如下: 印前数字.网络化 在今后十余年内,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前领域(包括彩色桌面系统、计算机到印版、计算机到印刷机、计算机到纸张、计算机到数字  相似文献   

15.
彩色打样是印前工艺流程中十分重要的工序,也是做好印品质量控制的有力手段。近年来,数字彩色打样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国内也开始进入实用阶段,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使数字彩色打样成为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此,北京印协于近日在北京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举办了数字彩色打样研讨会。近年来,在北京曾先后2次召开有关数字彩色打样的研讨会,然而各厂商推出的实用产品不多,有关用户也处于观望之中。此次研讨会的主办单位认为当前数字打样已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如果采取以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材料学、光学等相关科学的发展,开放的彩色桌面系统、数码打样、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在印刷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色彩管理已成为印刷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分析了国内外煤矿工业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需求,介绍了计算机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简要技术原理、优势及特点,并结合实际介绍了计算机远程控制技术在煤矿工业中的运用。在煤矿工业中普及推行计算机远程控制技术,对于加强各种工业控制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扫描仪的发展简况扫描仪是一种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是机、光、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自从1984年MICROTEK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平台式黑白扫描仪以来,扫描仪经历了灰度扫描仪、彩色扫描仪的发展阶段。现在,彩色平台式扫描仪已成为计算机市场上继打印机、鼠标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大外设产品。印刷界人士对电分机比较熟悉,是因为自70年代以后彩色制版主要采用电分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1985年出现了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它只需通过平台式扫描仪将图像输入到计算机,就能方便、快捷地进行图像处理。这对电分机是…  相似文献   

19.
《印刷杂志》1998,(10):3-5
<正> 一、我国印刷工业发展的28字方针 (一)印前数字网络化 在今后十余年内,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前领域(包括彩色桌面系统、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印刷、数字打样等)的数字化处理及传输技术将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 CAS(Computer Aided Styling),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等相关计算机技术,对产品进行造型方面设计的辅助技术,这一技术有时又称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Computer Aided Industrial Design)。在鞋类行业中应用的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姑且称之为“鞋类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或“鞋类 CAS”,在这里,主要探讨与鞋类造型设计有关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相关应用技术。为研究方便起见,通常将所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通用软件系统和鞋类专用软件系统。鞋类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鞋类 CAS)是鞋类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与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相并列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当前鞋类计算机辅助技术中发展相对成熟的应用技术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