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轴承成品零件表面常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黑点。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等方法对轴承内圈沟道表面的黑点(缺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内圈沟道表面上的黑点缺陷是由于夹杂物脱落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轴承成品工作表面一般应尽可能不切削加工。因内孔精度高,压装后的零件受到基孔尺寸和铜套尺寸的影响,铜套尺寸检测麻烦,且为破坏性检验,只能做一定比例的抽样检验,对最终尺寸超差的零件目前没有较好的控制方法。压孔心轴的制作在工艺上增加压孔工序,解决了成品零件超差(内孔尺寸小)的问题,同时弥补了铜套的抽样风险,较好地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一、制定背景 轴承的质量与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保证轴承的质量,必须对轴承成品进行检测.检测的主要依据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检测项目从重要性上分为3项:关键项目、主要项目及次要项目,其中振动检测是轴承检测项目中的主要检测项目.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使用各种手段对轴承的振动情况进行检测,按照检测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人手感觉检测、扩音器听声检测、电子仪器仪表检测.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内普遍使用一种采用电测法检测轴承振动的设备.该设备的测试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拾振器和测振仪.拾振器就是传感器,测振仪是与不同拾振器匹配使用的调理电路与积分、微分电路,测得的振动量的时域参数可以在测振面板上直接读出.  相似文献   

4.
轴承在各种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作为一种精密的机械产品,一旦锈蚀,会对其使用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轴承的防锈工作。轴承的防锈包括工序间的防锈和成品的防锈两个方面。一般对成品的防锈比较重视,防锈效果也较好。而工序间的防锈由于观念和成本等方面的原因,不太被重视。因此采用简单方便,高效低成本的防锈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金属零件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由于周围介质——空气中的氧、水蒸气以及酸洗气体等对金属作用,而使金属零件遭受腐蚀。特别是轴承,即使在工作面上有任何微小的腐蚀现象,都会严重地降低轴承的表面光度与疲痨限度,从面大大减少轴承的寿命。因此,对轴承成品和成品零件的防锈要求是极为严格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酸洗低倍检验、金相检验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轴承外圈沟道表面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外圈沟道表面裂纹为磨削裂纹,主要是因为在磨削时实际进磨量大,砂轮修磨不良,加之轴承外圈回火不充分,造成轴承外圈沟道表面磨削烧伤并产生了磨削裂纹。  相似文献   

7.
轴承漏针自动检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轴承漏针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方法,采用图像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按时序对轴承进行图像获取、图像检测识别,按识别结果进行分拣.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轴承生产企业的小型滚针轴承漏针问题,提高了检验的速度,实现了滚针轴承的全自动、非接触、在线检测.该系统能有效地检测轴承是否漏针并给出漏针个数,准确率高,系统长时间运行稳定,检验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 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是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建议的非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是一种控制危害的预防性体系,它强调正确的监控和保持记录。HACCP的主要功效之一在于减少成品的破坏,而不是传统检验体系那样,要求对成品进行抽样和破坏检测。 早在六十年代初期,美国 Pillsbury公司在为太空项目提供食品期间,率先应用  相似文献   

9.
轴承内圈在磁粉探伤时端面出现磁痕。采用热酸浸低倍检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等方法对磁痕(缺陷)进行了解剖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内圈端面上的缺陷由夹杂物或夹渣所致,为冶金缺陷。  相似文献   

10.
数说     
《标准生活》2018,(2):10-11
正783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和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部署,2017年,质检总局组织对电线电缆产品开展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本次专项抽查从全国7000多家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中随机抽取了1400家企业,抽查的检验项目包括结构尺寸、电性能、机械物理性能、成品电缆性能、阻燃耐火性能等5个方面的28个项目。经检验,有783  相似文献   

11.
在某铁路轴箱轴承检修作业时发现其轴承滚子存在宏观裂纹,采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微观检验的方法对滚子裂纹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承滚子裂纹处存在磨削烧伤,引起应力集中;在机械应力和残余应力的共同作用下,磨削烧伤部位产生裂纹并扩展,最终发展为宏观裂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表面残余应力测试等方法,对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外圈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套圈外径面与鞍座之间异常接触,致使外径面受到剧烈摩擦,产生磨热层并萌生裂纹,最终导致轴承外圈贯穿断裂。  相似文献   

13.
GCr15钢制球轴承经短期使用后发生剥落失效,通过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等方法,对轴承早期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轴承钢球表面存在冲压缺陷,使其在轴承运转过程中沿缺陷处产生剥落,并导致轴承内圈及其他钢球相继损坏,最终引起轴承早期失效。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连续小波和统计检验的瞬态成分检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连续小波变换和统计检验结合用于检测信号中具有一定时频分布的瞬态成分,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和统计检验的瞬态成分检测方法,并用于圆锥滚子轴承振动中的瞬态成分的检测与提取,比较有效地检测出瞬态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连续小波变换反演得到瞬态成分的估计,表示轴承的状态特征,作为轴承故障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伟  杨马龙  王琦  刘耀 《安装》2021,(11):25-27
本文以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例,总结了预埋型装配式成品支吊架针对不同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以及该成品支吊架产品及施工质量验收要点,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金相检验、断口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硬度测试等试验方法对某大型设备上的轴承套圈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轴承套圈材料100CrMo7-3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基体硬度约60HRC,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接触应力和循环应力场的共同作用,导致该轴承套圈发生接触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17.
某型铁路轮对用轴承在运行约6×105 km后发现轴承外圈开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以及断口分析等方法对轴承外圈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轴承外圈开裂主要是因为其外表面在环境腐蚀性介质作用下产生腐蚀坑,形成缺口效应和应力集中,在机械应力和残余应力的作用下,腐蚀坑处萌生微裂纹并不断疲劳扩展,最终导致轴承外圈开裂失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了成品供应测量软件日常运行验证的必要性和验证的项目及方法等,并通过举例论证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关于滚动轴承的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封存的轴承产品从出厂之日起,有效防锈期为一年以上;军工轴承要求防锈期为两年以上。随着我国轴承工业的发展,要求防锈战线的同志们作更多的努力,试验各种新的防锈方法,以满足轴承零件工序间防锈和成品封存的要求,并确保产品的防锈期。我厂地处重庆地区,是亚热带的气候环境,气温高,湿度大,温差大,月平均最高温度为33~34℃,最低为6℃,相对湿度都在临界湿度70%以上,厂内产品库房的  相似文献   

20.
某轴承公司在生产40Cr钢轴承挡圈时,发现有轴承挡圈存在车削硬质点的情况。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等方法对车削硬质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40Cr钢轴承挡圈车削硬质点为异金属压入所致,应该是在钢材轧制过程中,生产线的零件紧固不好,遇到轧制过程的外力冲击,使得零件部分脱落,在高速轧制过程中被瞬间压入钢材,最终导致该轴承挡圈产生车削硬质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