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载调容变压器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凤  王作军  姚伟 《供用电》2009,26(5):50-52
变压器损耗在电网损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成为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介绍了有载调容变压器的结构与节能原理以及采用有载调容变压器后带来的经济效益,预期了有载调容变压器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农村电网自动调容和调容监控技术方案的论述,探讨了目前实现农村电网自动调容专用的可调容配电变压器、箱式变压器设计技术方案和调容监控的技术解决方案,提出了应用CPRS通信技术解决可调容配电变压器和箱武变压器远程监控解决调容控制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为今后的农村电网自动化调容改造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普通配电变压器改为调容变压器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节能降损效果显著;在空载情况下,有功损耗降72%,无功损耗降94%,是农村电网降低线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电能替代下城市配电网的配电变压器运行损耗,根据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和常规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关系推导出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更换判据,获得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可更换点集合,实现了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更换常规配电变压器的初步判断。然后基于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更换成本效益分析,建立了电能替代下的城市配电网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规划模型,并采用分支定界法在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可更换点集合内求解该模型,从而得到电能替代下的城市配电网配电变压器最优规划方案。最后,对某城市配电网电能替代点进行配电变压器规划,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配电变压器损耗占整个配电网损耗的比重很大,因此,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详细阐述了有载调容变压器结构组成、技术原理与核心技术,并设计了通信解决方案。与S11型普通配电变压器比较,应用有载调容变压器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实际运行效果分析,得出有载调容变压器适用的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6.
针对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可以根据负荷变化调整自身容量,实现配电网节能经济运行的特点,介绍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详细分析了调容前后接线方式、电气量、绕组参数、自身损耗的变化情况,并从运行成本角度对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与普通配电变压器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农网配电变压器因季节性负荷不均而出现过度轻载和超载的问题,提出利用智能型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进行的整体解决方案,对调容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监控系统的软件部分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台区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完成定时上传运行数据和事件记录等任务,并设定合理的调容控制策略,保证台区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根据现场挂网的实际运行数据,安装智能型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与同容量普通变压器相比,节能效果明显,综合效益可观,适合应用于季节性负荷较强的农村电网和昼夜用电负荷变化显著的配电台区。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解决了农网配电台区季节性负荷峰谷差大,导致配电变压器运行损耗高的问题。从调容变压器基本原理、最佳调容点计算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分析;结合农村配网用电情况,从节电量计算、改善电压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经济分析。农网配电台区改造,采用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约8年收回设备投资,20年经济使用期内投资回报率约248%。  相似文献   

9.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变压器损耗在电网损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降低变压器损耗成为了势在必行的节能措施之一,各类节能变压器也应运而生。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多种节能变压器的优缺点,着重阐述了有栽调容变压器的结构、原理以及经济效益分析,预期了栽调容变压器在农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调容变压器降损节能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有载自动调容配电变压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根据实测的典型日、月负荷数据,绘制了日、月负荷曲线,并对SZ11-M-T型有载自动调容型变压器与S11普通型配电变压器的动态功率损耗计算进行综合经济性比较,峰谷差异愈明显,峰谷轮换愈频繁,使用新型有载自动调容变压器节电效果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节能变压器结构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磊  姚志松 《中国电力》2007,40(9):49-53
电网损耗占供电容量7.7%,而变压器损耗占其中大部分,因此采用节能变压器是节能工作的重大措施。降低变压器损耗可从降低铜损、铁损、杂损,消除"大马拉小车",提高运行性能着手,采取改进材质、改造部件结构、使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相适应等措施。介绍了超导、非晶、卷铁心、R型卷铁心、立体铁心、单相柱上、调容量、有载调压、中阻抗除尘、低压节电器、铜铁损耗比适配、采用细磁畴高导磁硅钢片、低阻低损导线等13种节能变压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并加以对比。如措施组合,节能会更多。指出S7、S9、S11系列变压器的损耗比较适宜单班制生产,对连续负载和农村负载并不节能。  相似文献   

12.
自适应负荷型配电变压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适应负荷型配电变压器具有自适应负荷功能和性能特点,可在不切断负荷的情况下,根据系统电压和负荷实际情况,实现变压器电压分接头调整、额定容量运行方式的自动切换、在线负荷换相以及分相无功补偿。阐述了自适应负荷型配电变压器的功能架构设计;解析了其在线负荷换相、有载调容、分相无功补偿和有载调压等功能实现控制原理;给出了动作定值设定方法;建立了功能实现仿真试验模型。经仿真分析,验证了自适应负荷型配电变压器较普通配电变压器具有明显功能优势,适用于负荷季节性强、年平均负载率低、空载损耗占比高、用户端电压合格率和功率因数偏低的农村配电网中,可提升配电台区经济运行水平,保障用户供电质量,降低配电网运行损耗,充分发挥配电层级的节能减排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绕组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与经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可以降低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为此,计算了三绕组变压器功率损耗和损耗率,同时考虑负荷的实际运行时间、无功经济当量及变压器年运行费用等因素,并对选择三绕组变压器最佳负载率βopt进行了推导。最后,以算例验证了公式。  相似文献   

14.
刘晓慧  伍斌 《江西电力》2012,36(1):38-40
在农网改造中,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台区、型号、容量及按技术标准合理安装配电变压器是保证变压器经济运行、降低损耗、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因素.结合南康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在近年的农网改造工程中选用配电变压器台区、型号、容量等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农网建设中配电变压器的选用、安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张文渊 《江苏电器》2003,(6):26-27,37
新建35kV变电站是农村电网改造的重要内容,由于农村用电负荷往往偏小,因此,变压器容量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用负荷增长曲线图法选择农村电网35kV变电站变压器的容量,并经技术、经济分析、既满足负荷增长需求,又满足经济要求,是一种非常直观、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目前电网运行及用电管理的实际情况,为适应国家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战略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为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各电压等级电网的结构、设备性能情况、用电构成及管理水平.准确查找线损异常因素,减少电量损失,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城乡电网综合监管系统,形成包括负荷管理、电能量采集、配变监测、低压集抄的一体化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和通信原理,介绍了配变终端、采集终端、配变监测系统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供电型电压互感器供电电压随负荷而变化的实际情况,介绍了一种基于辅助互感器串联补偿技术的供电电压补偿方法。以一台额定一次电压为110√3 kV,额定容量为60 kV·A的单相供电型电压互感器为例,计算了其供电电压及供电容量随负荷容量及功率因数的变化率。依据变化率,设计了基于辅助互感器的供电电压自动补偿回路,可实现对供电电压±4.4 V、±8.8 V、±13.2 V、±17.6 V、±22.0 V、±26.4及±30.8 V的补偿量。分别对功率因数cos φ=1和cos φ=0.89(感性)2种情况的不同负荷容量下供电电压补偿效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增加了辅助互感器自动串联补偿回路后,供电型电压互感器的供电电压变化率由–1.80%~11.36%提高到了–3.000%~0.045%,完全满足标准对单相220 V供电电压质量的要求。采用辅助互感器的自动串联补偿技术,可以实现对供电型电压互感器供电电压的补偿,解决了由于农村负荷功率因数低,高峰负荷期供电电压偏低的问题,对提高用户电压质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Buck、Boost、Buck-Boost型三类高频链AC-AC变换器的电路结构与拓扑、控制策略、网侧功率因数、负载短路时的可靠性、输出容量、高频变压器磁化状态和原理试验结果等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获得了重要结论。高频链AC-AC变换器电路结构,是由输入滤波器、储能电感(Boost型)、输入周波变换器、高频变压器或高频储能式变压器、输出周波变换器、输出滤波器依序级联而成。研究结果表明,三类高频链AC-AC变换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工程实现难易性和应用场合,为实现新型的正弦交流稳压器、交流调压器、电子变压器和同频波形变换器等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