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主成分分析法在鄱阳湖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SPSS13.0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有效地分析鄱阳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鄱阳湖星子断面在1991—2006年时间跨度上水质不断下降,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鄱阳湖的污染程度在不断加重;②2008年鄱阳湖水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湖内水质好于入湖区域水质,说明五河带来的污染物对鄱阳湖周边地区水质影响较大,鄱阳湖主要受外源污染而非内源污染。  相似文献   

2.
根据连续多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水系水质及湖体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鄱阳湖水系水质及湖体水质均呈下降趋势,枯水期水质比丰水期更差;水系主要污染物为NH3-N、TN和TP,湖体主要污染物为TP和NH3-N;湖体富营养化程度均为中营养,有逐步向富营养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矿区塌陷水体的水质污染特征及规律,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运用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及基于ARCGIS的空间差值分析法对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塌陷塘水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矿区塌陷塘水质pH值呈弱碱性,透明度较低,BOD5、CODMn指标含量较高;用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对塌陷塘水质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其污染级别为轻度富营养;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利用总磷、总氮、BOD5、CODMn4个因子的空间插值栅格图建立多因子综合污染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水体综合水质标准处于地表水Ⅲ类到Ⅳ类之间,水质有待改善。本研究结果为塌陷塘水体水质监管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柘林水库污染物来源及水体分层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水源水库污染物来源及水质变化规律,以九江市水源地柘林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逐月对柘林水库进行水质监测.现场测定水温、溶解氧等指标,分层取样测定水体CODMn、TOC、TN、TP、Fe、Mn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柘林水库主要污染物来源为上游来水,其对CODMn、TN、TP贡献率分别达88.3%、76.2%和67.6%.在水体稳定分层期,底部水体CODMn、TOC、TN、TP、Fe、Mn质量浓度分别升高至3.8、2.4、1.12、0.14、0.42和0.34 mg/L;藻类计数及藻种鉴定结果表明,此时期主库区最大藻密度达2.25×106L-1,以绿藻为主.水体混合后出现Mn质量浓度超标问题,达0.16 mg/L.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4~2010年宿州市5条主要河流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水体中污染物CODMn、BOD5、NH3-N、CODCr、TN、TP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除TP以外,其他5类污染物质量浓度均呈总体下降的年际变化特征,而在年内变化方面,各污染物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特征,质量浓度高值集中于3~6月份;6类污染物质量浓度最高值均出现在奎河杨庄断面,而最低值除CODMn出现在沱河东关闸断面外,其余5类污染物最低值均出现在新汴河泗县汴河桥断面.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河流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奎河水质最差,而新汴河和浍河水质较好,多数河流断面水质较2004年有明显改善,其中以沱河芦岭桥断面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反映河网上泥沙输移的动力学模型,以体现泥沙在河流网上的输移特点和最终的冲淤平衡态,在对河网中支流级别及河段数作出新规定的基础上,即以支流汇入到干流所历经的汇流次数作为支流的级别,而支流河段数由高一级别支流的汇入决定,重点考虑了支流某河段携沙能力受本河段及相邻河段冲淤变化的影响,建立了反映河网上泥沙输移基本物理过程的模型.模型反映出不同河段上携沙能力和冲淤变化之间的自我调节是使河道趋于稳定的原因所在.结果表明,利用模型对稳态冲淤特点进行分析的结果与自然河域枯水期的泥沙冲淤特点吻合.该模型的提出为泥沙冲淤控制及河道演化等专业领域的传统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在环境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青龙河支流和部分青龙河段的水质现状,为青龙河的污染治理及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评价过程中,叙述了评价因子的选取、权重值的运算,并对其评价的结果与水环境调查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结论表明:模糊数学评价的结果与河流水现状相符;金矿排水对地面水有了不良影响,青龙河的水质已经有了变化,水质级别降低;评价方法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4年安庆石塘湖溶解氧DO数据分析,探讨该湖DO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以及DO与水温、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的相关性,进一步引申出目前城市浅水湖泊存在的富营养化问题。结果表明:石塘湖表层DO值≥5mg/L,水质呈优良状态。水平分布特征是深水区点位DO值高于浅水区值,垂直分布特征为水温较低时,表层、中间层和底层DO值差别不大,但在水温较高时,差别较大。7、8月一些深水区点位出现底层厌氧、叶绿素a升高的情况,表层CODMn≥8mg/L,水质呈富营养化状态。DO与T、电导率、CODMn相关性均呈显著性意义,其中DO与T相关性最好,为非常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沂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水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水体水质的主要因素及污染物质来源,并针水污染现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鄱阳湖水环境信息化管理的迫切需求,设计并实现了鄱阳湖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包括Web端子系统和移动端子系统。Web端主要采用Arc GIS API for Flex开发,基于Model Builder工具以及GP服务,采用反距离权重和克里金算法,实现了水质水位空间插值;利用线性权重法、简单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建立了水质水位预测模型,通过调用Web Service实现了水质水位的预测;移动端主要采用Arc GIS API for Android开发,利用移动手机定位技术获取地理位置,并利用Web Service实现相关数据的上传。系统可以为鄱阳湖水环境信息的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相关系统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倒灌鄱阳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与鄱阳湖的关系变化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江水倒灌是长江与鄱阳湖关系的主要特征,其变化特性和发生条件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利用长江干流九江、八里江和大通站及鄱阳湖星子、都昌、康山、湖口站的实测资料,从江湖水位、流量关系及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三峡水库2003年建成运行后长江干流与鄱阳湖关系的变化。基于能量平衡的基本原理,研究了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内在机理,提出江水倒灌条件的理论公式。结果表明:1)鄱阳湖具有洪水湖相、枯水河相的特性。都昌站水位在15 m以上时,湖区由河相向湖相过渡;康山站水位在17 m以上时,湖区呈现湖泊特性。2)江水倒灌主要发生在汛期7-9月,7、8、9月分别占倒灌总天数的41.6 %、24.8 %、28.8 %。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后,水库汛期拦蓄洪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倒灌强度。3)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长江出现大的洪水过程且鄱阳湖5河总入流消退或过程平稳是倒灌形成的必要条件,而倒灌流量的大小和持续天数主要取决于长江洪水的持续时间和洪峰量级。提出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深入认识江湖关系及影响机理提供参考,也可为鄱阳湖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鄱阳湖流域湿地的多样性和时空复杂性的特点,采用先进的大型关系数据库Oracle9i和空间数据库 引擎ArcSDE9建立包含DLG、DOM、DEM和专题数据的多尺度无缝空间数据库,并在ArcEngine组件库的基 础上开发了基于C/S模式的鄱阳湖流域湿地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3.
马踏湖是山东省“两湖一河”碧水行动的重要治理对象.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对马踏湖进行了边界条件的简化处理以及网格划分,并基于SMS(Surface Water Modeling System)软件,建立了马踏湖二维水流水质模型,选取确定了模型中的参数和数值,模拟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流场和CODCr浓度场.结果表明,6种工况中,工况3和工况6湖区达标面积最大,但其停留时间短,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导致出口浓度不达标;其他工况条件下,出口浓度较小,但是湖区CODCr浓度达标面积比例较低,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在此情形下提出建立人工湿地对策以满足马踏湖的蓄水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利用逐步回归法,对翻阳湖流域的特征站都昌水位站,采用自变量的变换与检验,建立关于赣江等五河七口各站流量和九江水位及都昌前期水位的特征年的回归模型,该方法大大简化了水位流量关系的分析计算,精度亦符合要求,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流域内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更好地协调流域内河流上下游、河湖以及行政区域之间的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对鄱阳湖流域特征分析和综合管理回顾的基础上,探讨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框架,分析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尺度和范围、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利用、适应性管理等问题,提出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目标,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及流域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支撑和引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动力和目标保障。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基础和国务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本文从"强化绿色食品产业的科学发展理念、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科学研究水平、完善绿色食品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三方面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徐州市云龙湖水质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龙湖东西两湖区为对象,研究其不同功能区水质状况.在云龙湖东湖、西湖区各设置3个采样点,监测水体中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和透明度指标;分别使用模糊识别法和特里指数法对水体进行水质评价与富营养化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龙湖水质级别为Ⅲ类,其中TN、TP超标明显,水体已呈现轻度富营养化;不同功能区水质差异明显,东湖区水质优于西湖区,云龙湖功能区划分对水体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是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区域性战略规划。《规划》中特别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本文从教育功能的角度,阐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二者的相互关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分析与控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状况,通过有关统计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探讨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化肥流失、农药流失、畜禽养殖、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城市径流等污染源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响,以期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依据.系统归纳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控制方法,并结合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重点阐述了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