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于2010年4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已在除中小板和创业板外的上市公司执行。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需要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重要基础。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特此选取了2012年实施内部控制的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法对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头十年,安然事件、"中航油"事件、中国银行重大违规事件等纷至沓来,这些重大事件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都与企业内部控制出现漏洞、相关人员违规操作直接相关,尤其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重大问题紧密相关。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尤为重要,为此,国资委制定颁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标志着我国企业正向管理的更高阶段——全面风险管理迈进;随后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在经营实践迫切需要和理论体系基本完善的双重条件下,财务风险是企业内部控制当中需要识别、分析、评估、应对的多种风险中的一类,需要企业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有效进行内部控制,让企业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控制企业投资活动的风险,财政部于2010年6月12日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其中为控制投资活动风险,对企业投资行为进行了规范。重视投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风险措施,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保护投资者权益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手册》是中石化总部自2005年首次系统编制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层通过制定有效的监控措施,规范管理行为,控制企业投资、生产、经营、财务等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内、外部风险,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最终实现的重要举措。它充分反映了公司现行的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要求,是股份公司内部统一管理的法典。《内部控制手册》自2005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有效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相继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部控制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近两年里这方面研究才渐渐增多,且多以规范研究为主。本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国内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陆续出台,企业迎来了内部控制建设高峰期,而纵观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建设,近年来已经远远的落后于现代企业管理,文章试图循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路,找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的规范,不足之处难免,仅供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目标、原则、基本要素和框架、基本理念作了解读,分析了基本规范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风险控制、信息化建设及内部监督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就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理论仍以COSO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以下简称IC-IF)为理论依据。COSO200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以下简称ERM-IF)是目前最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理论。本文认为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理论应从IC-IF走向ERM-IF,这主要是基于两大原因:一是较之IC-IF,ERM-IF更能满足寿险业内部控制的需求;二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伴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机制的研究日益重要。本文以基本规范的颁布实施为契机,结合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并充分与制度评价体系结合,在认真研究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企业目前实施内部控制的现状,运用归纳法、比较法、企业调研等方法,分析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成因,站在战略化、系统化、实用化、效益化的角度,提出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机制的实施方。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财务通则》,它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提出了规范的指导意见,促进国有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本文就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实施对国有大型集团公司财务制度建设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陈青 《适用技术之窗》2008,(11):181-182
2004年10月,COSO委员会公布了新的研究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提供了新的指引。本文拟通过对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报告与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的分析比较,得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延伸和拓展的结论,从而以期加深对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报告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有企业搞好内部控制工作需要从如下6个方面抓起:宣传、学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高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国有企业治理制度,建立经营者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风险评估体系,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提高内部控制人员业务素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内部牵制时期、审计导向时期和风险管理时期.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权威统一的指导性文件,导致学者们在此问题上存在诸多争论.通过对COSO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报告进行再解析,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在风险管理的概念框架下重新整合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重点整合企业治理机制、组织目标层级和信息共享控制系统,有效解决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健全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是约束和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文章阐述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含义、对象、目标和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提高油田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强化企业管理,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四大难点进行阐述和深入分析的同时,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内部控制管理与法规的协调统一、健全管理机构、内部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以及营造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层出不穷的财务舞弊案件,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替代《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了新的补充和界定。介绍《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管理内容、目标和组合要素,比较ERM框架与原内部控制框架,对内涵方面、控制目标方面、控制要素方面、管理者职能责任方面和目标与构成要素关系方面的改进之处作出评价,分析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内在联系和统一。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层出不穷的财务舞弊案件,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替代《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了新的补充和界定.介绍《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管理内容、目标和组合要素,比较ERM框架与原内部控制框架,对内涵方面、控制目标方面、控制要素方面、管理者职能责任方面和目标与构成要素关系方面的改进之处作出评价,分析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内在联系和统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COSO报告的高校后勤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COSO报告内部控制框架构成要素,详细分析高校后勤企业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在COSO框架下构建高校后勤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即高校后勤企业要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控等五大要素的支持。文章最后提出在COSO框架下构建高校后勤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我国在推动内部控制与国际惯例接轨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国际标准之间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与国外内部控制的侧重点为内部管理控制不同,我国将内部控制的定位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因此需要提升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一方面,有利于深入贯彻执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会计控制这个纽带,实现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缩小与国际惯例的差距,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OSO报告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并阐述该报告有借鉴价值的观点,同时分析了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重视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研究、采取政府或立法机关与企业自身逐步完善相结合的战略,抓内部控制的构建中的关键因素等建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