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分离提纯氨基酸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分离氨基酸的三种最新分离方法,反应萃取,反向微胶团萃取和液膜萃取。指出了萃取法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2.
反应萃取法是分离提取氨基酸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萃取剂可重复利用,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常见的反应萃取剂及在氨基酸分离中的应用,分析了反应萃取法分离氨基酸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几种与反应萃取法结合分离氨基酸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贺美晋 《化工进展》2023,(S1):260-266
先进的分离技术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制备高端产品、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炼油领域中蒸馏、吸附、膜分离、萃取、结晶等常用分离技术的进料相态、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对原油本质组成的认识不清晰,使得分离过程耗能低效。针对现状,提出对原油及二次加工原料进行分子层面的认知,发挥先进分离技术的作用及开发新的分离工艺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阐述了分子管理理念的提出、目前的发展及应用,重点分析了分子管理在分离领域的应用。文中并总结了一些最新分离技术包括分子蒸馏、分子印迹、膜蒸馏、摸萃取、双水相萃取、熔融结晶等。最后,提出了未来基于分子管理的分离技术发展趋势将逐步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  相似文献   

4.
萃取反应和传质大多发生在溶液相界面,而萃取体系的新相生成和相分离行为取决于溶液相内分子微观聚集结构的变化。研究萃取分离过程溶液相内及相界面发生的各种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及其随萃取反应条件的变化、加和与协同效应,是国际上萃取分离化学化工的前沿热点,对于深入认识萃取分离过程微观机理、调控分离选择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萃取分离体系的界面分子间相互作用出发,总结评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利用各种实验手段表征液液萃取分离体系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一些代表性工作和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两性官能团化合物的络合萃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络合萃取分离两性官能团化合物稀溶液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络合萃取法分离两性官能团化合物尤其是荷电性分子有可行性。提出了针对这类体系萃取分离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6.
乳状液膜法分离二元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义了乳状液膜法分离氨基酸的分离系数,并以苯丙氨酸(Phe)/天冬氧酸(Asp)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影响分离系数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用稳态条件下液膜体系中两种氨基酸的传质通量之比定义两种氨基酸的分离系数,能够较全面反映两种氨基酸及液膜体系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影响分离系数的复杂因素,为改善分离效果提供理论指导。对于采用酸性萃取剂为载体的液膜体系来说,pH值是影响两种氨基酸分离系数的主要因素,而载体浓度对分离系数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络合萃取与分子蒸馏相结合的方法,对生物基化工醇重组分中的多元醇进行了分离研究。考察了络合剂与萃取剂的配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重组分中多元醇萃取效果的影响,并对分子蒸馏在不同温度下所得馏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络合萃取后,结合分子蒸馏的技术,利用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有利于生物基化工醇重组分中多元醇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混合氨基酸的分离技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翁连进  王士斌  蔡晓  江体乾 《化工进展》2000,19(2):51-52,74
本文介绍了特殊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分离混合氨基酸的技术并指出了它们的缺点,详细地介绍了反胶团萃取法分离氨基酸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反胶团萃取分离混合氨基酸提出了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9.
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卫星  姜红波  张来新 《应用化工》2010,39(7):1079-1083,1086
阐述了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有机物、金属离子和生物分子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离子液体与超临界CO2相结合的萃取分离方法的研究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将索氏提取与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在线联用,对山楂样品中的槲皮素进行提取和分离,对提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联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测定,并进一步建立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时的固液分配系数。结果表明:索氏提取联用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分离技术能同时实现山楂样品中槲皮素的分离和富集,提取量为0.033mg/g,优于索氏提取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