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烘干加热系统热力学的分析与计算,以4000型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为例,计算得到燃煤、油消耗量,为选择配套燃烧器提供依据;通过燃煤、油消耗量计算出产生的烟气量与水蒸气量,为引风机的选择提供依据;从理论上计算出燃烧器的燃烧温度,为控制热气温度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浅谈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涉及的因素多,除了要满足强度要求外,对工作性更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与普通混凝主配合比有很大差别。自密实混凝土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设计计算方法。本文对常用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在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参数如水胶比、浆集比、粗细骨料体积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固定砂石体积计算法,对全计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计算方法更能符合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并且计算简单,使用方便,该方法对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知应用推广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谈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立保  郭栋  杨静 《山西建筑》2010,36(24):182-183
通过对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的比较,得出固定砂石体积含量计算法计算过程简单,经计算得到的配合比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能够满足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和强度要求,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全计算法建立了普遍适用的混凝土体积模型,经过科学推导得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可全面定量地确定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用量,是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次较大改进。论文依据全计算法,计算出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配制出了性能优良的高性能混凝土,经试验证明,其抗压强度和氯离子电通量测试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刘兴全 《四川建筑》2007,27(3):166-169
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基本假定和内力平衡式为依据,提出部分非矩形(包括工字形、T形、倒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等代矩形”配筋计算法,从而使部分非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等代矩形”配筋计算法的计算和小偏心受压计算中遇到的ξ的三次方程的近似计算法都与矩形截面通用,从而地大大简化了计算。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管环向配筋计算的不同方法,如:传统的设计计算法和GBJ10-89规范计算法等进行了分析和评论,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新的节约钢材的利用部分砼抗拉强度的设计计算法。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2016,(4)
将混凝土全计算法与绝对体积法相结合,计算出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SFRLAC)高强度等级LC40、LC50、LC60下的试配用配合比;通过试配,测定SFRLAC坍落度和28 d抗压强度值;从粉煤灰微珠、硅粉的用量、减水剂种类、陶粒强度等方面对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调整后得出了能满足设计性能要求的高强度SFRLAC配合比;同时为避免钢纤维结团,讨论了制备SFRLAC过程中较优投料与搅拌工艺。  相似文献   

8.
吕彪 《山西建筑》2011,37(11):110-112
探讨了“全计算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理论依据,并结合实践详细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经过一系列公式推导,从而计算出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最终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9.
C50自密实混凝土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萍 《福建建材》2009,(2):31-32
自密实混凝土是混凝土技术定展的新方向,泰文结合三明地区原材料情况,采用固定砂石体积计算法计算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并通过试验配制出拌和物性能良好的C50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10.
王雪兰 《山西建筑》2006,32(18):166-167
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试配要求和所用材料,阐述了试验室配合比计算方法,以及混凝土中的碱总含量计算法,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延伸开裂和损毁现象。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预应力钢 -混凝土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和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弹性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提出了预应力钢 -混凝土组合梁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的两步计算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建议的计算公式对预应力钢 -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法,是在普遍适用的体积相关数学模型基础上,经推导得出混凝土用水量和砂率公式,结合水灰(胶)比定则,实现混凝土配合比和组成的全计算。  相似文献   

13.
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型钢混凝土指钢筋混凝土构件内含型钢的结构(SRC),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本文对目前的型钢混凝土设计理论、计算方法、试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整体的综述,简要介绍了设计理论中的容许应力计算法、一般极限状态计算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中的变形、裂缝、刚度计算方法,以及和实验的对比结果,最后简要介绍了一个配螺旋箍SRC短梁试验。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含气量主要对混凝土的抗冻融存在较大的影响,控制混凝土的含气量可以有效地减小由于冻害对混凝土构件造成的破坏。本文主要从混凝土含气量的作用、含气量的测定、含气量的影响因素、如何控制混凝土含气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市政工程实例,采用公式简化计算法、有限元简化计算法和有限元整体计算法,计算水池长度、地基水平阻力系数C_x取值对超长水池池体温度应力的影响根据计算所得温度应力,通过提高混凝土的配筋率、严格执行构造和施工措施来降低温度应力的影响,从而适当调整伸缩缝间距,并满足裂缝控制要求。为优化超长水池的结构方案提供理论和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2015,(9)
研究了橡胶粉掺量对不同强度等级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与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橡胶掺量的增加,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气量增加,而坍落度与扩展度减小;橡胶掺量为8%时,橡胶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气量增加幅度较大,坍落度与扩展度损失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的广泛应用,以强度为设计指标的传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以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实际施工配合比为例,详细介绍了国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设计方法(简称全计算法)和国外Mehta、Aitein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简称Mehta、Aitein法).实践表明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符合以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为设计指标的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和Mehta、Aitein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唐田雨  王学福  赵曦 《山西建筑》2009,35(22):179-181
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及其特点,在优化设计的目标下,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的情况下,讨论了原材料的选择、配比参数的合理确定以及由全计算法与P.L.Mehta和P.C.Aictin方法计算出C30高性能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并就这两种方法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浆骨比概念为混凝土拌制时,水和水泥用量的总体积与骨料用量的总体积之比。本文采用全新的计算方式提出浆骨比即混凝土拌制时除粗骨料以外的材料总量与粗骨料总量的质量比,通过管廊项目C50泵送混凝土基于该浆骨比计算法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对比回弹强度进行验证,提出一个合理浆骨比范围值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灰比、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混凝土孔隙率可通过饱水混凝土试件在特定条件下的失水率(可蒸发水含量)间接测定。与压汞法相比,较能反应混凝土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该方法研究了水灰比、粉煤灰、硅灰等对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