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预计2007年亚洲双酚A需求将达到1.88Mt,比2006年需求增长200kt(增长11.9%)。亚洲内需增加160kt(增长8.6%)达2.03Mt,向欧美输出减少40kt(减少21.1%)为150kt。  相似文献   

2.
到2006年预计西欧苯酚生产能力将增加370kt/a。2006年四季度Ineos苯酚公司计划在比利时的苯酚装置扩增能力170kt/a(由470kt/a增加到640kt/a)、ERTISA公司在西班牙的装置将扩增能力200kt/a(由370kt/a增加到570kt/a),如果两个方案能按预定实施的话,西欧苯酚生产能力将由现在的2.495Mt/a增加到2.865Mt/a。  相似文献   

3.
2007年全球对双酚A(BPA)[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PC)]的需求持续增加,对苯酚的需求比2006年增加了4.2%,达8.69Mt。2008年对苯酚的需求也很难减少,预计在亚洲旺盛的需求下,全球对苯酚的需求将达到9.0Mt。另外,虽然预定2008年苯酚供应合计增加能力615kt/a,但由于2009年到2010年没有新增装置计划,因此2008年开始就感到苯酚的供应紧张。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分公司(扬子石化)成立之初,乙烯装置产能为300kt/a。经过两轮改造,目前该公司拥有原油加工能力8Mt/a和乙烯产能800kt/a,并拥有芳烃1.4Mt/a、精对苯二甲酸(PTA)1.05Mt/a、塑料900kt/a等43套大型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主要生产成品油、合成树脂、化纤原料、有机化工等四大类产品。为全面落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十一五”可持续发展规划,扬子石化积极推进第三轮乙烯改造,加快形成14Mt/a炼油、1.4Mt/a乙烯、2.4Mt/a芳烃、1.6Mt/a塑料、2.4Mt/a化纤原料(包括PTA)和200kt/a合成橡胶生产能力,致力于提高扬子石化的石化产品供应能力,满足我国石油化工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燕丰 《石化技术》2006,13(4):56-56
目前我国丁二烯的生产厂家已经达到18家.总生产能力为1.569Mt/a.其中吉林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丁二烯生产厂家,生产能力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4.66%.其次是惠州中海油壳牌石油化工公司,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9.88%,再次是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9.56%,预计2010年我国丁二烯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5Mt。2002年我国丁二烯的产量为736kt,2003年增加到858kt,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995kt,比2004年增长约13.97%,2000—2005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98%。  相似文献   

6.
预计印度2008年对聚烯烃的需求将以10%/a的速度增长。虽然由于原油价格的高涨担心需求将会减少,但预计2008年对聚烯烃的需求量将由2006年的3.51Mt(比2005年增长了10.3%)到2008年提高到4.25Mt。另外,随着印度国内需求的扩大,预计2008年对聚烯烃的进口量将超过出口量。到2009年初还没有计划新增设大规模聚烯烃生产装置,因此预计2008年进口量超过出口量150kt。  相似文献   

7.
据印度化学及石油化学生产协会统计,预计2009年该国对聚烯烃的需求将以13%/a的速率增长。虽然原油价格高涨及全球金融不稳定造成市场不景气,但2007年印度对聚烯烃的内需为3.9Mt、2008年为4.42Mt、预计到2009年将扩大到5.02Mt。另外,预计到2008年末印度国内聚烯烃生产能力将达到5.05Mt(2007年末为3.83Mt)。  相似文献   

8.
日本东丽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子公司TPM公司计划在马来西亚增设ABS树脂生产装置,使其ABS树脂生产能力增加110kt/a,达到330kt/a。新装置将建在现有装置的附近,总投资额(包括厂房和装置的建设费)约为100亿美元,预计2008年3月投产。装置建成后包括日本千叶公司合计ABS树脂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402kt/a,它是为了适应亚洲对ABS树脂旺盛需求的增加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及高度化。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设计》2007,24(1):14-14
2006年,全国乙烯生产能力达到9.855Mt。全行业乙烯生产能力9.0555Mt(首次超过了9.00Mt/a):中国石化6.245Mt/a(2006年9月茂名乙烯640kt/a的乙烯扩能改造完成投运);中国石油2.63Mt/a(2006年11月中国石油兰州石化700kt/a的乙烯扩能改造完成投运);盘锦乙烯180kt/a;中海壳牌800kt/a(乙烯装置于2006年1月投产)。  相似文献   

10.
晓铭 《石化技术》2006,13(3):49-49
我国乙二醇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近年来生产能力发展很快。2004年生产厂家为10家,总生产能力为1.116Mt,产量为0.9491Mt。2005年生产厂家有11家,总生产能力为1.378Mt,产量为1.101Mt,同比增长约15.98%。随着今年2月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一套320kt/a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生产厂家达到12家,总生产能力达到1.698Mt.生产工艺全部采用环氧乙烷直接氧化法。其中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320kt/a乙二醇生产装置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乙二醇生产装置,生产能力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8.84%,其次是南京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的300kt/a装置,生产能力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7.67%。再次是扬子石油化工公司262kt/a生产装置,生产能力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5.43%。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日本国内烯烃中心全部15套装置中有5套装置大修,与2006年有9套装置大修相比乙烯减产幅度大幅降低,预计乙烯生产能力将比2006年增加260kt/a,达到7.76Mt/a。同时还预计包括出口在内对乙烯衍生物产品的需求与2006年一样很大,装置开工率也与2006年基本相同维持在99%左右,2年以来乙烯生产量第一次增加,从1999年的7.687Mt/a,到2007年将达到7.76Mt/a,这是8年以来对最高生产量的更新。由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韩国也新增生产装置,乙烯的生产能力将会大幅增加,这样整个远东地区的供需平衡隋况将值得担心。  相似文献   

12.
《石化技术》2012,(3):29-29
据《化学周刊》报道,由于亚洲国家汽车销售和生产量的不断增加将带动全球EP需求快速增长。EP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以及家电的生产,其需求预计将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由2011年的1.20 Mt增至2016年的1.50 Mt。快速增长的亚洲经济正在推动该地区EP消费需求继续增长。例如,中国EP年消费增速预计为11%,将由2011年的240 kt增加至2016年的408 kt。到2016年预计印度的EP消费量将以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油气杂志(OGJ)的最新独家乙烯调查,2004年全球乙烯工业新增生产能力2.13Mt/a,比2003年的增量1.34Mt/a有所增加。截止到2005年1月1日,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12.9Mt/a,与截止到2004年1月1日时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10.8Mt/a相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全球乙烯系衍生物需求由2000年实际需求的89170kt到2006年达119510kt,预计年增长率为5%。地区不同其增长率也不同,在高速经济增长的亚洲预计其需求增长率将达6%,比全球平均增长率高,而北美其需求增长率为4.8%,西欧为2.5%,日本需求负增长为—1.6%。相反生产能力和需求量的差距将缩小,由2000年时的18340kt差距减少到9180kt,预计需求的缓慢增长、生产能力的提高最终将使供需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5.
厦门海沧的芳烃产业链是从末端产品聚酯开始,逐步向上游产品拓展。位于厦门海沧的翔鹭纺纤已形成年产350kt聚酯和纺纤的生产能力。2006年,腾龙特种树脂建成了年产320kt的瓶级切片为主的特种树脂生产线。PTA作为聚酯的主要生产原料,翔鹭石化企业已形成年产1.50Mt的生产能力;VIA二期年产1.50Mt项目,计划与Px(对二甲苯)项目同步投产。同时,年产800ktPX正计划于2009年初建成投产,届时Px项目最低将达到年产2Mt的能力。1Mt级聚酯,3Mt级PTA,以及2Mt级的Px生产能力,当这些目标实现时,厦门海沧将成为世界级的芳烃系列产品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16.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与日系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沙特石油化学生产厂(通称シセルケ公司)最终决定把预计建的乙烯生产装置(乙烷裂解炉)的能力比当初设计能力提高100kt/a以上,达到1.3Mt/a。装置建设由美国S&W公司负责。  相似文献   

17.
预计日本的15套综合装置中有8套(由8家不同公司运转的)在20嘶年将停工定期检修。这与2005年5家公司的6套装置停工相比,预测2006年实际生产能力减少144kt,从2005年的7.677Mt减少到7.533Mt。  相似文献   

18.
预计从2005年到2008年四年间全球对二甲苯(PX)的生产能力将扩增7.26Mt。从2005年到2008年全球有18处PX新增设计划,如果能按计划实施的话,PX生产能力将由现在的24.36Mt/a到2005年末达到25.17Mt/a,2006年末达到28.27Mt/a,2007年末达到29.28Mt/a,2008年末达到31.0Mt/a。只是这18个计划方案实施地都是在亚洲和中东地区,美洲和欧洲的PX生产能力基本保持现状。  相似文献   

19.
印度最大的民营石化企业印度Lyondell工业集团(RIL集团)计划2008年中期增建聚丙烯(PP)新装置。聚酯连锁公司最近建成550kt/a的聚酯纤维生产装置,使RIL集团的总生产能力扩大到2Mt/a,最近还建成了近730kt/a的精对苯二甲酸(PTA)的新装置等,可以看出集团正在推进一系列石化事业的扩张战略。  相似文献   

20.
据AMI咨询公司预测,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应用于食品包装,前3年全球需求年增长率为11%。全球对BOPP薄膜的需求已由2003年3.60Mt增加到2004年3.90Mt,预计将继续增加到2008年5.10Mt和2013年6.50Mt。亚洲将引领全球BOPP需求增长,亚洲2003—2008年的年均增长率将达7.6%,需求量将由2003年1.5Mt,2004年1.6Mt增加到2008年2.30Mt,虽然2008—2013年年均增长将下降到4.9%,但仍以全球较快的速度增长,2013年需求量将达到3.10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