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配煤炼焦试验,研究了捣固炼焦相对于常规炼焦其焦炭质量改善效果与入炉煤性质的关系,进而建立了捣固焦炭质量改善效果与入炉煤性质参数的数学关系;在此数学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捣固炼焦改善焦炭质量的入炉煤性质范围。  相似文献   

2.
刘军 《煤化工》2010,38(3):45-47
为优化焦炭质量,扩大炼焦煤资源,对加拿大煤进行了单种煤炼焦试验和配煤炼焦试验,通过不同级别的试验,优选出最佳配煤方案并运用于生产中。研究发现:该加拿大煤稳定性好,配加10%可在保持焦炭强度不变的前提下,部分替代优质主焦煤,并有效降低焦炭灰分、硫分。  相似文献   

3.
采用国内有代表性的焦炉进行配煤炼焦试验,探讨不同炼焦方式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捣固、配型煤、配沥青炼焦均能改善焦炭质量。当入炉煤的挥发分较高、黏结性偏低时,焦炭质量改善的效果较为显著;采用捣固炼焦比配型煤、配沥青炼焦更能有效地改善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  相似文献   

4.
配入无烟煤炼制优质冶金焦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使用无烟煤进行炼焦。通过对原料煤分析,合理配入相应的1/3焦煤,肥煤和焦煤,通过捣固炼焦工艺,进行配煤炼焦试验,以生产达到一级冶金焦标准的优质焦炭。  相似文献   

5.
在20kg和200kg试验焦炉上进行了配型煤炼焦与常规配煤炼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挥发分偏高而粘结性偏低的配煤,采用配型煤炼伙可以明显改善焦炭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何玉秀 《燃料与化工》1998,29(3):165-167
尽管中国煤的开采量超过10亿t/a,但同其他国家一样,仍面临着生产优质高炉用焦的粘结煤短缺问题。为合理利用本地的弱粘结煤,必须研制一种用劣质煤生产优质焦炭的工艺。 乌克兰煤化所制定的连续层状炼焦工艺除了具有用煤方面的优点外,实际上还可以完全自动操作和控制炼焦过程,且有利于环境保护。为了评价用连续层状炼焦工艺使用中国的弱粘结煤生产焦炭的可能性,鞍山热能院与乌克兰煤化所签定合同在哈尔科夫焦化厂半工业连续炼焦装置中进行一批中国煤的研究和试验炼焦。  相似文献   

7.
对加拿大泰克煤炭公司5个单种煤样进行煤质分析,并分别用40kg、200kg和400kg试验焦炉进行炼焦试验。5个单种煤的灰、硫较低,黏结性较好,除TCA煤是简单混煤外,其余均为单一煤层煤,属于较好的炼焦煤类。5个试验煤样随着煤变质程度由高到低所得试验焦炭冷强度和热性质也由高到低;200kg和400kg试验焦炉所得焦炭的冷热态强度综合排列趋势基本一致,并与加拿大第三方实验室炼焦数据趋势基本一致,而40kg试验焦炉所得焦炭的排列趋势却与之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对澳大利亚煤和国内6种单种煤进行煤质分析和配煤炼焦实验,分析澳大利亚煤代替西曲煤进行炼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澳大利亚煤具有低灰低硫、高挥发分等特点,在炼焦中用澳大利亚煤替代西曲焦煤可降低焦炭的灰分和硫分,增大焦炭的各向异性指数,改善焦炭强度。  相似文献   

9.
捣固炼焦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捣同炼焦配煤与焦炭质量的关系及捣固强度与配煤的关联性.指出:焦炭质量的基础是配煤质量,不会因煤准备和炼焦工艺等有根本性的改变;捣固炼焦可多用低变质程度,高挥发分气煤类的炼焦煤生产出一定质量的焦炭;捣同炼焦配煤适当增加黏结性配煤比例可提高焦炭质量,但用接近顶装焦炉的配煤进行捣固炼焦将丧失其优势并引发问题.捣固焦炉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预处理不黏煤对配煤炼焦特性的影响,利用小焦炉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研究了预处理不黏煤与未处理不黏煤配煤对配煤变质程度、黏结性能、小焦炉炼焦焦炭冷热强度及光学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后不黏煤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由0.46%上升到1.20%,其根本原因是处理后含氧官能团含量降低;预处理后不黏煤仍没有黏结性,但配煤黏结性的下降幅度减小。小焦炉炼焦试验表明,添加不黏煤的焦炭冷热强度降低,在相同配比下添加预处理煤的焦炭强度降低幅度更小,在配比3%时,预处理不黏煤的焦炭转鼓强度上升了0.5%,反应后强度降低1%;而未处理不黏煤的转鼓强度和反应后强度分别降低了1%和4%,其主要原因是焦炭光学组织中中粒镶嵌结构增加,焦炭各项异性指数提高7.7%~15.8%。  相似文献   

11.
高丽 《广西化工》2013,(12):35-36,10
配型煤炼焦技术可以改善煤料的粘结性,增强焦炭强度,节约优质煤资源。文章分析了配型煤炼焦对炼焦煤料性能的影响机理,介绍了新日铁配型煤和住友金属配型煤炼焦工艺,以及各焦化厂通过焦炉实验和生产实践总结的配型煤炼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黄书明 《煤化工》2012,40(4):36-38,45
介绍了JN43-80型焦炉由顶装炼焦改为捣固炼焦的改造工程,对比了改造前后炼焦用煤质量指标、配煤煤种和比例、用煤量、焦炭质量指标、化工产品回收率等。顶装炼焦改为捣固炼焦具有减少主焦煤配入量、增加气煤的配入量、提高焦炭产量等优势,通过改造,可使焦化企业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3.
用5t中国试验煤样(1/3焦煤,Vdaf31.8%,RI59,R0.87)在乌克兰哈尔科夫焦化试验厂连续层状炼焦半工业试验装置上进行了炼焦试验.试验操作条件良好,无烟尘污染.所制得焦炭(M4070.2,M107.5)达到中国3级焦水平,与乌克兰焦化厂生产的冶金焦水平相当.该工艺可大量使用粘结性较差的气煤,甚至单独使用1/3焦煤生产冶金焦  相似文献   

14.
焦炭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配合煤性质和工艺条件。配合煤的性质主要是结焦性、煤的粘结性对焦炭强度的影响较大;炼焦煤的性质影响焦炭的灰分、硫分等化学组成,影响焦炭强度。炼焦的工艺条件是水分、灰分、细度、堆密度等;结焦时间影响焦炭冷态、热态性能和显微特性。  相似文献   

15.
简单介绍了型煤炼焦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型煤炼焦的优点,包括提高了非主流炼焦煤种的利用量;在降低入炉煤水分的同时,缩短了炼焦周期,降低了焦粉产率。但型煤炼焦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炉型小且适应性差,炼焦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严重,产出的炼焦产品质量不稳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常规焦炉上的完全型煤炼焦技术。介绍了该工艺的流程,重点分析了其经济意义与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完全型煤炼焦可以提高不粘煤的配入比例,从而直接提高焦炭产量。在降低入炉煤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焦炭品质。  相似文献   

16.
在40kg焦炉上进行了多方案的配煤炼焦试验,并对单种煤及配合煤炼焦的焦炭热反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种焦煤炼焦时25JM的反应后强度最好;配合煤中控制主焦煤的配入比例,适当配入14SM、1/2ZN或26FM后,焦炭的热反应性比单种焦煤炼焦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马钢炼焦原料研究了无烟煤与添加剂配煤炼焦新工艺.用无烟煤取代部分焦煤的炼焦实验结果表明,在黏结剂PRT和CMC分别为0.5%条件下,无烟煤配入量为14%时所炼出的焦炭的粒焦反应性比9%无烟煤时所炼的焦更低,而反应后强度则高于加入9%无烟煤时所炼的焦,与不加无烟煤所炼的焦的差距很小;此外,在无烟煤配入量为14%时,改变添加剂配比的炼焦实验结果表明,对3-2,3-3及3-5号配方所炼的焦,具有比较好的落下强度与转鼓指数、较低的粒焦反应性和较高的反应后强度,比较接近不加无烟煤的基准焦配方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