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缸发动机中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力的大小与方向对车辆的振动和舒适性有相当大的影响,在中小排量的发动机中一般采用过量平衡调整一次惯性力的方法,但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实验研究手段。讨论了单缸曲柄连杆机构的理论惯性力曲线“力椭圆”和实验惯性力曲线“力8字”的关系,提出在摆架上逐点偏移气缸进行惯性力实验的方法,得到的实验惯性力曲线完全反映了惯性力的主要参数。在单缸发动机惯性力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曲柄连杆机构的合成旋转质量的位置及与往复质量的比值这两个重要的设计参数与一次最大惯性力、主趋角、不平衡率的变化关系,讨论了单缸发动机惯性力参数选择依据。提出了惯性力参数的实验校正算法。  相似文献   

2.
孙爱标  王秋晓 《内燃机》2007,(6):32-34,37
在分析V型双缸发动机惯性力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理论惯性力曲线“力椭圆”和实验惯性力曲线“力八字”的关系,研究了曲柄连杆机构的合成旋转质量的位置及与往复质量的比值这两个重要的设计参数与一次最大惯性力、主趋角、不平衡率的变化关系,讨论了V型双缸发动机惯性力参数选择依据,提出了惯性力参数的实验校正算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先进发动机技术——平衡和振动(2)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5.5 直列四缸机采用双平衡轴平衡二次惯性力 当直列四缸发动机一对曲柄销到达上止点或者下止点时,四个活塞和连杆的二次惯性力均达到最大值,方向均指向上止点。如果发动机气缸排量大于2 L,那么,在一定转速下发动机的垂直振动很显著,表现在发动机工作粗暴和振动强烈。 配置双平衡轴和平衡重可以抵消不平衡的二次惯性力,平衡重产生的离心力大小与四个气缸的二次惯性力相等(图61a-d)。平衡轴安装在曲轴下方,转动方向彼此相反,平衡轴由一对啮合齿轮驱  相似文献   

4.
直列4缸往复式柴油机由于其结构特点,在运转时其二阶往复惯性力不能自平衡,引起发动机产生较大的振动。在此类发动机上采用双轴平衡机构以平衡二阶往复惯性力可显著降低发动机振动。本文介绍了采用增加双轴平衡机构来降低CF4108T型柴油机的振动,包括平衡计算过程、振动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直列4缸往复式柴油机由于其结构特点,在运转时其二阶往复惯性力不能自平衡,引起发动机产生较大的振动。在此类发动机上采用双轴平衡机构以平衡二阶往复惯性力可显著降低发动机振动。本文介绍了采用增加双轴平衡机构来降低CF4108T型柴油机的振动,包括平衡计算过程、振动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直列四缸发动机由于其结构特点,在运转时其二阶往复惯性力不能自平衡,发动机产生较大的振动及噪声。通常在此类发动机上采用二级平衡机构以平衡二阶往复惯性力,可以显著降低发动机振动及噪声。本文从直列四缸发动机二级平衡机构设计出发,论述了二级平衡机构对整机振动,整机噪声,整车振动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机体加强板对振动的影响,通过大量的测试数据证明,二级平衡机构对直列四缸柴油机并不是不可或缺,应当根据不同机型和不同用途合理选用,对于某些机型甚至可以取消二级平衡机构。  相似文献   

7.
对某直列四缸柴油机振动平衡分析,得出不平衡的二阶往复惯性力及其力矩是其主要振动激励源之一。原机型中没有平衡机构,受到空间的限制,所设计的双平衡轴机构,只是平衡二阶往复惯性力。通过振动测量对比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双平衡轴机构能达到显著地降低发动机整机振动烈度的效果,从而也证实了二阶往复惯性力才是最主要的振动激振源。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动过程,建立了动态阻力矩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发动机缸内压力试验,基于泵气阻力矩和往复惯性力矩公式,结合试验参数和数据,通过Matlab/Simulink对泵气阻力矩和往复惯性力矩进行了仿真计算。在30℃水温条件下开展了摩擦阻力矩试验,获取了静摩擦与动摩擦阻力矩数据。为研究节气门开度、初始曲轴转角和发动机水温对起动过程阻力矩的影响,开展了各转速下不同节气门开度缸内压力试验、不同初始曲轴转角静摩擦阻力矩试验和不同发动机水温动摩擦阻力矩试验,通过不同初始曲轴转角发动机拖转试验对动态阻力矩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混合动力发动机起动过程阻力矩进行理论建模与试验,可以准确模拟混合动力发动机起动过程中的动态阻力矩特性。  相似文献   

9.
60°V8发动机平衡分析及平衡机构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60°夹角的V型8缸发动机进行了平衡分析,并就该类机型平衡机构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为某8V150柴油机优化设计了双轴平衡机构,使该平衡机构不但100%完全平衡了二次往复惯性力,而且最大可能地消减了侧倾力矩。经实验验证表明,本平衡方案极大地改善了该8V150柴油机的振动特性,解决了该类机型设计中的一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某12缸V型发动机曲轴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得出该曲轴曲柄销过渡圆角和曲柄臂结构更改前后的应力分布、变形情况,并进行静载安全系数和疲劳安全系数校核比较,确定改进后曲轴可靠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单缸小型柴油机扩缸变型后,通常是因活塞组质量增加而导致往复惯性力增大、不平衡性增大。本文通过对S185型柴油机平衡机构的分析和试验,探讨了加重上下平衡轴要比加重曲轴平衡块对改善其平衡性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DY158MI水冷发动机单轴平衡机构的平衡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单轴平衡机构完全平衡一阶往复惯性力,可大大减轻发动机振动。在平衡设计过程中,平 衡重的计算是机构设计的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DY158MI型摩托车水冷发动机单轴平衡机构的平衡 设计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摩托车发动机平衡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用小型汽油机平衡计算与振动激振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用小型汽油机的振动大小对整机可靠性及噪声有一定的影响.笔者以168F汽油机为研究样机,分析了通用小型汽油机曲柄连杆机构和气缸布置的结构设计特点,对往复惯性力采用过量平衡法的不同曲轴过量平衡量及对整机振动的激振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气缸斜置角度、曲轴过量平衡量和曲轴平衡块的尺寸公差对汽油机的激振力大小的影响,得出小型汽油机的最优平衡量及减小振动激振力变化的方法与措施,控制曲轴平衡块的制造精度能有效地减少批量生产中汽油机的振动变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发动机气缸压力和活塞轮廓、刚度作为输入条件,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对三缸柴油机活塞进行了动力学计算与分析。研究了曲轴偏置和活塞销偏置对发动机摩擦损耗的影响。曲轴最佳偏置量为15 mm。活塞销向主推力侧偏置可减少活塞裙部摩擦损耗,而向次推力侧偏置使活塞裙部摩擦损耗增大。曲轴向主推力侧偏置15 mm,活塞销向主推力侧偏置0.5 mm,活塞裙部摩擦损耗最小,摩擦损耗降低率达8.84%~10.95%。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3102柴油机布置不同平衡块曲轴的造型、平衡计算及对比,阐述对于三缸机,布置偏心平衡块的曲轴平衡旋转惯性合力矩的效率高于布置不偏心平衡块的曲轴.  相似文献   

16.
用计算法来确定曲柄机构所需的平衡重的尺寸和惯性矩时,当然应以往复和旋转质量的详细情况为依据。在单缸发动机中,通常、实际上仅平衡往复质量的0.5到0.6和全部回转质量。如把这些质量做成两块平衡重,则在每个曲柄上装上一块。在1953年7月发行的“大洋洲工程师”(Austrlasian Engineer)杂志上发表过 W.H.Schneider 的一篇题为《往复质量的平衡》(Balancing of Reciprocating Masses)的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发动机平衡惯性力椭圆方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缸无平衡轴发动机惯性力椭圆参数方程、惯性力椭圆标准方程及数学变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导出了发动机平衡特性参数的计算公式和反求迭代方程组,得到了工程应用的设计经验值。  相似文献   

18.
现代先进发动机技术——平衡和振动(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4 单缸发动机往复运动件的平衡 通过向后延长曲柄销两侧曲柄臂的长度,可以使垂直平面内活塞和连杆往复运动质量达到完全平衡。当曲轴转动时,方向相反的往复件和平衡块质量在垂直平面内的余弦分量彼此呈镜面影像,因此,双方相互抵消(图 25)。于是,在下行行程,第一个1/4圈0°-90°区域,垂直平面内的往复力和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发动机曲轴滚动轴承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摩托车单缸四冲程发动机曲轴滚动轴承负荷的分析,了解燃烧气体力、往复惯性力和不平衡旋转离心力对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影响,分析结果指出:在设计中,适当地选择平衡重质量,才能有效降低轴承内外圈的工作负荷,减少滚动轴承传递的振动,减小轴承磨损。  相似文献   

20.
对某直列4缸机取消平衡机构前后的振动和噪声水平进行了测试,根据4缸机平衡分析,改进了该4缸机的曲轴平衡重设计,并进行了振动、噪声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平衡机构时,仅改进曲轴平衡重设计,发动机噪声有所下降,在高转速时的振动情况没有明显变化,但在中低转速时振动情况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