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FCC汽油中的硫化物与烯烃进行催化烷基化反应,并通过精馏将硫富集在重馏分中.在直径为200 mm的催化精馏反应塔上,分别采用长方形精馏元件和圆柱状不锈钢丝网捆包式的催化精馏元件装填在反应段,进行了FCC汽油催化精馏烷基化硫转移中试,结果表明:采用树脂催化剂,常压、连续操作,在同一反应段中,圆柱形不锈钢捆包式催化精馏元件比长方形催化精馏元件装填的催化剂量大,反应段装填圆柱形不锈钢捆包式催化精馏元件时,质量空速为0.56 h-1,回流比(质量)为1.5∶1.0~1.0∶1.5,轻汽油馏分的切割点可以达到108.1℃,塔顶轻汽油的硫质量分数在9.09~15.3 μg/g,塔顶轻汽油中噻吩硫的转移率可以达到87.78%.  相似文献   

2.
以醚后重汽油为原料,于进料量为0.4~0.5 kg/h,反应段温度为90~110℃,操作压力为0.1~0.2 MPa,回流比为1.0∶2.0~2.0∶1.0的条件下,在催化精馏填料塔中进行了催化烷基化反应。在100 m L间歇反应釜中,于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60 min,催化剂/原料油(质量比)为1∶10的条件下,考察了轻重汽油切割点对醚后重汽油中的中汽油(初馏点~120℃的馏分)烷基化硫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轻重汽油切割点为70℃时,中汽油的含硫量为15.98μg/g,硫转移率为83.14%;结合催化精馏塔对操作负荷和能耗的要求,当生产满足国Ⅴ汽油调和组分要求的中汽油(含硫量控制在20μg/g以下)时,回流比需控制在1.5∶1.0~2.0∶1.0,此时产品含硫量为17.61~20.85μg/g,干点为100~110℃。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催化裂化(FCC)汽油催化精馏硫转移-加氢脱硫工艺技术在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进行了工业试验,完成两种原料工况下的工业试验标定。标定结果表明:在FCC全馏分汽油为原料的工况下,硫转移后轻汽油硫质量分数为10.1 μg/g,脱硫重汽油硫质量分数为9.0 μg/g,调合全馏分汽油硫质量分数为9.5 μg/g,RON为88.7;在醚化重汽油为原料的工况下,醚化轻汽油硫质量分数为11.1 μg/g,硫转移中汽油硫质量分数为12.9 μg/g,脱硫重汽油硫质量分数为11.4 μg/g,调合全馏分汽油硫质量分数为11.7 μg/g,RON为90.2。采用FCC汽油催化精馏硫转移技术,轻、重汽油的切割点可以提高到100~120 ℃,硫转移后轻质汽油的硫含量符合对国Ⅴ、国Ⅵ标准清洁汽油调合组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在压力1.25~2.00MPa、温度513~593K、氢油体积比100~300、体积空速3~20h~(-1)条件下获得的FCC汽油窄馏分加氢脱硫宏观动力学模型,应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考察了回流比、温度、塔釜采出率和氢油体积比等主要操作条件对FCC汽油重馏分催化精馏加氢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回流比、高温、高氢油体积比和高塔釜采出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氢脱硫率的提高。分析结果可为优化FCC汽油重馏分催化精馏加氢脱硫工艺的操作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FCC汽油烷基化脱硫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FCC汽油烷基化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几种用于汽油烷基化脱硫的催化剂,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负载型杂多酸、离子液体等,并指出了今后烷基化脱硫催化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加氢脱硫技术(HDS)存在的操作条件苛刻、装置投资及操作费用高等缺点,无锡蓝星石化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合作,采用后者研制的催化剂SW-Ⅰ对无锡蓝星石化公司FCC汽油进行烷基化脱硫中试试验研究。在SW-Ⅰ催化剂用量0.61%、反应温度60 ℃、压力0.5~0.8 MPa、空速3.77 h-1的条件下,100 mL催化剂SW-Ⅰ可处理原料油27.5 L,烷基化脱硫汽油的硫含量为191 μg/g、收率为87.90%,。将烷基化脱硫汽油与直馏汽油、C9芳烃以及MTBE按质量比67:15:10:8调合生产车用汽油,调合汽油RON为93.4,密度为0.721 5 g/cm3,硫含量为142 μg/g,硫含量符合国Ⅲ标准。与HDS相比,FCC汽油烷基化脱硫技术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条件缓和、不损耗辛烷值、装置投资及操作费用低、能耗低,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利用钨酸对ZSM-5/MCM-41复合分子筛载体进行改性,制备WO3-ZSM-5/MCM-41(10%)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明显的MCM-41介孔特征峰和适宜的孔容和孔径。以H2O2为氧化剂,甲醇为助剂,去离子水和甲醇为萃取剂,考察WO3-ZSM-5/MCM-41催化氧化FCC汽油脱硫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FCC汽油20mL,三氧化钨负载量为10%,剂油质量比1∶5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20min,脱硫率可达67.35。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催化精馏技术及其在汽油改质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介绍了催化精馏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对催化精馏塔及催化精馏催化剂装填技术进行了总结;同时介绍了催化精馏技术在汽油改质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将磷钨杂多酸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双氧水(Q3[PO4(WO3)4]/H2O2)体系应用于FCC汽油的液-液高效催化氧化降烯烃. 结果表明, 在H2O2用量2.5ml、剂/油质量比1:40、pH值3.33、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h的条件下, FCC汽油烯烃体积分数下降了23.56%, 而汽油辛烷值基本保持不变. 处理后的FCC汽油完全符合我国清洁汽油规定的烯烃体积分数低于35%的新标准. 对FCC汽油加入催化剂前后烯烃含量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 FCC汽油在该催化体系中烯烃含量的下降主要集中在C5、C6、C7等低碳烯烃上. 另外,还对该催化氧化体系脱除FCC汽油中的硫含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FCC轻汽油醚化催化精馏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实验室采用板波纹规整填料型树脂催化剂对经固定床临氢醚化后的催化裂化轻汽油进行了深度醚化的催化精馏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催化裂化轻汽油经固定床临氢醚化和催化精馏深度醚化后 ,C5叔碳烯烃的总醚化率达 90 .6 % ,C6叔碳烯烃总醚化率达到 6 1.5 %。将深度醚化后的轻汽油与重汽油调合后与原催化裂化汽油比较 ,研究法及马达法辛烷值均提高了 2 .2个单位 ,饱和蒸气压由 75 .6kPa降低到 5 6 .7kPa ,总烯烃体积分数由 4 2 .4 %降到 2 9.6 % ,使催化裂化汽油的质量得到较好改善。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选择性加氢/硫醚化NiMo/Al2O3催化剂,在催化精馏实验装置上考察了氢油体积比、体积空速、反应压力和回流比对催化裂化汽油催化精馏选择性加氢脱二烯过程塔顶轻馏分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为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压力0.70 MPa左右、反应段温度140 ℃左右、回流比2、体积空速3 h-1、氢油体积比10;在此条件下,塔顶轻馏分的总硫质量分数小于20 μg/g、硫醇硫质量分数小于2 μg/g,二烯脱除率大于60%。  相似文献   

12.
汽油噻吩硫的烷基化脱除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英国BP公司利用烷基化技术脱除催化裂化汽油中噻吩硫的OATS技术 ,该技术将硫含量降低到10 μg/g以下 ,同时还可以降低烯烃含量 ,不损失汽油的辛烷值 ,提高柴油的产率。该技术目前正处于工业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HY,Hβ,HZSM-5,SAPO-11四种分子筛催化剂对FCC汽油中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烷基化反应深度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60℃,1MPa的反应条件下,强酸酸量比例大、B酸中心多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能达到催化噻吩类含硫化合物与烯烃进行烷基化转化的目的,使汽油中大部分含硫化合物经烷基化反应生成大分子含硫化合物进入更高沸点的馏分油中;另一方面,HZSM-5分子筛独特的孔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噻吩类的过度缩合,减少生焦和烯烃类的多聚,最大限度保证汽油产品收率。以量子力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分子模拟手段计算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动力学直径,研究了含硫化合物及烯烃与ZSM-5的化学吸附作用,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在分子筛催化体系中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烷基化的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4.
催化蒸馏技术在催化裂化重汽油加氢脱硫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将催化蒸馏技术应用于催化裂化重汽油加氢脱硫装置,标定及应用结果表明:高硫工况下,催化裂化重汽油的硫质量分数可由599.0~981.0 μg/g降至3.8~7.0 μg/g,研究法辛烷值损失2.1~2.9个单位;低硫工况下,催化裂化重汽油的硫质量分数可由176.0 μg/g降至1.3 μg/g,研究法辛烷值损失约0.5个单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针对装置开工初期催化蒸馏加氢脱硫塔液位波动大、循环氢压缩机级间分液罐带液严重的问题,通过采取改进催化蒸馏加氢脱硫塔液位控制方案、提高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压力及在循环氢压缩机级间分液罐底增设流量调节阀的措施,改善了装置性能。  相似文献   

15.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及其进展情况,简要总结常规汽油脱硫技术及其缺陷,重点阐述了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探索了我国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