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难以满足以电缆为主的10kV配电网的发展需求。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两种方式进行了比较,结合上海市南供电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Matlab软件建立以电缆出线为主的10kV配电网系统,仿真模拟了单相接地故障情况时两种接地方式下的弧光接地过电压、中性点电压,仿真结果表明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可以将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弧光接地过电压抑制在较低水平,可以提高10kV配电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小电阻接地系统高阻故障时零序过电流保护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综合内积变换的高阻故障检测方法。分析了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特征,并比较了各馈线零序电流与中性点零序电流。为了突显故障馈线与健全馈线之间的差异,提升小电阻接地系统高阻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利用内积原理引入综合内积值为衡量指标以实现高阻故障检测。利用PSCAD建立了小电阻接地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故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检测高阻故障。  相似文献   

3.
张焱  顾辰方  何仲 《电力与能源》2021,42(4):479-481,491
随着城市配电网10 kV电缆数量的增多,系统电容电流增大,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逐步推广使用,不同的网架结构对小电阻阻值的合理选择带来了新挑战.选取一种双环网接线的10 kV配电网网架结构,首先通过工程计算方式分析了系统总电容电流并进行中性点小电阻阻值的选择,进而通过建立EM T P仿真模型,对10 kV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非故障相弧光过电压进行仿真验证,从而确定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阻值选取.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运行的10kV配电网系统存在难以准确快速地隔离接地故障的问题,介绍了一种10kV可控电阻接地系统,系统正常运行时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仅在接地故障无法切除时投入小电阻,由零序保护迅速地隔离接地故障.文中详细地分析了该系统在10kV零序保护定值整定、10kV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接线、运行方式转换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确保变电站10kV可控电阻接地系统运行时风险可控,进一步保障了设备安全运行,提高了10kV系统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主变压器6~35 kV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或电阻器接地方式,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过大,超过允许值时,接地电弧不易自熄,会在故障相产生间歇性弧光,对健全相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即弧光过电压,如何限制弧光过电压,对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结合兰州石化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主变压器35 kV和6 kV中性点接地方式采用配置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消弧线圈成套设备。  相似文献   

6.
单相弧光接地故障是我国配电网系统经常出现的故障类型,由于其具有不稳定性及危害性,如何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成为一个关系到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难题。分析了传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方面的缺陷,结合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装置的基本原理,提出基于自动调谐装置的方法,对弧光接地故障电流中的高频分量进行提取,进而根据高频量对消弧线圈进行调节对其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暂态分量,从而到达灭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配电网常用的故障定位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合上海某地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配网系统的故障特点,指出目前常用的故障指示器的故障判定逻辑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新的用于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故障指示器判定逻辑,以及新逻辑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加并联选线电阻接地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对配电网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加并联选线电阻接地方式适用范围最广,故障选线性能优越,且成本增加不多,可以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不同方式的中性点接地电网和舰艇电网的特殊性,选择相应软件建立了船舶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系统模型,对各种接地方式进行了仿真并提出了提高船舶电力系统安全可能性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船舶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三相绝缘系统和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系统是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着重分析计算了当发电机中性点采用高阻接地方式时的非金属性接地故障。建议在工频耐压水平允许的条件下,采用Xn/Rn=0.58来选择中性点接地电阻值,以使故障点的最大可能发热功率降低至最小值。并建议国产发电机提高工频耐压水平,重点开发能准确监测绕组绝缘、反应非金属性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11.
接地电阻测量与三维地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发、变电站建在山区或者周边环境比较恶劣,所处位置的土壤电阻率比较大,即便是建在城市中的发、变电站也要受到占地面积的限制。因此如何在这些高土壤电阻率、扩张裕度有限的地区,使发、变电站地网满足设计规范标准,以确保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则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首先需要准确测量接地电阻的大小,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很多,通过分析接地电阻测量的基本原理,探讨理想接地球体状况下的三极直线法(0.618法)和三极三角形法(30°夹角法),对类似接地工程的设计、施工及测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实践表明:增设垂直接地体,采用三维立体接地网(文中简称三维地网)新技术,对于降低接地网接地电阻、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非开挖斜井导航埋设接地极降低接地电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程实际为例,介绍了非开挖斜井埋设电解接地极技术在变电站接地网处理中的有效运用,为高电阻率地区变电站接地网的处理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选择适合的接地变压器变比及二次侧负载电阻以提高20Hz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的测量精度,本文推导出注入信号与中性点接地变压器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并确定二次侧负载电阻以及变比的选型原则,最后以该原则为依据编译了MATLAB/GUIDE可视化程序。以某电厂发电机组为例,通过对原始参数以及优化参数数值化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设计原则的可行性及优越性,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参数可更好地提升20Hz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以电缆供电为主的城市配电网中普遍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以解决接地电流过大的问题。其中小电阻阻值合理选择的关键在于准确计算接地电容电流。采用精确建模方法计及了线路的实际路径和T接开闭所的影响,在考虑接地过渡电阻的条件下,对10 kV配电网单相接地短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根据中性点的耐压水平和保护灵敏度,该变电站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适宜采用阻值为10 Ω的接地电阻。  相似文献   

15.
锰铜、圆钢及石墨复合接地材料作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常见的三种接地材料,因材料本身电磁参数的不同使得接地体工频与冲击散流特性有区别。为此针对三种典型接地材料,采用软件CDEGS对3种接地体进行仿真建模计算,分别对比分析了3种常见金属及非金属接地材料在不同频率、不同土壤条件及不同直径下的接地散流特性,阐述了接地体散流特性对接地阻抗的影响并给出结论,研究结果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选材及外延降阻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处于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方式时,有很大的直流电流通过直流接地极流入大地,这将造成接地极本身及附近输电杆塔接地网的腐蚀。在理论分析接地极和杆塔接地网电磁场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以德宝直流输电工程千阳接地极为例,建立了多层大地土壤结构下的直流接地极和杆塔接地网数值模型,添加相关边界条件,进行网格划分处理,计算分析了接地极地表电位分布规律,并对杆塔接地网附近电位及泄漏电流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接地极地表电位沿径向距离逐渐降低;杆塔接地网本体上的电位最高,接地网的射线末端泄漏电流密度最大, 射线首端的泄漏电流密度最小,接地网矩形与射线的连接处电流密度有突变。该研究对掌握直流接地极及杆塔接地网周围电场分布情况和腐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接地系统如不好,现场电力磁场可能会对控制系统带来干扰,势必对机组安全造成危害。文中将通过对DCS系统的接地问题进行探讨,从如何检查入手到抗干扰措施,进行初步讨论,并进行进一步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区变电站易受雷击,而山区的土壤电阻率偏高,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电阻难以降低,提出了在山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变电站接地网改造中利用附近湖泊设置水下地网,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几种具体的实施方案,并选择一个方案在桌高山变电站实施了接地网改造,改造后的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案正确、有效,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井下保护接地技术能有效确保企业供电安全,避免井下工作人员人身触电事故发生,企业应高度关注此项工作。首先简要介绍了保护接地的概念、原理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较为详细地探讨了构建和完善井下保护接地网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20.
微电网并网及孤岛模式运行必须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合理的微电网系统接地方式及变压器接地网的设计是微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分析了微电网系统接地方式,采用接地分析软件CDEGS计算了微电网联网和孤岛模式运行时,不同位置故障时故障电流的分配情况,设计了微电网变压器的接地网,并仿真计算出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值,验证了所设计接地网的正确性,保证了微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